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微信數據顯示,
除夕有6.88億人用微信紅包傳遞狗年祝福。
自從微信紅包走進我們的生活,
搶紅包、發紅包就成了日常活動,
金額不大,重在好玩。
但哪些紅包不能搶?如何搶到最大紅包?
這些學問你真的清楚嗎?
提醒!這5種微信紅包千萬不能搶
要填個人信息的紅包
有的紅包打開之後是一個連結,說只要填寫了身份證號碼等一系列個人信息之後,就可以領取一定金額的紅包。
這時候千萬不要動心,因為這種「紅包」很可能是騙局,會將微信裡的零錢盜走,甚至連支付寶裡的錢一併轉走。
商家獎勵紅包,謹慎
有的商家給關注者發微信紅包點開後顯示:「恭喜你獲得X元現金紅包,邀請您的好友一起搶,你的紅包金額可變大,活動時間內最低達到Y元,即可提現。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你將紅包轉發到微信群,邀請好友們一起搶,那就上當了。因為,這可能是商家的把戲,最終根本沒錢,只為獲。
陌生群裡「微信紅包」
我們有時會在陌生的微信群裡看到一些很像微信紅包的對話框,有的人一收到這種信息,就迫不及待的想點開查看。這些紅包沒準就是犯罪分子的伎倆,你的手機可能因此中了「紅包病毒」。
這種紅包設計的頁面跟微信錢包十分相像。一旦被點開,會要求用戶輸入手機號碼,你依次操作下來,不知不覺手機就被安裝了木馬程序。木馬會自動竊取你手機裡的通訊錄資料,並虛擬中毒手機號碼給對方發送「紅包病毒」簡訊,讓朋友中招。一旦對方輸入銀行卡信息,木馬程序就會轉走卡內資金。已有人中招,損失過萬元!
陌生人「發錯」的紅包
如果接到陌生人給發來的微信紅包,對方說他發錯了,讓接收紅包後再原數還給他。這種紅包千萬不要領,領了手機就有可能中病毒。等再發紅包時,微信支付密碼就隨之洩露了,騙子就有可能盜取你手機銀行、支付寶等的密碼。
絕對不要點開陌生人的紅包。若不慎點擊,應第一時間關閉手機網絡,然後立刻修改網銀、支付寶等密碼,最後通過正規途徑徹底刪除木馬病毒。
「假好友」紅包裡或藏「真騙局」
陌生人發的紅包不能拆,好友發的也要謹慎哦!有的騙子偽裝成「好友」發紅包連結,打開後有指示在領獎網站中需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手機號、微信帳戶等個人信息,甚至要求掃描二維碼。如果照做了,您銀行卡裡錢就會被轉走。
在添加微信好友時點擊好友,選擇「修改備註名」,進行實名備註,這樣就能防止有人冒充朋友。另外,儘量不要註明父母、姐弟、同事等關係,避免被騙子利用。
漲知識!如何在微信群搶到最大紅包?
畢嘯天(即網紅「畢導」),一名清華大學化工系博士,最近,他突然火了,因為他常常一本正經地去研究一些看起來不正經的事,比如:怎麼搶到微信群最大的紅包?微信運動步數怎麼作弊?
有段時間畢導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不管別人發多大的紅包,搶到手裡的每次都只有幾分錢。
而往往是搶紅包比較晚的那些人,他們可以搶到一個比較大的紅包。
這不科學吧?難道微信紅包先搶和後搶的規律是不一樣的?
馬上開始實驗。
畢導在周圍借來了四部手機,
連上自己的一部,
總共是五部手機,
建了個五人群開始發紅包。
(提醒:解析看不懂的、沒時間看的,可以直接快進看結果)
發紅包之前先做了這麼一個先導實驗:N個人搶N+1分錢。
大家都學過抽屜原理,N個人搶N+1分錢就應該有一個人搶到2分錢,剩下的人都搶到1分錢。但實際做出來實驗結果不是這樣的,永遠只有最後那個人才能搶到那個2分錢。
畢導做了多次實驗,把它命名為末位紅包抽屜原理。也就是N個人搶N+1分錢,則必有最後一個人搶到2分錢。這個收益率很可怕,他的收益率達到了前面一個人的兩倍。
這個結果雖然很簡單,但是它反映出來一個現象:
微信紅包的內部算法肯定不是均勻的,先搶後搶一定是有區別的,而且貌似後搶會佔一點點優勢。
究竟是不是這樣呢?畢導做了進一步的實驗。
5個人搶50塊錢的紅包,
發了150次,
然後統計了每一次這5個人的數據,
得到這樣750個數據。
把750個數據做在一張表上面。
大家可以看出來,很驚訝的一個結果:
5個人搶50塊錢的紅包,第一個人從來沒有超過20塊錢。做了150次,所以統計規律是沒有問題的。第二個人從來沒有超過過25塊錢,等到第三第四第五的人他們能搶到的錢數慢慢才上去。
也就說第一個人可能只能搶到0到20,第四第五的人才能搶到0到50中間的任一個數字。
後來經過仔細研究,畢導終於發現了微信紅包內部的算法規則是什麼——每個人當前能搶到的金額服從一個0.01到當前剩餘均值兩倍的左開右閉區間的均勻分布。什麼意思呢?大概是說,5個人搶50塊錢,那平均每個人能搶到10塊錢。這個時候,第一個人搶的時候,他就只能搶到0—10×2也就是20塊錢。你想第一個人多不巧,他只搶到了2塊錢。那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了4個人搶48塊錢,這個時候平均每個人能搶到12塊錢。12的兩倍是24,第二個人最大能搶到就變成24塊錢。所以這個區間是一個不斷放大的過程。
發現了這個規律之後,你就可以做一些很無聊的腦洞。
比如說你可以編程給自己發紅包。
然後有一天,畢導就給自己發了五千萬個紅包,得出來這樣一個規律。
在五千萬個紅包下面這個規律就非常地明顯了。你可以看到第1個人永遠不會超過20,後面的這個規律分布在慢慢平緩下來。
此外,通過編程你還可以統計一個現象,就是最佳手氣,這是很多人關注的一個點。最佳手氣在各個人各個位置的概率是均等的嗎?其實也不是。
最佳手氣的概率在5個人搶的時候是依次遞減的。
腦洞再發散一下,5個人是這樣,N個人搶都是這樣嗎?
於是畢導又做了一個編程,很無聊,給自己發了兩億個紅包。最後做出來這樣一張圖。
這張圖可以說是把微信搶紅包裡面所有的情況都概括了。它統計出了從3個人搶到27個人搶,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統計到任何多個人搶。從3個人到27個人,不同的人在搶紅包的時候,每一個位置搶到手氣最佳的概率這個變化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從這張圖的最後我們大概得出一個結論:
通常搶紅包的人比較多的時候,應該是越往後搶到手氣最佳的概率越大。
所以以後畢導看到紅包都先憋一會兒,
等大家先把前面的小紅包都搶走了,
憋到後面再去把那個大的撈回來。
只不過,在這種思想指導下,
畢導就再也沒有搶到過紅包......
來源|工人日報(ID:grrbwx)
↓↓↓看完記得點讚評論,為我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