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天道酬勤!經歷過特殊時期的高考,會是人生一筆難能可貴的財富!」
又到一年高考時。如今35歲、已是孩子媽的Flora,回想起自己十多年前的高考,感慨萬千。
2003年參加高考的Flora,未能如願考取第一志願。但畢業後的她在廣告業認真勤勉地打拼,獲得了業界和客戶的高度認可。
結合自己的經歷,Flora勉勵今年的高考考生,「心態要放平,風物長宜放眼量!」
Flora當年從閔行中學畢業。在她的印象中,整個複習迎考都是正常節奏,高考前一周放假在家,自己複習。
當年的信息傳播遠沒有今天發達。Flora記得,當時報紙上專門請來心理專家,每天一個專欄地介紹考前心理調劑方法,她還特意把這個專欄剪下來,貼在本子上。
那時候也談不上職業生涯規劃,Flora對未來想從事什麼職業並不十分明確,但電視臺推出了一檔專門的考生諮詢節目,請來各個高校的招辦主任介紹學校和專業。
Flora就是通過這個節目,定下了廣告傳播方向專業的目標。
相比於現在社會各界對考生的體貼關照,Flora笑言,當年的考生好像沒那麼多「特殊待遇」。
Flora回憶說,自己高考那天,同學們好像都很淡然。
因為爸媽要上班,她就由姑媽早上陪她去了學校。考場是在閔行三中,依然是乘公交前往,甚至都沒有打車。中午還是她自己找個了飯店吃飯休息了會。當時同學們中午要麼回家,要麼找個茶坊或者肯德基之類的地方看看書,稍事休息,下午繼續考試。
Flora記得當年的高考作文題是關於「雜」。
「雜」的含義很廣,有褒有貶,需要考生聯繫生活、科學、文化、藝術,以「雜」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我看到這個題目的第一反應,就想到做一個『雜家』也挺好」,Flora回憶,後來她看到專家點評這個作文題,考生所寫的「雜」的事物,可以是雜而有序,雜而不亂的,有規律的事物,從而寫出事物的真、善、美來;也可以反過來,寫雜而無序的事物給科技、文化、藝術等方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從而寫出人們求真、求善、求美的毅力和精神來,「我已經忘了自己當年具體寫了什麼,只記得當時感覺這個題目有點難,不太好寫。」
當年,沒有被第一志願的學校錄取,Flora是有點失落的。
但轉眼十幾年過去,現在回過頭看,Flora認可這樣的說法:高考只是人生中比較重要的一場考試,但絕非「一考定終身」。
「名校就那幾所,其實普通學校的畢業生,只要認真努力,同樣也可以在事業上打拼出一番天地」,她想對今年的高考生說一句:「加油!天道酬勤!經歷過特殊時期的高考,會是人生一筆難能可貴的財富!」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