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西西里王國:比撒丁王國更大的義大利邦國,為何沒能統一義大利

2020-12-17 船長趣談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1870年撒丁王國進軍羅馬,完成了義大利的統一。但是在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之前,義大利的最大邦國是兩西西里王國。為何兩西西里王國沒能統一義大利,而撒丁王國完成了統一,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法軍入侵西西里

魯傑羅二世

1130年對立教宗安那克勒圖二世加冕西西里伯爵魯傑羅二世為西西里國王,西西里王國自此成立。魯傑羅二世對外積極擴張,使得西西里王國的版圖大為增加。1139年他迫使教宗英諾森二世承認了他對西西里統治的合法性,此後西西里王位在歐洲多個家族易手。

拿破崙

1796年拿破崙率法軍遠徵義大利半島,法軍節節勝利,很快奪取羅馬,控制了義大利半島北部。1799年法軍攻入那不勒斯,控制義大利半島南部,西西里國王兼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多一世逃往西西里島,繼續對抗法國。

二,兩西西里王國成立

維也納會議

1814年第六次反法聯盟擊敗法國,迫使拿破崙退位,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英、俄、普、奧召開維也納會議,重新劃分歐洲各國疆界。1815年維也納會議規定:撒丁王國恢復對薩伏伊、皮埃蒙特、尼斯等地的統治、同時吞併熱那亞,這使得撒丁王國的實力增強,逐漸具備了統一義大利的實力;費迪南多一世恢復對那不勒斯的統治,實力增強,但對統一義大利並沒有興趣。

費迪南多一世

1816年費迪南多一世將那不勒斯王國與西西里王國合併為西西里王國,兩西西里王國超越撒丁王國成為義大利麵積最大與人口最多的邦國。奧地利佔據義大利東北部,對義大利半島有重大影響,兩西西里實行親奧地利的政策,喪失了統一義大利的機會。

三,親近奧地利

兩西西里王國

費迪南多一世實行專制統治,反對君主立憲,奉行親奧地利的政策。1820年追求義大利統一的燒炭黨發動革命,迫使費迪南多一世實施改革。1821年奧地利軍隊攻入那不勒斯,中止了改革,恢復了費迪南多一世的專制統治。1825年費迪南多一世病逝,子弗朗切斯科一世繼任兩西西里國王,他繼續實行專制統治,成功讓奧地利軍隊撤出了兩西西里王國。

費迪南多二世

1830年弗朗切斯科一世病逝,子費迪南多二世繼任兩西西里國王。費迪南多二世實施改革減少稅收、鼓勵工業、促進貿易、赦免親拿破崙人士,使得使兩西西里王國的經濟與工業得到很大發展。當時義大利統一的思想深入人心,許多人要求統一,但費迪南多二世對義大利統一持反對態度,鎮壓統一運動。

四,王國覆滅

1848年革命

1848年西西里島革命爆發,迅速席捲歐洲,費迪南多二世忙於鎮壓革命,維護專制統治,結果動搖了西西里王國的統治;他限制英國在義大利半島的影響力,結果雙方關係惡化。薩丁王國則趁機對奧地利宣戰,發動義大利統一戰爭,但不久被奧地利擊敗。撒丁王國於是積極拉攏法國,雙方結成了反奧地利同盟。

兩西西里王國滅亡

1859年費迪南多二世病逝,子弗朗切斯科二世成為兩西西里國王。弗朗切斯科二世實施改革,企圖挽救搖搖欲墜的兩西西里王國。撒丁王國則聯合法國對奧地利作戰,將其趕出了義大利半島。1860年加裡波第率軍遠徵兩西西里王國,很快控制了西西里島。撒丁王國趁機派兵攻擊兩西西里王國,以實現義大利半島統一。1861年弗朗切斯科二世投降,兩西西里王國滅亡。

總的來說兩西西里王國是義大利的第一大邦國,但親近義大利統一的最大阻礙奧地利,反對義大利統一,最終被撒丁王國消滅,喪失了統一義大利的機會。

相關焦點

  • 撒丁王國是如何統一義大利的?
    之後的數百年,義大利地區同神聖羅馬帝國一樣邦國林立,北部的薩伏伊公國、威尼斯共和國、撒丁島王國等邦國群聚,南部以兩西西里王國(那不勒斯王國和西西里王國)等邦國為代表。這些邦國或為奧地利王國所控制(如以威尼斯為代表的北部邦國),或自立為政,怎一個混亂了得。
  • 考研世界史(24):義大利統一
    1859年撒丁與法國發動對奧戰爭取得勝利,收復了倫巴第。1860年促成加裡波第領導下經過民族解放戰爭收復的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併入撒丁王國,宣布義大利王國成立,親任王國首相。【普隆比埃爾會晤】    1858年加富爾為實現由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的目的與法皇拿破崙三世在普隆比埃爾進行的會晤。
  • 兩西西里王國(那不勒斯語:Regno d』』e ...
    兩西西里王國(那不勒斯語:Regno d』』e Doje Sicilie;西西里語:Regnu dî Dui Sicili;義大利語:Regno delle Due Sicilie;西班牙語:Reino de las Dos Sicilias)是1816年至1861年存在於義大利南部的王國,首都為那不勒斯。
  • 義大利的統一之路,靠「抱大腿」而崛起
    此時除了北部的倫巴底和威尼斯處於奧地利帝國的統治外,義大利半島上有實力最強(除去奧地利帝國外)的撒丁王國,還有帕爾馬,摩地納,託斯坎納三個小邦,此外,還有佔據羅馬的教皇國和兩西西里王國,共七股勢力。1848年,撒丁王國的統治者卡洛·阿爾貝託認為統一義大利的時機已經成熟,便向「義大利統一的最大障礙」奧地利帝國宣戰!
  • 義大利統一的奠基者,為義大利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通過一系列改革,撒丁王國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都成為義大利最發達的地區,從而為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奠定了基礎。 這時的義大利,仍處在分裂之中。全義大利分為八個小的國家,除了撒丁王國保持獨立,其他國家都處在外國勢力的控制和壓迫之下。其中奧地利佔領了威尼斯和倫巴底地區,並駐軍義大利中部,是義大利民族最兇惡的敵人。
  • 羅馬象徵著輝煌歷史,義大利統一後為何不用含有「羅馬」的國名?
    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871年撒丁王國軍隊進入羅馬城,分裂長達1400年的亞平寧半島才重新實現統一,這個新國家被命名為「義大利」,首都還是羅馬城。羅馬城不但是義大利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以羅馬語為核心的拉丁語同樣也是現代義大利語的基礎。那麼,為什麼義大利統一後,卻沒有恢復「羅馬」的國名?
  • 義大利:北方富,南方窮,義大利的南北差距為何如此懸殊?
    與此同時,義大利北方經濟的繁榮,帶動了義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產生了文藝復興,這不僅僅影響了整個歐洲的歷史進程,更是為後來的義大利統一奠定了基礎。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義大利四分五裂的狀態越來越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天塹。各地要求國家統一的呼聲日益高漲。
  • 尼斯:法國第五城,為何在義大利和法國之間來回易手十餘次?
    法國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得到了加強,但是總體實力受到了削弱,無力再向義大利半島擴張;而哈布斯堡家族雖然沒能藉此成為歐洲霸主,但通過戰爭打擊了法國的擴張勢頭,並將義大利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這場戰爭對尼斯也產生了深遠影響,薩伏伊王朝在哈布斯堡陣營的保護之下保住了對尼斯的統治權,但這一切都只是雙方的權宜之計,隨著哈布斯堡家族的衰落以及法國實力的增強,新一輪更大規模的戰爭也在醞釀之中。
  • 雲石:是什麼促使分裂1500年之久的義大利,在19世紀重新統一?
    畢竟,作為一個格局相對獨立的地緣板塊,義大利離上一次以獨立姿態統一全境,已經過去了整整1500年!而在這輪統一進程開始時,義大利境內不僅有教皇國、兩西西里王國、倫巴第王國等一系列割據政權,外部挫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帝國等一系列強大外國的強勢阻擾。這樣一個有著悠久分裂傳統,且內外存在強力掣肘的地緣板塊,居然能夠在短短二十年之內完成政治整合,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般的成就!
  • 19世紀的義大利是怎樣統一的,為何被稱為乞丐帝國主義
    說起義大利,很多人覺得這個國家很浪漫,而且這個國家的水城威尼斯非常有名。不過我們對義大利的歷史了解的並不多。義大利是如何統一的,我們都沒學習過。其實義大利的統一併不是很早,在19世紀的後半業統一的。不過這個國家統一之後卻被稱為乞丐帝國主義。我們今天看一下具體的狀況。
  • 義大利北方,為什麼有獨立傾向?
    西羅馬滅亡後,哥特人在義大利建立起鬆散的王國—東哥特王國。12世紀,來自於法國北部的一些參加十字軍東徵的諾曼人,中途留在了義大利半島,他們先後打敗了駐守義大利的東羅馬軍隊和西西里島的伊斯蘭軍隊,建立了「西西里王國」。其後由於聯姻以及戰爭,西西里王國先後被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神聖羅馬帝國納入了統治之下。
  • 當今世界上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四十一:撒丁島(義大利)
    義大利撒丁島義大利是一個南歐地中海沿岸的沿海國家,主要位於歐洲三大半島之一的亞平寧半島上,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上的兩個島嶼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組成。義大利在由於位於半島和島嶼上,所以在陸地上只有在義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地區與他國接壤,包括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在義大利領土內,還包括兩個袖珍國家,聖馬利諾和梵蒂岡。
  • 當今世界上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四十一:撒丁島(義大利)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今天我們把目光從歐洲東部的烏克蘭轉向歐洲西部地中海沿岸的義大利,來聊聊當今世界上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四十一:撒丁島 (義大利)。義大利撒丁島義大利是一個南歐地中海沿岸的沿海國家,主要位於歐洲三大半島之一的亞平寧半島上,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上的兩個島嶼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組成。
  • 查士丁尼一世徵服北非汪達爾王國、義大利東哥特王國,領土擴大
    他在位期間曾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徵服北非汪達爾王國、義大利東哥特王國,領土擴大;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總稱《國法大全》),成為羅馬法的重要典籍,對後世法律影響很大。公元565年,查士丁尼一世去世後,徵服地區大都喪失。518年,身為禁衛軍首領的叔父查士丁即皇帝位,他被指定為繼位人。527年被授予奧古斯都尊號,與叔父共同執政。
  • 羅馬帝國曾那麼強大,義大利統一全國後為何不用「羅馬」為國名
    這座2500年歷史的古城見證了義大利的歷史。而羅馬帝國和同時期的大漢帝國一起,成為了東西半球極具影響力的發達帝國,其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 令今天的人們有些頗感詫異的是,儘管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定都羅馬,但義大利王國沒有將國名重新命名為「羅馬王國」或「羅馬帝國」。
  • 抱住「富豪」義大利大腿的東哥特王國,為何反倒衰落,剎不住車?
    東阿特君主迪奧多裡克多年來勵精圖治,在公元488年進攻義大利,和當時的義大利半島統治者奧多亞克籤訂協議,二者共同治理義大利。但一山不容二虎,公元493年,迪奧多裡克藉助設宴慶祝的名頭邀請奧多亞克並將其殺害。隨著奧多亞克的死亡,義大利半島奧多亞克一系政權頃刻間崩塌,奧多亞克順利獲得義大利半島的統治權,建立東哥特王國。
  • 義大利披薩文化漫談:非遺美食源於火山腳下,莫非熔巖之火烤制?
    義大利統一之前,義大利境內最大的國家是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佔據了整個義大利南部,由歷史上的那不勒斯王國和西西里王國組成,王國的首都是那不勒斯。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國是兩個獨立的王國,王權卻都同在西班牙國王手裡。1759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把義大利的那不勒斯王位和西西里王位傳給他第三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兩西西里國王費爾南多一世,但他們還是兩個獨立的王國。1806年拿破崙戰爭期間,拿破崙佔領了那不勒斯王國,讓自己的哥哥約瑟夫.波拿巴來統治。
  • 義大利披薩...
    義大利統一之前,義大利境內最大的國家是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佔據了整個義大利南部,由歷史上的那不勒斯王國和西西里王國組成,王國的首都是那不勒斯。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國是兩個獨立的王國,王權卻都同在西班牙國王手裡。1759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把義大利的那不勒斯王位和西西里王位傳給他第三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兩西西里國王費爾南多一世,但他們還是兩個獨立的王國。1806年拿破崙戰爭期間,拿破崙佔領了那不勒斯王國,讓自己的哥哥約瑟夫.波拿巴來統治。
  • 羅馬戰爭:汪達爾王國被徹底消滅,西羅馬帝國不堪一擊!
    汪達爾人羅馬戰爭公元439年,汪達爾人的軍事首領該撒裡克佔領北非首府迦太基,建立了北非汪達爾王國,趕走了羅馬的統治勢力,控制了羅馬的糧食供應基地,並且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之後繼續襲擊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對羅馬帝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 義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
    義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裡,人口6080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