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鈴聲響起後,二年級四班的王梓軒走進了教室,而站在講臺上的卻不是老師,而是他的媽媽王琳。媽媽還特意帶來了麵粉、擀麵杖、菜刀、菜板等物品,一堂生動有趣的花式饅頭課開講啦,在王琳的引導下,同學們紛紛動手學著將饅頭做成刺蝟、玫瑰花、草帽等形狀。
這是昨日發生在內江市桐梓壩小學的一幕,這場名為「爸爸媽媽開講啦」的教學開放日活動中,每個班都有兩名學生家長走進教室,來自各行各業的家長,根據自己的職業特點和孩子的興趣愛好,講述了美食製作、應急知識、書法戲曲等豐富有趣的課外知識。
家長做足功課 全家連吃兩天壽司
用小剪刀在小饅頭的背面剪出小刺,捏出嘴巴,再將兩粒芝麻粘在臉上,當做眼睛,在王琳的精心製作下,一隻可愛的小刺蝟出現在了眼前。
其實,王琳並不是廚師,而是一位賣衣服的銷售人員。為了這堂課,她不僅多學了幾樣花式,還特意學做了壽司。她說:「為了讓同學們滿意,全家連吃了兩天壽司。」
二年級四班的美食製作品種遠不止於此,課堂上,全班同學分成了四大組,除了一組學做花式饅頭外,另外三組分別跟著家長學做抄手、水果沙拉、蔥油餅和小蛋糕。
活動現場,家長們還帶來了蒸籠、烘焙器等,方便品嘗勞動果實。
展示兒時零食 孩子們不認識糖畫
走訪了不同班級後,記者發現,教美食製作的班級還不少。蛋糕店工作的陳平教同學們製作蛋糕,小吃店老闆何徵洋傳授的是涼拌菜的做法,當會計的孫麗梅也不甘示弱,教起了同學們最愛吃的狼牙土豆。
除了熱火朝天的美食課,生動有趣的小講座也深受同學們歡迎,一年級六班的家長李興是一名高中歷史老師,這堂課她帶來的不是歷史常識,而是有關兒時的童趣。
「爸爸媽媽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在吃什麼?玩什麼呢?」一個問題,勾起了同學們的好奇心。接著,李興通過PPT展示了七八十年代的零食玩具,讓同學們競猜圖片內容。
當老式爆米花機出現時,不少同學都十分納悶,只有一個人認了出來,而糖畫、茅草根這樣的東西,則沒人知曉。
豐富課外知識 家長希望活動常態化
說起這次活動的初衷,內江市桐梓壩小學副校長王中華告訴記者,以前教學開放日活動都是老師講課,家長進校聽。這次讓父母來講課,是學校一次大膽創新,家長們根據自己的職業特點,結合學生的興趣,可以上不同種類的課程。醫生說應急自救知識、證券分析師講理財知識、教師拓展學科知識,還有書法、象棋、戲曲等,課本裡沒有的內容,都在昨日的課堂展現了出來。
內江市桐梓壩小學校長唐霞說,教學開放活動是對課堂知識的有益補充,可以彌補學科教學的盲點。
不少家長希望,這樣的活動可以常態化,家長王雨說:「這既是一次親子教育活動,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加強了家長和學校的交流,促進教學方法的完善。」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黃曉慶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