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紅壤地上綻放 - 深讀湖南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2020-12-17 湖南在線

青春,在紅壤地上綻放

2018-05-04 06:52:41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劉躍兵] [編輯:蔣俊]字體:【大 中 小】

青春,是噴薄而出的朝陽,是激情四射的年華,是多姿多彩的象徵……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廣大青年應該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青春,在紅壤地上綻放

——中國農業科學院祁陽紅壤實驗站科研人員的奮鬥故事

中國農業科學院祁陽紅壤實驗站一角。 何順 攝

中國農業科學院祁陽紅壤實驗站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員在紅壤改良林地考察。(資料圖片) 何順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躍兵

青春,是噴薄而出的朝陽,是激情四射的年華,是多姿多彩的象徵……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廣大青年應該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在湖南祁陽縣文富市鎮官山坪村,中國農業科學院祁陽紅壤實驗站的科研人員,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在貧瘠的紅壤地上追逐青春理想,譜寫青春之歌。

1 遠去的青春,鑄就「紅壤站精神」

清晨,祁陽紅壤實驗站裡劉更另院士的塑像,雙眸凝視著幾個鑠金大字:執著奮鬥、求實創新、情系三農、服務人民。

該站副站長文石林說:「這是一代又一代的祁陽紅壤站人,用青春凝聚成的精神!」

1960年春,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一群年輕人來到官山坪村,以火熱的激情開闢紅壤研究新領域。

祁陽紅壤實驗站第一任站長,是1961年從蘇聯留學回國的劉更另博士。從28歲到54歲,他的青春奉獻給了這片紅土地。

當時,官山坪村有超過一半的「鴨屎泥田」。這是石灰巖發育成的紅壤低產田,平均畝產僅100多公斤。劉更另走訪50多個村,召開140多次調研會,探索出「磷肥治標、綠肥治本」的改造「鴨屎泥田」技術。1964年,新技術在湖南省推廣,改造水稻田400多萬畝,增產稻穀1.8億公斤。劉更另於1994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也被人們稱為「從鴨屎泥田改良中走出來的院士」。

上世紀80年代初,第二任站長陳福興等人在調查中發現水稻「僵苗」現象,鍥而不捨地攻克了這一難題,實現累計增產5億多公斤。

第三任站長徐明崗,1996年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完成博士後研究後,被分配到祁陽紅壤實驗站,多次累倒在實驗室。第四任站長張會民對記者說:「我們一輩子就幹好一件事情。」

文石林、秦道珠、王伯仁……在這裡,從滿頭青絲到白髮蒼蒼,他們青春無悔:「安心與土地和農民打交道,是搞土壤研究的科研人員應有的本分。」

歲月無聲,青春遠逝。祁陽紅壤實驗站人獻出人生寶貴的青春,鑄就「紅壤站精神」,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該站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2項,積累觀測分析氣象數據81萬多個,發表論文400餘篇,出版專著20部,培養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00餘名,幫助農民累計增產糧食50多億公斤,增收70多億元。

昔日光禿禿的官山坪村,今天鬱鬱蔥蔥,打破了外國科學家對中國南方紅壤地帶因有機質缺乏將成為「紅色荒漠」的預言。這漫山遍野的綠色,正是青春的色彩!

2 無悔的青春,追隨榜樣們前行

4月27日,幾名年輕人在祁陽紅壤實驗站小麥對比試驗田裡連續觀測了4個多小時。該站工會主席高菊生介紹:「『80後』年輕人已經佔到全站人員的2/3,是完成日常事務和從事科研當之無愧的主力軍。」

今年38歲的副站長李冬初,在湖南農業大學讀大四時,慕名到祁陽紅壤實驗站實習。當初,他從長沙坐火車到祁陽縣,再坐農用車到鎮裡,從322國道83公裡處徒步穿過湘桂鐵路一個不起眼的小涵洞,沿著不足3米寬的泥巴路,來到祁陽紅壤實驗站。

李冬初回憶說:「到站後,就打著赤腳,跟老師下田監測水稻長期定位實驗的情況。」

儘管工作生活條件艱苦,但李冬初腳踏實地,學到了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2007年,李冬初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沒有去其他工作輕鬆、待遇更好的單位,而是嚮往祁陽紅壤實驗站。他說:「我覺得在這裡更能發揮作用。」

2004年,湖南農業大學大四學生黃晶來到祁陽紅壤實驗站實習。「屋子陰暗潮溼,床也搖搖晃晃。」黃晶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為期3個月的實習,讓黃晶內心震撼:在站裡工作了20多年的實習指導老師申華平,為了節省時間,中午經常吃點餅乾草草了事。而她實驗室的燈光,每晚12時前從來沒有熄過。還有英國、澳大利亞的農業專家,不遠萬裡來到這裡,熱情地與祁陽紅壤實驗站人交流著最新的土壤科研成果……

後來,黃晶選擇留了下來。在文石林等人指導下,黃晶找準了科研方向,養成了嚴謹的科研工作作風。他向記者介紹,一丘田劃為10多個小格子,做對比實驗。每個小格子都要方正,面積無差異。

200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石家莊姑娘張璐,為做課題來到祁陽紅壤實驗站。這時,父母已經提前為她聯繫好了在石家莊市的工作單位。

「這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張璐說,她被站裡濃鬱的學術氛圍、嚴謹的工作作風所感染。她毫無怨言地選擇了這裡,並與在站裡寫畢業論文的碩士研究生蔡澤江擦出了愛的火花。

「冬天沒有暖氣,春天特別潮溼,夏天蚊子很多,好幾年才適應過來。」張璐苦中作樂地說,「兒子出生後,沒有玩伴,整天跟著我們在地裡玩。」

3 奮發的青春,向英國洛桑實驗站看齊

創建於1843年的英國洛桑實驗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農業研究站,被稱為「現代農業科學發源地」,那裡的實驗樣土比黃金還珍貴。

「我們正奮起直追,力爭把祁陽紅壤實驗站打造成為中國的『洛桑站』。」祁陽紅壤實驗站副站長李冬初說。

2011年,1983年出生的蔡澤江在長期定位實驗酸化嚴重處理研究中,發現一片不到20平方釐米的小麥長勢特別好。於是,蔡澤江每天留心觀察,終於發現了其中的秘密:這片小麥的根部四周,有很多像草一樣的淺渣。蔡澤江高興得跳了起來:這是有機物料!

蔡澤江緊接著採用秸稈還田、施用豬牛糞等方式,對防治土壤酸化開展長期對比實驗。他發現,施用豬糞比秸稈還田對防治土壤酸化的效果更明顯,更有潛力。這個試驗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上。目前,蔡澤江仍在深入研究。

而蔡澤江寫第一篇英文學術論文花了3年時間,先後被國際學術期刊退回5次。然而,憑著不服輸的韌勁,蔡澤江如今已在美國土壤學會會刊及德國、荷蘭等國家土壤期刊上發表《氮循環與氧化亞氮排放》等6篇學術論文。去年,蔡澤江被北美華人土壤與植物學會評為優秀研究員,還參與了與英國洛桑實驗站的合作科研項目。

每天,黃晶都起早貪黑在水稻實驗田裡忙碌著。這是他已經做了10年的水田肥力演變課題。黃晶著力尋找最佳的施肥配比與方式,從而更好地調整土壤肥力結構。

結合多年的科研實踐,黃晶等人發現種植紫雲英對改善水田肥力的良好作用。他撰寫出《長期施肥稻田磷素演變》等科研論文,在《中國農業科學》上發表,完成了專著《紅壤雙季稻田施肥與可持續管理》。在黃晶等人的倡導和努力下,祁陽及周邊縣(市、區)推廣種植紫雲英40萬畝,實現農業增產增收。

轉瞬58載春華秋實,祁陽紅壤實驗站人一代又一代,用青春和汗水,耕耘在這片土地上,收穫著大地豐收的喜悅。到目前,祁陽紅壤實驗站有5個長期實驗迄今超過30年,是我國最早建立長期定位實驗且長期實驗數量最多的農業實驗站,內容覆蓋水田和旱地土壤肥力培育、肥料效益監測、生態恢復等。站內樣品庫保存著歷史土壤樣品1.2萬多個、植株樣品2000個,以及長期實驗原始土壤12個、土壤剖面樣品6個。2006年以來,該站的科研成果「紅壤酸化防治技術推廣與應用」先後在福建、廣西、湖南、江西等地示範推廣6327萬畝,新增產值70.11億元、新增純收入46.75億元,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祁陽紅壤實驗站人的青春,綻放在紅壤地上,一如當地盛放的紫雲英,低調而美麗。

相關焦點

  • 湖南取締首批53家P2P網貸機構 - 政務推薦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還將不定期公布名單 華聲在線11月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淦璋)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11月7日發布公告稱,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為進一步推進我省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完成存量風險化解,經省P2P網貸整治辦會同公安、工商、人民銀行等部門共同研究認定,並報省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批准
  • 湖南兩書入選2018年度「中國好書」 - 直播湖南 - 湖南在線 - 華聲...
    華聲在線4月2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 通訊員 謝漾漾)4月23日是第24個世界讀書日,備受矚目的2018年度「中國好書」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科教頻道黃金時間播出。32種圖書脫穎而出,入選2018年度「中國好書」。
  • 澧陽平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 區縣動態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5月2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姜鴻麗 通訊員 劉傑 李先平)5月28日,伴隨著輕快的樂曲,澧縣小渡口鎮小渡口社區羅林英和十幾名隊友,在朱家湖漁人亭前小廣場跳起歡快的廣場舞。朱家湖湖水清澈,亭臺樓閣倒映水中,岸邊綠樹成蔭、煙柳吐翠。「以前這裡臭氣燻天,別說跳舞,路過都要捂著鼻子走。現在環境好了,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
  • 又到一年賞櫻季,長株潭賞櫻大PK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圖為湖南省森林植物園櫻花綻放,市民爭相拍照留念) 華聲在線3月2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文)又到一年賞櫻季,長株潭各大櫻花園次第開放。哪家櫻花最好看?哪裡賞櫻最划算,湖南日報記者特別製作賞櫻指南,供您參考。 一、湖南省森林植物園
  • ...優化發展環境 創新創業比翼飛 - 市州精選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湘潭高新區搭建創新平臺完善孵化體系優化發展環境 創新創業比翼飛 華聲在線10月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榮 彭婷 通訊員 靳志國 劉瀾)9月29日,位於湘潭高新區的力合長株潭科技創新領航基地項目開工。
  • 當年,那些守護臺灣的湖南人 - 深讀湖南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劉明燈(1838—1895年),清朝武官,字照遠,號簡青,湖南張家界人。這樣一位抵抗外國侵略,為保衛寶島臺灣作出重大貢獻的湖南人,永遠值得我們紀念。 湘鄉人曹志忠:挫敗法軍第一次登陸基隆作戰 劉璈,清朝大臣,字蘭洲,湖南岳陽人。 劉璈在臺灣任上,興學校,招開墾,理冤獄,整頓鹽茶和煤礦稅務行業,頗有政聲。
  • 湘湖街道:青團艾葉香,清明新風揚 - 三湘萬象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4月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楊楊)清明節來臨之際,昨天,長沙市芙蓉區湘湖街道西湖社區聯合轄區志願者開展清明活動,奏響了感懷先烈、文明祭掃的活動主旋律。
  • 湖南上市公司年內有望突破100家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85家湘股線上與投資者交流 湖南舉辦轄區內上市公司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活動 記者 黃文成 華聲在線訊9月12日下午「2017年湖南轄區上市公司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在長沙舉辦。 85家上市公司網上與投資者交流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室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推動湖南轄區上市公司做好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增強與廣大投資者的聯繫,切實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和治理水平,湖南證監局、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與深圳市全景網絡有限公司將聯合舉辦「2017年湖南轄區上市公司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
  • 湖南新增57家五星級鄉村旅遊區(點)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
    華聲在線1月21日訊(記者 劉思佳)大眾旅遊時代,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旺盛、富民效果顯著、發展潛力巨大,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景象。推動鄉村旅遊不斷升級,湖南著力打造鄉村旅遊精品示範點,力求為遊客提供更高質量旅遊體驗。
  • 華聲在線3·15發布⑩丨家電售後成投訴「重災區」
    臨近「3•15」,由湖南日報輿論監督部、華聲在線、新湖南聯合主辦的《湘問•投訴直通車》欄目啟動3•15消費維權特別行動,欄目重點聚焦新消費領域,與省市工商、質監、食藥監等部門聯動,曝光各類陷阱、潛規則,維護您的消費權益。同時,依託華聲在線輿情監測系統,整理投訴直通車平臺2017年度數據,發布各行業、領域口碑榜單,今天推出家電篇。
  • 長沙少年獲拉丁舞世界冠軍 - 滾動新聞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長沙少年獲拉丁舞世界冠軍 2009-10-21 19:00:30 [來源:湖南在線] [作者:龔化] [編輯:曾益]   湖南在線訊(記者 龔化) 近日,在英國獲得拉丁舞世界冠軍的長沙少年回國。
  • 中華經典國學英文繪本在線誦讀 邀你來為湖南而戰
    華聲在線7月24日訊(記者 劉思佳 通訊員 陳昊)近日,由中國圖書館學會主辦的首屆少年兒童「中華經典國學英文繪本在線誦讀」活動在線正式啟動。湖南圖書館邀你一起品國學、讀繪本、學英文,為湖南而戰!活動以「誦經典·讀繪本·閱讀通達世界」為主題,參賽者為4至18歲的青少年兒童,用手機掃描微信小程序即可報名參與活動,參賽時間截止至8月20日。參賽選手需按照微信小程序中提供的中華經典國學中英文對照讀本在線誦讀,可選擇不同的內容反覆誦讀,選手最高分數作為誦讀最終成績。系統將根據參賽者即時得分進行動態排序。
  • 國慶黃金周,加開86列途經湖南列車 - 政務推薦 - 湖南在線 - 華聲...
    國慶黃金周,加開86列途經湖南列車 中秋與國慶假期重合,廣鐵單日發送旅客人數或破歷史記錄 華聲在線9月18日訊 記者從廣鐵集團了解到,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廣鐵集團將安排加開列車157列,其中途經湖南地區的列車有86列,分別是動車組列車27列、高鐵動臥
  • 「趁著青春年少,就去『炫』吧」——「郵政杯」2020湖南日報朗讀者...
    華聲在線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晴 攝影 熊勝純)12月5日,伴隨著主持人精彩的開場白,「郵政杯」2020湖南日報朗讀者主題活動總決賽常德賽區視頻錄製活動在該市恆大御龍天峰拉開帷幕。來自常德各中小學的49名選手,從100多所學校1000餘名中小學生脫穎而出共同角逐最後的勝利。
  • 2018年度湖南文學發展報告 - 湘江副刊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湖南作家研究中心 2018年,湖南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紮根人民,致力於現實經驗、時代精神與文學原創品格的融合。
  • 抗日戰爭成就了湘菜的「辣名」 - 湖南印象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湘菜,湖南風味的菜餚。」這是《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可是,什麼是湖南風味的菜餚呢?何紹基生活的道光、鹹豐年間,湖南菜的特點還不夠明晰。一百多年後,著名散文家汪曾祺來到湖南長沙,想嘗嘗火宮殿的臭豆腐,於是尋味跟蹤,臭味漸濃。——到了眼前,卻是一個公共廁所!汪曾祺的尋味趣聞雖然好笑,卻明白道出湘菜在20世紀下半葉已具有獨特標誌,並為世人所熟知了。
  • 華聲直播>>「蚩尤故裡•神韻梅山」2018年湖南秋季鄉村旅遊節...
    華聲直播>>「蚩尤故裡•神韻梅山」2018年湖南秋季鄉村旅遊節開幕式 交響樂中賞紫鵲界美景,長龍宴上品新化美食,實景演出觀農民豐收……9月28日上午,「蚩尤故裡•神韻梅山」2018年湖南秋季鄉村旅遊節暨婁底新化農民豐收節在新化縣紫鵲界梯田景區開幕。
  • 「我聽·我讀」來了 第四屆全國少兒讀者朗誦大賽湖南分賽啟動
    「我聽·我讀」來了 第四屆全國少兒讀者朗誦大賽湖南分賽啟動 華聲在線7月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陳昊)今天,由中國圖書館學會主辦,湖南省圖書館學會、湖南圖書館承辦的「我聽·我讀」第四屆全國少兒讀者朗誦大賽湖南分賽在線上啟動。
  • 2018湖南(秋季)百公裡11月初舉行 挑戰者僅限一萬名
    華聲在線9月8日訊(記者 潘梁平)今天上午,2018湖南(秋季)百公裡在長沙召開了招募點工作會議,最新消息,本屆活動已定於11月3日—4日舉辦,活動共設置1萬個挑戰名額,其中,半百體驗組名額2000人,全百挑戰組名額8000人,報名工作將於9月17日零點正式啟動。
  • 「把米粉擂臺賽發展成湖南新民俗」 大咖縱論湖南米粉
    華聲在線4月2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孟姣燕 劉永濤)一碗米粉,對湖南人而言,既是舌尖滋味,也是心頭鄉愁,更是深植在魚米之鄉的美食文化傳統。今天上午,由省委辦公廳接待服務中心主辦的「嗦粉·說粉」米粉餐飲文化論壇在長沙九所賓館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