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寶寶在小的時候,大腦發育是非常快的,記憶力也非常好,很多事情家長在說過幾遍之後,孩子就能輕鬆的記住,很多家長都驚嘆於孩子為什麼這麼聰明,其實這是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所以父母需要用心的教育,讓孩子大腦受到更多的開發,孩子以後也會更加聰明。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經常會學到一些兒歌或者古詩,聽到孩子一連串的說一些兒歌的時候,父母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有的時候還會鼓勵讓孩子多背誦一些,將學到的知識,在父母面前表演一遍。
案例
張女士(化名)是一位全職寶媽,在懷孕之後就辭掉了原來的工作,在家安心的養胎,寶寶出生之後,張女士也全職在家帶寶寶,希望給寶寶一個美好的童年,讓寶寶受到更科學的教育,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張女士每天都去幼兒園接送孩子上下學,看到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很開心覺得很多本領,張女士也感到非常欣慰。
一天放學,張女士聽到女兒反覆的哼唱一首歌,歌曲中似乎還有「媽媽」這樣的歌詞,張女士感到非常好奇,於是就問女兒,究竟是什麼兒歌讓他這樣喜歡,沒想到,當女兒唱出來歌詞之後,媽媽瞬間氣得暴跳如雷。
原來女兒唱的居然是「媽媽別上班,媽媽別上班,媽媽就算去上班,也掙不了幾個錢」,聽到這樣的歌詞,媽媽非常生氣,心想:老師這不是在教壞孩子嗎,回家的路上,張女士越想越生氣,於是就在家長群裡面找老師算帳,指出老師的教育存在問題,而其他家長看到之後也紛紛表示老師不能這樣誤導孩子。
分析
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受到的教育是每一位家長都關心的問題,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也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細心的照顧受到科學的教育,那麼孩子在幼兒園應該受到哪些科學的教育呢?
孩子受到智慧的啟蒙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也說過,孩子在三到六歲之間是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孩子智慧啟蒙的黃金階段,孩子在長大之後是什麼樣的性格,也和童年裡受到的教育和影響息息相關,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也需要讓孩子的智慧得到很好的啟蒙,大腦得到有效的開發,給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一些有效的幫助。
讓孩子受到正確的三觀培養
在幼兒園和學校,孩子不僅應該受到科學的知識教育,也要樹立正確的三觀,老師在學校也應該給孩子普及素質教育,讓孩子學會怎樣做人,如果受到了誤導,或者違背了讓只受到正確三觀的初衷,像上面家長反映的事情一樣,讓孩子覺得媽媽上班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這樣,孩子不僅會對媽媽產生看法,還有可能不能正確的理解上班和賺錢的意義,一旦孩子真的被誤導,那麼對孩子的未來影響也是很大的。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非常重要,家長雖然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在學校的教育也很重要,很多時候,孩子在家裡面不願意聽父母的話,隨著年紀的增長也越來越不害怕家長,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的配合,家長和老師共同合作,雙管齊下,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孩子在將來也會是一個自律的人,會獲得更多的成功。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配合,那麼當家長發現孩子的教育有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怎樣解決呢?
合理的提出意見
家長發現孩子的教育出現問題,可以合理地提出自己的意見,所以委婉的和老師私聊,發現問題,一味隱忍和妥協,那麼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好處,只有自己勇敢地提出意見,才會讓老師認識到自己的不妥當,家長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老師有效的溝通,才會真正的解決事情,如果家長不說,老師自然也不會覺得有哪些事情做的不對,那麼類似這樣的事情也會經常發生。
注意和老師的交流方式
當孩子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學會和老師溝通,聽聽老師的想法,和老師確認一條統一的教育方式,但是這也需要家長注意一下交流方式,不要因為自己的衝動和突兀讓雙方關係變得非常緊張,家長可以委婉地提出意見,也可以和老師私聊,如果可以,不要在公共場合讓老師下不來臺,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心願,只有家長和老師好好的溝通,確認好統一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所幫助。
讓老師明白家長的立場
孩子在幼兒園,家長不要覺得孩子交給老師就可以了,在平時家長也要密切的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可以看一些監控視頻或者和老師溝通,讓老師明白自己的立場,經常和老師溝通,也會讓老師更加有責任感,不疏忽對孩子的照顧和管理,這樣孩子也會得到更好的照顧和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幫助。
關於上面的內容,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