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多動症」和頑皮?醫生:5點明顯區別,寶爸寶媽要知道

2020-12-20 跟著喬妹做營養

愛動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自己的寶寶過於的活潑,就難免讓家長有疑慮產生,是不是孩子有多動症呢?據說多動症和頑皮很相似,不容易辨認,很多孩子就因為小時候沒有及時的被發現,結果越長大越難治,影響了以後的學習甚至是生活,讓家長抱憾終身。那麼,多動症和正常的頑皮該如何正確區分呢?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主要集中在5點,希望家長們都能知曉。

5點區分孩子是多動症還是正常的頑皮?

注意力:這是最明顯的區別,多動症的孩子注意力渙散,很難安安靜靜的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幾分鐘。在這裡特別提醒大家的是,有家長說自家孩子可以安安靜靜地看電視或玩手機很久,只是學習上注意力不集中。注意不要被假象蒙蔽,因為注意力也分為主動注意與被動注意,玩手機就是不需要思考的被動注意。多動症的孩子一般是控制自己的主動注意力弱,無法安靜地看書寫字。而頑皮的孩子則兩者沒啥區別,既能安靜地看書,也能安靜地玩手機。

行動目的:多動症的孩子行動目這塊也是讓很多家長頭痛的一點,多動症的孩子會出現不分時間場合、也不管是否有興趣愛好做出一些行為,如在教室裡突然發出怪聲,常常一件事沒做完就去做另一件事。而頑皮的孩子,往往可以在受到教育或指正後改掉陋習,控制好自己,做事情也往往有一定的計劃與安排。

自控力:多動症的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弱,容易衝動、愛哭鬧,且向來是部分時間與場合的。頑皮的孩子如果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一開始往往會表現得拘謹。然後等熟悉了周圍一切後,才慢慢表現的好動。

學習能力:因為自控力、注意力等不能很好的自我把握,使得多動症的孩子在學習上變得很困難。在課堂上不光是注意力無法集中,也總有難以控制的小動作出現,甚至是無端發出怪聲,影響課堂紀律。頑皮的孩子,由於注意力不存在缺陷,因此通過老師的管教約束,是可以安安靜靜在課堂學習的,雖然好動,但沒有明顯的學習困難。

動作發展:這點區別其實也是挺明顯的,多動症的孩子由於存在感官上的能力失調,因此相對於同齡的孩子,在反應上相對遲鈍,動作也顯得笨拙很多。而頑皮的孩子則恰恰相反,甚至可以說是靈活自如。有時候,還會在一些事情上完成得很出色,比如說將玩具拆散並再次組裝。

我是喬妹,導致孩子多動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遺傳、大腦損傷、金屬元素中毒等等。不過,如果能及早的發現異常並介入正規的治療,還是很有希望的。臨床資料顯示,孩子多動症的最佳治療年齡在9歲之前,治癒率也可以高達68%。因此,家長一定要留意,發現異常,及早帶孩子到專業的醫院做診治。關於孩子多動症與頑皮的這些區別,你都清楚了嗎?若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別忘了一鍵三連支持一下唄,您的支持是我們繼續創作的動力,感恩(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多動症」和頑皮?醫生:5點明顯區別,寶爸寶媽要知道
    愛動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自己得寶寶過於的活潑,就難免讓家長有疑慮產生,是不是孩子有多動症呢?據說多動症和頑皮很相似,不容易辨認,很多孩子就因為小時候沒有及時地被發現,結果越長大越難治,影響了以後的學習甚至是生活,讓家長抱憾終身。
  • 如何區分「頑皮」與「多動症」?
    【如何區分「頑皮」與「多動症」?】 1.注意力維持時間 一般情況下,5~6歲的孩子注意力可維持約10~15分鐘,隨年齡增長,12歲以上可以維持超過30分鐘;多動症患兒注意力持續時間比同齡孩子短,同時又表現為無意注意亢進,容易被周圍的其他事情影響而分心。
  • 調皮和多動症的區別的是什麼呢?頑皮是孩子天性不能和多動症並論
    「多動症不用管,長大就好了」——關於小兒多動症不可走入的誤區小孩總是調皮搗蛋,寫作業馬虎,字跡潦草,學習成績也不好怎麼辦?打一頓就好了。——來自長輩的經驗。這些症狀怎麼這麼像小兒多動症?小兒多動症是什麼?都有什麼症狀?該怎麼判斷?接下來,請來自成都西南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孟青醫生為大家做詳細解讀。
  • 如何區分孩子好動與多動?要怎麼對待多動症孩子?
    有多動症的孩子在幼兒園時期其實就表現出來了,比如坐不住,易煩躁等。因為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所以在幼兒園時期大家不容易注意到孩子的多動症情況。等到上了小學,小學生需要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坐得端端正正聽老師講課,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有多動症的孩子這時就很顯眼了。那麼我們家長要如何區分孩子好動與多動?要怎麼對待多動症孩子?家長要如何區分孩子好動與多動?
  • 頑皮的孩子不應被當成多動症對待,多動兒童也不能只簡單教育
    家長最容易把頑皮兒童和多動症兒童混淆,確實這兩者有很多的相似之處,讓人難以區分。 比如,頑皮的孩子精力旺盛,愛搞小動作,喜歡捉弄他人,甚至上課不專心聽講。 這些表現,是不是和多動症的情況非常相似呢?
  • 頑皮是天性,多動才是病
    經常在後臺收到留言: 我家淘氣包好動又頑皮,是不是多動症呢? 到底是正常好動還是多動症,天使君建議通過專業兒科醫生來做評估和確診哦。 如何辨識多動症與頑皮孩子?
  • 奶粉三段和四段的區別,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清楚
    >奶粉三段和四段的區別,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清楚2020-01-15 11:09:0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我最近在很多育兒溝通群裡發現,很多家長不知道奶粉三段和四段的區別,給孩子餵奶的時候,很隨便的選擇奶粉。
  • 如何正確區分多動症和抽動症?
    看電視時候要動來動去,看書時候要扭來扭去,上學去了老師打電話說孩子課堂上小動作太多,影響了學習。遇到一個總是靜不下來的孩子安靜做事情的父母總會生氣責罵孩子,「你怎麼這樣不聽話!」、「你就不能停下來安靜一會兒麼?」、「你是有多動症麼?」。「你是有多動症麼?」你真的了解什麼是多動症麼?我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真的知道什麼是多動症麼?
  • 怎麼區分孩子是頑皮還是多動症?
    孩子的天性活潑、好動、調皮、不聽指令、隨心所欲,這組症狀在4~5歲左右的小男孩中最常見。家長送孩子進入幼稚園或小學系統學習後,老師經常反映孩子上課思想不集中、做小動作、作業敷衍了事、成績不穩定。那麼,種種現象到底是因為孩子頑皮還是孩子多動症?該怎麼區分?
  • 「多動症」門診醫生給你支招
    是一種影響終生的慢性疾病,核心症狀包括注意缺陷、多動和衝動。其患病率高達5%,男女之比為:(4-9):1面對自家的孫猴子總會懷疑的說句「怕不是多動症吧?一定要帶他到正規醫療機構做個評估多動症孩子很難理解規則,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或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多動症的危害多動症患兒,尤其是重症或有共病的患兒,若不能得到及時診治,病情會逐漸加重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 如何正確判斷 「小兒抽動症」和「兒童多動症」 醫生提醒勿輕視早...
    最近幾個月一位寶媽和孩子爸爸發現孩子在看電視、做作業時,常眨眼睛、點頭、聳肩,開始以為小孩是在模仿或是調皮,直到前幾天老師發現孩子在上課時頻繁做眨眼、點頭、扭脖子、聳肩膀的「小」動作,於是建議家長帶孩子去看醫生,經檢查,醫生確診小孩患了「小兒抽動症」。
  • 寶爸寶媽必看!保護寶寶脾胃,這3點要注意
    挑食,是很多寶寶在成長的過程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所以,如何解決寶寶挑食的毛病,是很多家長都十分注重的,但是有些家長不找原因,有時候直接用了乾脆利落的一招,那就是逼孩子吃下去。 其實,寶寶挑食都是有原因的,如果孩子是積食了,那麼再強迫孩子吃飯,就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脾胃,更不利於寶寶的發育。所以很多兒科醫生就會建議寶爸寶媽,牢記這3個信號,及時判斷孩子脾胃的好壞。
  • 兒科醫生分享:孩子越頑皮越聰明?如何判斷寶寶頑皮還是多動症?
    因此,一定程度上,如果家長多加引導,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寶寶玩遊戲,有意識地引導寶寶在玩耍的過程中,讓寶寶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好奇的寶寶會更加聰明。所以,如果寶寶調皮,媽媽們要更有耐心啦,鼓勵和引導寶寶去學習和探索等多地東西,不要指責和禁止寶寶探索的行為。當然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也要給孩子約法三章,讓寶寶明白什麼是不能做、不對的事情。
  • 寶寶有這些表現,家長們要注意啦!可能是患有多動症
    多動症對於寶寶的成長以及發育來說都是有不良的影響,但是由於多動症並不是每一個媽媽都能夠清楚的分辨,因此很多時候會被人忽略。那麼,寶寶多動症有哪些表現呢?3、沒辦法學習由於孩子多動症的原因,因此在很多時候都沒辦法專心一致的學習,所以在很多情況之下,都比同齡人都要落後,學習能力低下。
  • 嬰兒洗澡基礎知識:這些寶爸寶媽一定要知道
    很多新生寶寶不怎麼喜歡洗澡,這就讓寶爸寶媽很煩惱。但是,如果你掌握了技巧,那麼不論是你還是寶寶都會覺得很舒適。所以,開始學習寶寶洗澡的基礎知識吧!要知道,過度洗澡可能會讓寶寶的皮膚變得乾燥。如果你還是不放心,好好清潔寶寶的面部、頸部和尿布區域就可以了。
  • 多動=多動症?孩子多動症的這些誤區,家長要知道
    家長不能把孩子多動作為判定孩子多動症的標準,多動和多動症的表現明顯不同,家長要善於區分兩者的不同,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來解決寶寶多動的問題。如果家長總是把多動症掛在嘴邊來評判孩子,那麼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什麼是多動症?
  • 抓住關鍵信息,寶媽很快學會區分
    新手媽媽對於孩子的事,總是容易上心,但很多寶媽也存在著知識盲區,總是把孩子攢肚子和便秘區分不開。便秘和攢肚子的區別是非常大的,孩子攢肚子和便秘是兩個概念。首先說一下攢肚子的概念,攢肚子是指滿月以後的孩子通過母乳餵養,會出現幾天排一次便,排出的便都是黃色軟便,並且排便的過程中沒有痛苦。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孩子滿月以後身體生長發育,消化功能隨著身體發育逐漸加強。
  • 2周內寶寶的這些能力,寶爸寶媽要及時發現,適時幫助
    寶寶出生的前7天,一天一個樣帶給寶爸寶媽一個又一個的驚喜。第一周寶寶每天要睡20小時左右,第二周開始寶寶會適當減少睡眠時間,不要以為寶寶是在偷懶睡覺,其實在寶寶睡著的時候大腦正在飛快的發育呢!寶爸寶媽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寶寶在睡著的時候會不經意間咧開嘴笑一下,也有時候會露出個哭臉的表情。這些其實就是寶寶的大腦在發育的外在表現。
  • 秋冬季流感高發期,要不要給孩子打流感疫苗?寶爸寶媽們抓緊了
    進入秋冬季也是流行病高發季,家裡有孩子的寶爸寶媽們,尤其是幼齡寶寶更加要注意,今年尤其特殊,一定要防患於未然!這裡整理了很多寶爸寶媽關於接種流感疫苗可能關心的問題,希望可能幫到大家現在的 流感疫苗有三價和四價疫苗:區別在於四價疫苗比三價疫苗可以提供更廣泛的免疫範圍。但如何四價疫苗緊俏約不到,三價疫苗也是可以的。及早接種才是關鍵,因為疫苗接種後,是需要一段時間才會起到防護作用,並不是剛接種就剛有效的。2、關於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的選擇?
  • 二胎寶媽曬「作息時間表」,六點起床九點半休息,網友:寶爸呢?
    再看爸爸,娃出生前和出生後幾乎沒有任何改變,踢球、打遊戲、聚會……似乎什麼也沒耽誤,這樣對比起來,難怪寶媽心裡不平衡了。二胎寶媽曬出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在網上有一位二胎寶媽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的「作息時間表」,裡面詳細地記錄了自己和老公的全天作息。表格中顯示,寶媽早上六點就要起床為寶寶準備早餐,陸續叫醒家人們,抽空自己洗漱,然後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