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主任,謝謝您了,我已恢復得很好。」兩天前,年輕姑娘小鄒電話向浙江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嚴建平再次表示感謝。
不久前,小鄒一次被針刺破皮,不料,病菌從傷口侵入,使她陷入膿毒血症,重症肺炎險境,命懸一線。
難纏的「感冒」必有另因
小鄒今年23歲,平時身體不錯。春節前,她莫名其妙出現發熱,伴頭暈乏力。開始以為僅僅是普通感冒,她在家服用了「泰諾」等感冒藥,但發熱難退並出現胸悶,伴胸痛等,便到當地衛生院輸液治療。
奇怪的是,症狀並沒有好轉,連走路也出現胸悶氣促,家屬決定轉送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就診。
呼吸科主任、主任醫師嚴建平仔細診查患者後,立即給予患者急診查血常規、超敏CRP、胸部CT平掃等。
嚴建平看著陸續出來的報告,發現其與正常值相差不少,尤其兩肺多發感染性病變,部分病灶疑是真菌感染,並散在多髮結節,病情十分危重,初步診斷為重症肺炎、膿毒血症,立即收入住院。
期間,醫生反覆詢問患者有無外傷等病史,小鄒卻說沒有。
入院後,給予強力抗感染治療,但患者仍反覆高熱,體溫在39度以上。怎麼回事呢?
嚴建平思考後決定另闢蹊徑,再次為小鄒作了仔細檢查,終於發現疾病的蛛絲馬跡:她尾骶部壓痛明顯,追問患者及家屬,這才激發小鄒的回憶,如夢方醒。
危險竟與針刺傷沒在意有關
原來,發病前,小鄒曾到海南探親訪友。玩累了還是什麼原因,期間她覺得雙側膝關節痛得厲害,便在當地一家診所進行針灸、拔火罐等調理,此過程中有尾骶部皮膚破損史,之後沒有太在意,誰料想……
「很可能病菌從破損傷口侵入,然後進一步侵襲器官組織。再晚些就醫,極易出現多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嚴建平分析道,這時,細菌室危急值報告,也進一步印證他的判斷:血培養找到革蘭陽性堆狀球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事不宜遲,嚴建平馬上根據病情調整了治療方案,並根據豐富經驗推斷病菌會侵襲小鄒臀肌及盆腔,在此處會形成膿腫,必須徹底拔去病根才能真正扭轉患者病情,囑咐立即行臀大肌和盆腔磁共振檢查。
檢查證實,小鄒兩側骶髂關節炎、左側臀大肌和盆腔內多發膿腫,已十分嚴重。嚴建平等為小鄒行左髂窩及左臀大肌膿腫穿刺抽膿液,抽出黃色膿性液體約50毫升膿液,細菌培養也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小鄒最終診斷為膿毒血症、重症肺炎、左側臀大肌、盆腔內及骶尾部腫物、雙側胸腔積液、低蛋白血症、貧血。
新治療方案實施後,小鄒體溫漸漸恢復正常,終於轉危為安。離開醫院時,擔心受怕半個多月的小鄒父親感嘆到:危險竟與針刺傷沒在意有關係,差點丟了性命!
平日裡的小傷破口別掉以輕心
嚴建平介紹, 膿毒血症是化膿性細菌侵入血流後,在其中大量繁殖,並通過血流散至宿主體的其他組織或器官,產生新的化膿性病灶。
在臨床上,像小鄒一樣由小傷破口引起的「膿毒血症」等感染並不鮮見,因為傷口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感染源很有可能乘虛而入。
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用針挑皮膚上的膿包、血腫、異物,卻不知這些行為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如果消毒不嚴或是方法不對,就可能引起感染、血管神經損傷、大出血等併發症,危及生命。
膿毒血症膿毒血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可怕之處是其病情兇險、病死率高,衰竭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且具有累積效應。據報導,臨床上每增加一個器官衰竭,死亡率將增加15%~20%。重症膿毒血症平均有兩個器官衰竭,死亡率約30%~40%。膿毒血症發生時最常見的有發熱、心動過速、呼吸急促和外周血白細胞增加等症狀。一旦傷口炎症加重,有出現上述情況時一定要到醫院就診。
嚴建平因此提醒,平時工作生活中有任何傷口,或遇到皮膚感染等一定要及時妥善處理。
附:其他傷口處理法
來源:都市快報、網絡、急診夜鷹、健康時報、生命時報、錢江晚報、公安部
編輯: 廣州日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