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曾經創造了無數燦爛的文化,發達的經濟。中國的版圖也從秦朝開始逐漸擴大,直至元朝時期有1372萬平方公裡。但在清末時,隨著國力的衰落,我國領土被當時的列強瓜分,部分領土地區散落在外。直至建國後,隨著我國的經濟、軍事實力的日漸強盛,有了與他們談判的資本,才逐漸收復這些散落在外的地區,包括香港、澳門、西沙群島、黑瞎子島、黃巖島等地方。但至今還有一個地方未被收回,可能以後也再難收回,那就是唐努烏梁海。
唐努烏梁海位於蒙古的西北部,總面積有16.8604萬平方公裡,而臺灣的面積只有3.61萬平方公裡,這樣算下來,它比4個臺灣的面積都要大。這個地方在漢朝時期就有人居住,唐朝時被納入了我國版圖,而在宋金時期加上元代明代,此地皆在我國管轄範圍內,直至清朝時期才開始有效而直接的統治。後來隨著清朝的沒落,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唐努烏梁海也是此時被沙俄瓜分而走。接著外蒙古獨立,這塊寶地與中國的聯繫更加無法維持,成了一塊飛地。
直至1992年,蘇聯解體,唐努烏梁海宣布成為主權國家,改名為「圖瓦共和國」。但此時俄羅斯聯邦並沒有完全解體,因此這裡仍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中的一部分,歸俄羅斯管轄範圍,叫「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
如今我國與俄羅斯關係友好,中俄關係發展平穩,國際事務中有多方面的合作,面對一些國際問題時,也是站在統一戰線上。兩國均是國際大國,事關領土的敏感問題,如果強行提出這個問題,只會破壞現在平衡和諧的局面。
我國始終堅持領土不可分割,收回失地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列祖列宗的交代。但收回失地需要多方面問題的考慮,更需要長時間的談判,友好協商,無論是香港、澳門都經歷了這樣漫長的過程,萬不可急功近利。如今的局面並不容許我們收回這些地方,維持中俄兩國的和平友好,保證這些地區人民的和平安定更重要。而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早在19年前,中俄雙方就籤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表示兩國在邊界尚未協商好的地方,就按當初的狀態保持現狀,19年來也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