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攝影的人都知道,拍攝時除了對焦模式需要選擇,還有對焦區域模式需要選擇。下面以尼康51點對焦系統為例,通過實拍和理論相結合的方式,闡述一下對焦區域的真正含義。

圖1是尼康相機51點對焦系統分布圖。尼康相機的對焦區域模式提供了Auto、單點、d9、d21、d51、3d六種對焦區域模式(機型不同可能會有區別)。這是在連續對焦模式下(AF-C)才有的選項,也就是說動態的,如果在單次對焦模式下(AF-S)只有Auto和單點的選項。
Auto:這是一種讓相機自動選擇對焦點的模式,應該說絕大多數情況下不要採用這種模式,因為我們拍攝一種照片一般都需要有主體,相機自動選擇的對焦點很可能不在我們要拍攝的主體上。例如我們拍攝一張有前景襯託的風景照,大多數時候相機會選擇近距離的前景對焦。當然,佔據畫面絕大部分又沒有幹擾元素的的場景採用Auto模式是沒有問題的,如沒有近景的風景照、多人集體照等。
單點:單對焦模式可以說是一種用得最多的對焦區域模式。其優勢在於:1、焦點落在被拍攝主體的較小的區域上,不受周邊任何元素的幹擾,對焦非常精準;2、焦點明確,範圍小,用不著相機尋找焦點耽誤時間,對焦非常速度非常快;3、與點測光聯動,採用快門優先(S)或者光圈優先(A)模式,只需預先確定快門或者光圈,半按快門對焦就可以快速拍攝,可以說精準又迅捷。實例來說,如拍攝逆光人像,採用這個模式對焦人眼,絕不會出現人臉黑的現象。
d9:這個模式是在取景框的周圍擴大範圍至9個對焦點,就是說比單點對焦的範圍擴大了。被拍攝的主體如果在拍攝按下快門之前在這個區域內有小的移動,還保證對焦準確,提高對焦的精準度。應該說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d21:對焦點範圍比d9更加寬廣,達到21點。
d51:對焦點遍布全區域,達到相機最大對焦點的51點。
3d:這是一種3d自動跟蹤追焦模式,適合拍攝焦點主體在移動的對象。
下面我們以實拍為例來說明,對焦區域的選擇在實拍時有什麼區別。

如圖3所示,對焦點為中央紅色粗線框。這時如果我們選擇d9,對焦點1在實景上,是可以對焦的。當然採用d21、d51對焦點範圍更大,一樣可以對焦。但當把對焦點向右上方移動,1點沒落在實景上,就不能對焦了。當然如果採用單點對焦就更不能對焦的了,採用單點對焦必須將對焦點移動到類似1點的實景上。
有趣的是,當採用d51,將對焦點向右上方移動,也就是對焦點離實景較遠,既然51點覆蓋了全區域,按理對焦沒問題,實拍的事實是對焦拉風箱,對焦速度非常慢。
所以結論是,無論你選擇哪個對焦區域模式,對焦點最好在拍攝主體上,否則對焦速度會變慢甚至拉風箱。如果主體只有一個,選擇點對焦是最好的方式,視情況將對焦區域擴大,如兩三人的合照,可選擇d21,並將對焦點放在中間那個人的臉上。
總之,只有當你明白了對焦區域模式的真正含義,你在對焦區域模式上選擇就不會錯,實現對焦精準,拍攝出來的照片主體清晰突出,視覺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