北大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也要回鄉種地的狀元鄒子龍,如今咋樣?

2021-02-08 騰訊網

鄒子龍是2007年廣東韶關的高考狀元,他出生在當地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祖上世代務農

2010年,鄒子龍拿到了人大農業經濟管理和北大經濟學專業雙學歷,卻帶著女友陳羿好和一個好哥們兒,一起跑到珠海去「當農民」。

三人在珠海開了一個綠色農場。一年之後,好哥們兒堅持不下去了,跑到一間地產公司就職。鄒子龍在家人的催促下,回到人大考研。

鄒子龍一邊考研,一邊和女友陳羿好一起打理農場。2012年,他們的農場遇到颱風,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蔬菜被狂風席捲一空,雞鴨全部沒了。

父母感覺他「上了這麼好的大學,考了研,找不到一個體面工作,特別丟人。」但是鄒子龍依然不聽勸告,他說他要改變世人對「當農民」的看法。

於是在同學和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接著開辦綠色農場。多年經營後,光基礎建設投入就過千萬,一直到六年之後才做到收支平衡。

2017年,29歲的鄒子龍當上了珠海「綠手指」有機農業園的董事長。現在他的農業園每年盈利2000萬元。

一、開荒種菜贏得愛情

鄒子龍2010從學校畢業,手裡攥著兩張文憑。一個是人民大學的農業經濟管理學士文憑,一個是北大的經濟學學士文憑。他可以去城市裡當白領,但是他選擇回鄉當農民。

當時,他重慶的籍的女朋友陳羿好剛剛從人大畢業,被一家電視臺錄取了。可是為了和她一起去開荒,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來到珠海承包了一個山頭開荒種田。鄒子龍的好兄弟馮永友,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鄒子龍的父母剛開始知道他想當農民,非常反對。因為在中國當農民十分辛苦,且收入微薄。鄒子龍學的是農業經濟學,雖然缺乏經驗,但是他對國內的農業市場有一定的認識。

現代社會,中國人豐衣足食,經濟上去了,人們對綠色蔬菜有需求,同為人大畢業生的陳羿好也非常支持鄒子龍。

他們一開始辦農場並不順利,第一年就因為缺乏經驗而導致入不敷出。好哥們很快就退出他們的行列,只留下他和女友二人。

在創業最初的階段,鄒子龍為了解決農業用電和灌溉的問題,每天要在田間工作十幾個小時。陳羿被他吃苦耐勞的精神感動,二人最終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2011年,鄒子龍回到人大讀研,陳羿好就一個人留下來管理農場。等到鄒子龍有空,他們會一起指導僱來的農夫,按照他們制定的科學標準種田。

除了種蔬菜,他們還在農場裡面養殖雞、鴨、魚、鵝和生豬。這種田園生活,讓鄒子龍感到非常滿足。因此之故,即使後來他成了農業園的董事長,有自己寬敞明亮、纖塵不染的辦公室後,他都不願意呆在房間裡。

二、鄒子龍希望他的兒子當農民

鄒子龍的農業園引進國外創新的「CSA」模式經營。讓顧客提前一年或者一季度支付費用,由農場按顧客選定的品種種植蔬菜、水果,養殖小動物。到期再由農業園負責運送到顧客手裡。

最初,鄒子龍的農場規模較小,只能供應70家客戶。不過十年之後,他的農業園生產規模翻了十倍以上,每年收入已經突破2000萬元。在鄒子龍創業的頭兩年,他的同學和一些大學生也被吸引到他的農業園來。

最初的一年之內,陸續來到他農場工作的人有近兩百名,不過最後絕大部分又都回到了城市裡。因此,他只能僱用當地的老農。

妻子懷孕之後,農場人手不夠,助手一個人開車出去送菜,晚上11點鐘在山上翻了車。鄒子龍爬了半小時的山路,才找到出事地點。

助手抱怨說:大家過的是「野人生活」。可是,鄒子龍卻並不認為這樣的生活有問題。他還對旁人說,將來兒子大學畢業後,回到農場來工作,希望大家不要像看「怪物」一樣看他。

時隔十年後,大家再去看鄒子龍在珠海三灶的農業園,道路早已修好,成為一個真正的現代化農莊了。現在鄒子龍的「綠手指」有了標準化的養魚場、蔬菜園,還有自己的冷藏庫。他還多了兩個合伙人,都是人大的校友。另外,他還專門聘請了職業經理人。

儘管農業園發展得很快,但是鄒子龍並不希望他的農場太大。他認為一個農場300畝地足夠了。再多,就要另找一個場地。有人建議他把附近農民的產品收購,全部貼上他的標籤投向市場,然後再吸引資本上市,他卻並不急於上市。

鄒子龍認為:應當優先保證農場綠色產品的質量,再考慮農場下一步的發展。別人覺得綠色蔬菜不好做,他卻想利用從前學到的知識,引進一些國外先進的模式來替農民們做一個樣版。

結語

鄒子龍是人大碩士,擁有人大、北大雙學士學位。從他求學的經歷和農業實踐的過程來看,他應該是一個智商超高,品學兼優的「學霸」。找一份白領高薪的工作,對他而言是很簡單的事可是他早在讀書的時候,就打定了主意要當農民。

鄒子龍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他本人也熱愛田間的勞作。表面上看,他是放棄了學歷,浪費了讀書的那些時光。事實上他只是「學以致用」罷了。

誰說上了名校,拿到了碩士畢業證,就一定不能去種田呢?他學的就是「農業經濟管理」,現在做的恰好就是自己的老本行。2020年的鄒子龍,是珠海綠手指份額農業園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以前國人看不起農民,是因為過去的農民沒有文化,很窮。現在大部分的農民還是很窮,但是大家都有文化。所以鄒子龍說:希望更多有知識的年輕人走向農村,改變農村的環境。

再過個十年二十年,等到鄒子龍的下一代們長大,大學生畢業後回去當農民,也許就不會有人覺得稀奇了。

相關焦點

  • 高考狀元,畢業後不顧家人反對回家種地,現在他混得怎麼樣了?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他就是九年前的高考狀元廣東男孩鄒子龍,他作為曾經的高考狀元,考上人民大學這所頂級學校,畢業後不顧家人反對回家種地,如今回到了珠海成為一位農民,還做起了一片有機農場,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9年前,曾是高考狀元,北大畢業回農村種地的廣東男孩,如今怎樣
    9年前,廣東男孩鄒子龍,曾經的高考狀元,北大畢業之後,不顧父母反對,放棄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毅然回珠海農村當農民種地,搞起一片有機農場。在人大學習期間,鄒子龍沒有讓自己鬆懈,除了上理論課,在圖書館找資料,其餘時間都泡在學院的農園基地裡。畢業那年,鄒子龍還去北大讀了經濟學雙學位,並通過考試,又被保送回人大讀研究生。
  • 當年不顧家人反對,北大畢業回農村種地的廣東男孩,如今讓人羨慕
    而同樣的,北京大學的畢業生毫無疑問是十分地吃香的,他們在大學生裡就是尖子中的尖子,但是有這樣一位廣東男孩,他是北大的畢業生,卻不顧父母的反對,要求回到自己的農村老家去種地,為什麼這樣一位優秀的才子放棄了城市裡優越的工作和生活,而是選擇回老家種地呢?
  • 考上北大卻撕掉錄取通知書,不顧反對回鄉種地,如今成為全村恩人
    高考意味著不同的人生,北大清華是無數學子心中魂牽夢縈的夢想,所有的付出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考取北大清華的難度很高,不是所有人都能如願以償。可是有人在實現了大多數人的夢想後,放棄了這個機會,當所有人都在為之嘆息,甚至有人還在說:太傻了,他已經有了自己選擇。
  • 9年前,曾為高考狀元,北大畢業回農村務農的鄒子龍,如今怎樣?
    而就在學子都在紛紛奔向大城市,逃離農村之境的時候,偏偏有一個人獨闢蹊徑,選擇從北大高府畢業,回到一開始的地方——農村。實際上,這個人就是廣東男孩鄒子龍,那麼,他現在怎麼樣了呢?一、北大學霸1988年8月,鄒子龍出生在廣東韶關市,雖然是沿海經濟發達的地方,但和鄒子龍的家庭沒有半點關係。
  • 高考狀元珠海種地大四創業如今成300畝地農場主
    這位人大的碩士,北大和人大的雙學士,7年前放棄了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一頭扎進了珠海偏僻的鄉村,開荒種菜,創辦有機農業園,如今是300畝地的農場主,常年為上千個家庭餐桌提供有機菜。鄒子龍在嫁接果蔬開荒種菜收穫了愛情從珠海市區驅車到高欄港平沙鎮綠手指有機農業園,要1個多小時,這是鄒子龍在珠海開闢的第三處有機農場。
  • 廣東學霸,在北大畢業後不顧反對回農村耕田,如今怎樣了
    那些科學家和社會上的精英在大家的眼中都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在這些高材生裡面,也存在著這樣的一部分人,他們在畢業後並沒有選擇那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職業,而是選擇做回農民。在九年前,廣東學霸鄒子龍,在北大畢業後回農村耕田,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 7年前,北大博士不顧家人反對,畢業回農村種地,現狀如何
    其中,7年前,山東男孩程相孟,北大博士畢業,本可以在城市裡找到一份好工作,他卻不顧家人反對,為了心中夢想,毅然選擇回農村老家種地,當一名新農人。如今7年過去了,程相孟創辦的曹縣碧野農業種植有限公司,不僅沒有倒下,而且種植面積逐漸增加,現在直接流轉土地面積800畝,合作經營面積1000多畝;並且實現了逐年利潤增長,去年淨利潤收益就達近200萬元。
  • 9年前北大畢業,放棄高薪回家種地的80後廣東男孩,現狀如何
    北大是許多父母夢想中的最高學府,他們為此甘心付出一切,希望孩子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考入北大走上人生巔峰。然而有這樣一位從北大畢業的80後廣東男孩,放棄了繁華城市的高薪工作,選擇回到農村老家種地,那麼這位學子如今現狀如何呢?
  • 父母放鞭炮慶祝北大畢業,孩子帶著雙學位回家潑冷水,現狀如何?
    作為80後,鄒子龍是好樣的,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獲得了北大的經濟學士學位。作為兒子,鄒子龍是不懂事的,一口氣讀完了雙學位,卻執意回老家種地。有人說,人生的意義不完全是為了工作和賺錢,還有理想和信念,鄒子龍為了理想,放棄了名企的工作,也放棄了一線城市的人脈圈子,毅然回到老家,和女朋友一起經營屬於自己的那片田地。
  • 高考狀元北大才子:下鄉當農民,想把「綠手指」練成「金手指」!
    這幫同學看得呆了,這是曾經的高考狀元嗎?這是曾經的北大學子嗎?這是曾經的人大碩士嗎?一串串問號,都寫在他們的臉上。但是,確實沒錯,這就是那個高考狀元,就是那個北大學子,就是那個人大碩士。他畢業後選擇當農民,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地道的農民。他叫鄒子龍,在他的家鄉韶關市,是個大名人,第一次出名是在2007年。那一年,他的高考成績位居韶關市第一名。
  • 8年前,北大畢業,賣掉國外公司回國種地的江蘇男孩,如今怎樣
    然而,江蘇有一農村出身的男孩楊舒春,通過努力考上了北大,畢業後卻婉拒外交部工作,在西班牙打拼多年開有公司,又在8年前,不顧父母反對,賣掉國外公司回國種地。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農村,不僅父母反對,連周圍鄰居也不理解他為何接連兩次放棄優越的工作,回農村種地有啥前途?
  • 高考狀元、北大畢業,他頂著超級學霸的光環,卻一心到珠海農村種地養豬......
    鄒子龍成了廣東韶關市高考狀元,這也就意味著國內的名校和專業,他都可以隨便選。他心裡特別不服氣:名校畢業種菜又如何?他心裡默默給自己定下一個期限:20年,我要用20年來改變一個現實20年後,我希望我的兒子說想做一個農民的時候
  • 他曾是高考狀元,北大才子,卻跑去當農民,如今賣菜為生…
    大四那年,他在北大獲得經濟學雙學位,拿到一等獎學金,並被保送人大研究生。然而在畢業時,他卻又做出了一個瘋子的決定他要放棄高薪工作,到鄉下種地他拉著2個小夥伴跑到珠海的一個破山頭蓋起了有機農場如今,鄒子龍的農場在當地名氣很大每到周末或假期,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尤其是城市家長帶著孩子來體驗農場生活。
  • 當年的清華天才,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選擇當和尚,如今生活怎樣?
    當年的清華天才,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選擇當和尚,如今生活怎樣?清華、北大,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學子們,夢寐以求的地方,父母含辛茹苦將我們養大,目的就是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用老一輩人的話來說,能在學習上創造出這樣的地位的話,也是大有作為的。雖說,這樣的說法聽起來比較誇張,但是這番話說得也都很對。
  • 曾經北大畢業的女碩士,不顧家人反對去當油漆工,結果怎麼樣了?
    而許多人同時也爭破頭想要考上知名學府,例如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只要上了這兩所名校,未來的日子一定會不錯。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便是一個來自北大畢業的碩士生,她本來可以依靠極高的文憑獲得更好的工作,最終卻不顧父母的反對,當一名油漆工,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女碩士後來的生活怎麼樣了呢?
  • 14年前661分狀元,北大畢業專職寫作的黑龍江女孩,如今怎樣
    清華北大是國內數一數二的著名高校,歷來是眾多莘莘學子心中的夢想。他們12年寒窗苦讀,就是希望考上清北,將來畢業之後,找到一份好工作。事實上,大部分學子從清北畢業後,都能找到好工作,但是仍有少部分人因為個人原因而前途渺茫。當然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清華有種地的石嫣,北大亦有賣豬肉的陸步軒,雖然工作累與苦,但是他們都做成了各自行業中的標杆。
  • 6年過去了,放棄100萬年薪,回甘肅農村種地的北大博士,如今怎樣
    6年前,北大博士賈存勤,為了心中理想,放棄100萬年薪的工作,回農村種肉蓯蓉。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在老家靖遠把幾萬畝的荒漠種成了一片綠地。一、北大博士畢業,不顧家人反對,放棄百萬年薪,回農村種地1976年,賈存勤出生於甘肅省靖遠縣糜灘鎮的一個小山村,父母都是種地的農民。
  • 9年前,天才周浩不顧反對,從北大退學去上技校,如今已認不出
    九年前,有一個叫周浩的大學生便不顧反對父母跟老師都不同意。顯然,他的父母不會同意,從北大退學,去一個聽都沒聽過的技校,這是瘋了。在明白兒子不是開玩笑後,父親開始妥協,打算讓兒子到自己所在的深圳大學。周浩卻堅定了想法,北大這樣算比較自由的學府都沒有希望,去別的學校也不能保證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 十年彈指一揮間,當初不顧父母哀求執意出家的北大天才,如今可好
    清華北大,一直以來都是莘莘學子們夢寐以求的殿堂,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子們,向世人們證明了被清華北大錄取有多不易,他們可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同時他們也向世人證明了他們是多麼的幸運,才會被幸運女神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