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藝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的山寨技術,已經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雖然說山寨產品不等於假貨,但是,山寨產品打著擦邊球誤導消費者,也會造成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現象。
作為冬天的「保暖神器」,暖寶寶的品牌有很多,但是,絕大多數的暖寶寶,都是採用袋鼠作為包裝形象。而之所以會採用袋鼠做標籤,主要是因為正版的暖寶寶,就是採用的袋鼠圖案。
暖寶寶一開始盛行於日本市場,由於價格較為昂貴,再加上不能重複使用。因此,暖寶寶的市場行情並不算火熱。直至日本的小林製藥,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暖寶寶的生產成本降低了。再加上愛麗思歐雅瑪株式會社的推行,於是,袋鼠牌的暖寶寶迅速佔據市場。
降低成本後的袋鼠牌暖寶寶,進入中國市場後,同樣引起了市場反響。受此影響下,很多商家開始打造暖寶寶。在包裝上,開始大量採用袋鼠圖案。而且,有的品牌在設計的時候,只是改動一下袋鼠的胖瘦。受此影響下,暖寶寶的形象設計變成了「鐵打的袋鼠,流水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暖寶寶能撬開中國市場,成為市場的熱銷品,也得益於企業家吳紹忠和孫正琰的推廣。吳紹忠被譽為「暖寶寶界教父級人物」,他是早期從事暖寶寶的企業家。
他發現國內市場對暖寶寶需求很大,而國內的產品基本是通過貿易進口方式而來。於是,吳紹忠開始做分銷,每片利潤為5分錢。
靠著分銷業務賺到錢後,吳紹忠創辦了中尚日化公司,每天可生產暖寶寶150萬片暖寶寶。不僅如此,在網際網路盛行的時候,他利用電商渠道進行銷售批發業務,值得一提的是,吳紹忠打造的暖寶寶,也是採用的袋鼠包裝。
隨著他的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受此影響,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複製他的成功道路。
和吳紹忠一樣,孫正琰也是早期從事暖寶寶的企業家。當然,在採用袋鼠包裝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坐擁10家店鋪的孫正琰,看到行業具有無限的前景,改變了自己的運營方式,做起了電商培訓,帶動村民一起做暖寶寶。在他的推動下,曾經籍籍無名的村子,變成了一年能賣出1.5億片暖寶寶的青島「網紅村」。
正是由於這些商家在經營的時候,不斷向著袋鼠靠攏。因此,我國市場上的暖寶寶,出現了鋪天蓋地的袋鼠暖寶寶。雖然這些品牌打著擦邊球,抓住了市場紅利,但是,由於品牌之間相似度很高,因此,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並不高。畢竟,消費者很難準確的判斷出品牌。
嚴格來說,在塑造企業品牌的時候,在初期的時候,與大品牌相似,的確會佔據一點的優勢。但是,後續運營上,如果沒有提升出自己的品牌力,最終必然會被消費者和市場淘汰。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