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就是抓人的故事,能夠瞬間、自始至終抓住讀者的故事就是好故事。
寫出「抓人」的故事是每一個寫作者畢生追求的歷程,也為之奮鬥不息。我們經常苦於寫的故事不夠精彩,寫作思路斷線,寫作時斷時續,等等的問題。每一個寫作者都在努力探索,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樣,這是一個無奈的階段,痛苦的階段。
一個好故事的結構分三幕:開頭、中間、結尾。搭建好三幕結構,就是一篇好故事。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就是一本指引書寫故事的燈塔。這本書重在情節的構思,按照基於主題,創作精彩故事,以開頭、中間、結尾三幕結構講述如何寫好故事。本書包含大量建議和案例,以及練習,無論是新人還是老手,都會獲得新知,擴展思維。
本書作者保拉 · 穆尼埃,曾在多家媒體巨頭工作,後成為高級文學代理及內容策劃師,擅長創作推理驚悚、科幻、奇幻、言情等故事文學作品。
是的,故事很簡單,就是開頭、中間、結尾三幕。基於主題,搭建的三幕,就是寫故事的一個藍圖。手握這個藍圖,開始構思一個又一個情節,一篇好故事就形成了。
一、確定主題,把情節細化成一個個場景。
每個故事都要有明確的主題,有時候還需確定主主題和次主題,次主題都來體現主主題。主題要體現正能量。
主題確定後,創造複雜的人物,所謂複雜就是讓人物成為行走的矛盾體。然後把人物細化到一個個場景。
歐內斯特.海明威說:將一切展示給讀者看,什麼別直接告訴他們。
這就是用場景呈現故事。
場景就是特定環境下的連續行動。不要讓人物停下來,轉換一個個特定環境,在這個特定環境下,人物不停地行動起來。
就像電影畫面,一個個鏡頭下,環境不停的轉換,人物不停地變換,這些人物都是在不停的行動狀態。不要告訴讀者關於這個人物,而是讓這個人物的言行來證明這個人物。
從頭到尾,每個場景提出一系列問題,將讀者從一個小場景帶進下一個小場景,從一個大場景帶進下一個大場景。場景的連貫性就自然而然地形成情節。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用大量的事例來說明一個個場景以及轉換,讓我們很明了地認識到故事的發展就是場景的轉換。每一個場景就形成情節,情節服務主體。
書中有個很好的問題,一篇長篇小說需要多少個場景。作者的答案是50-100個,取決於故事的長度。初稿是最少60個場景為目標,開頭15個場景,中間30個場景,結尾15個場景。就這樣,一篇故事就由一個個的場景組成。
二、三幕結構,演繹複雜情節
每一個故事都有三幕結構:開頭、中間、結尾。
開頭: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主人公X,然後出現Y,X的生活從此發生改變。中間:Y出現後,引發了複雜的問題,X必須克服障礙、忍受苦難、跌倒爬起,爬起再跌倒,最終汲取經驗,處理這些問題。結尾:X最後一搏,擺平Y。人物可以是只有X、Y,也可以增加到N個,人物越多,關係越複雜,衝突越明顯,帶來的是故事越精彩。當然。單一的人物也可以寫出精彩的故事。
這就完成了三幕結構,但是故事需要精彩,那就要讓三幕更精緻。有兩種辦法:
情節關鍵點路線:由事件驅動。以愛情故事為例,男孩遇見女孩(美麗的邂逅、初吻)、男孩失去女孩(第一次爭執、分手)、女孩重返男孩身邊(和解、婚禮)。英雄之旅路線:由人物驅動,主人公經歷一系列事件、成長變化的故事。也以這個愛情故事為例,男孩生活平淡(看不到希望、缺乏活力)、男孩遇見愛情生活發生變化(精氣神、矛盾、心理交織、鼓起勇氣)、愛情失而復得,男孩再次過上美好生活。《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就用大量的案例講述三幕結構演繹情節的經過。作為一個故事初學者,我有了寫好故事的「綱」,也有了具體的「目」。
三、「抓人」的故事長什麼樣子
也就是故事如何吸引住讀者,讓讀者堅持看下去。《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列舉了10條:
有事發生:事具有吸引人。故事敘述聲音強大有力:人物要強大。講故事的記憶高超:掌握講故事的技巧。人物激發了讀者的感情:儘量讓開頭激起強烈的感情。我們對作家產生了信心:贏取信任。我們想知道後事如何:不斷拋出問題。故事或作者自有獨特之處:故事要有獨特賣點。故事類型非常明確:言情就言情,虛幻就虛幻。此類故事有市場:獨特賣點。語言乾淨利落:不能拖泥帶水。符合以上10條,就是一篇好故事,也就是一篇「抓人」的故事,讓讀者欲罷不能,一口氣讀完。如此,我們寫故事的目的也達到了。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是一本寫故事的教科書,猶如一座燈塔,引領故事人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