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牛通社再次聯合杭州老底子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開展了一場「木工課堂」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辭舊迎新」,老師帶領大家走近木作神器——鑿子,一起探尋木作工具的奧秘。小記者們則用自己的心靈手巧來表達對新年的祝福和期待。
刻在木頭上的新年祝福
農曆臘月廿五,少兒圖書館的木工講堂裡傳來陣陣驚奇聲。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牛通社的小記者用木作神器——鑿子,親手製作一份特別的木工新年禮物。
首先,老師給我們仔細地講解了很多有關木工製作工具的使用方法,並且展示了很多的成品,看得我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要大顯身手。
按照老師的指導,我領到了一塊長方形的金絲楠木,非常用心地在上面畫了一個燈籠的雛形,然後將燈籠雛形以外的部分用小木鋸從上到下輕輕地鋸掉,慢慢地燈籠的樣子就顯現出來了;接著用三角銼將燈籠粗糙的邊緣打磨平整,這個步驟真的好考驗我的觀察能力呀,因為一不小心燈籠的邊緣打磨過多就不圓滿了。接著用不同型號的砂紙磨平,最後,就可以用彩色水筆在楠木燈籠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或者寫上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我將親手製作出來的燈籠帶著滿滿的新年期待和祝福塗上了喜慶的大紅色!
牛通社記者 徐子玉
賣魚橋小學霞灣校區 206班
來當一回小魯班
我想,你一定聽說過大名鼎鼎的魯班吧,今天,我來到少兒圖書館三樓木工講堂,當了一回「小魯班」,體驗了一次親手製作木質書籤的過程。
走進木工講堂,這可真是一間不尋常的教室啊,我先和教室桌上的工具朋友打了個招呼,一一相認,我認識了臺虎鉗、桌虎鉗、黃金銼刀、三角銼、平圓銼、圓角銼、各種型號的砂紙……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數「鑿子」大家族了,它有好多兄弟姐妹,如圓鑿、斜角鑿、平鑿,這些可都是鑿子大家族的成員,它們都是做木工不可缺少的工具。
穿戴上防護四件套,活動就開始啦,老師先講解製作流程,再做示範,很快就輪到我們小記者親手體驗了,每個小記者都領到了一塊長長的金絲楠木,聞一聞,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接著又拿到了小手鋸、銼刀、砂紙等工具,我就趕緊開工啦。
我先在木片上設計了一串可愛的糖葫蘆,然後把木片固定在臺虎鉗上,拿起手鋸開始切割起糖葫蘆的「柄」,我小心翼翼地來回拉動,不一會兒,一條細細長長的縫隙就出現了。我把木片掉了個頭,在縫隙的尾端上方又開始切割,終於「糖葫蘆」的「柄」成形了,我又把木片橫過來,在每顆「糖葫蘆」的交接處用三角銼打磨,很快就出現了一個個「小洞穴」;接著我又用黃金銼刀仔細地打磨「小洞穴」的洞壁,再用平圓銼讓「小洞穴」的深處也變得很光潔;最後輪到各色砂紙上場啦,它們痛痛快快地讓「糖葫蘆」享受了一個「洗澡大餐」,讓「糖葫蘆」書籤變得光滑無比,洗完澡的「糖葫蘆」書籤就可以「化妝」了,我用水彩筆讓「糖葫蘆」書籤變成了一個個胖娃娃,每個糖葫蘆娃娃都穿上了「狗年大吉」的新衣服。
今天當了一回「小魯班」,我覺得要做好木工,可是需要十足的細心和耐心哦!
牛通社記者 方天陽
穆興小學小營校區 三(4)班
快樂的木作體驗
陽光明媚的早晨,我來到少兒圖書館三樓木工講堂。一進門,只見裡面大大的空間裡,滿眼是木桌、木凳、木格扇門窗、木鏡框和木架子。木架子裡陳列著各種各樣的木工工具和木藝作品。我立刻喜歡上了這裡,在第一排坐了下來。
今天,老師給我們介紹了木作神器——鑿子:鑿子的分類、鑿榫眼的過程以及作品欣賞。之後,就是「木書籤·辭舊迎新」系列木作體驗。
我圍上了小圍裙,戴起了小袖套和護目鏡,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老師給我們發了一塊金絲楠木,還有手鋸、黃金銼刀、什錦鑿刀和砂紙等工具。
我先用鉛筆在木片上畫了一串新年糖葫蘆,由草莓、橘子、葡萄和山楂串成的。然後,我把木片固定在臺虎鉗上,拿起手鋸,沿著鉛筆線條仔細地鋸開。再拿起黃金銼刀和什錦鑿刀小心翼翼地磨掉多餘的部分。最後,拿起砂紙細細地打磨。眼看著碎木屑紛紛落下來,鼻中聞到金絲楠木散發出來的特有芳香,木片漸漸地呈現出我希望的糖葫蘆模樣,整個體驗過程快樂無比!最後,我拿起水彩筆,給木書籤塗上美麗的色彩。看!我親手製作的木書籤完工了!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地把它拿給爸爸、媽媽、外公、外婆欣賞,大家都誇我能幹呢!小朋友,你們也快快來體驗刻在木頭上的文化之美吧!牛通社記者 浦澄暄 綠城育華小學 203班
體驗製作木質書籤
我國匠人用聰慧的頭腦,結合生活實際,發明了許多加工木料的器具,有鋸子、刨子、鑿子、錘子等。今天,我參加了牛通社的活動——體驗木作神器,製作木質書籤。
到了活動現場,一張張結實的操作臺就展現在我們面前,上面有臺桌鉗和臺虎鉗,看著這些平時不怎麼見的器具,我的手就痒痒的,忍不住好奇地摸了摸、轉了轉。指導老師給我們示範了操作步驟:先在木料上用鉛筆畫好基本圖案,要儘量靠近邊框;然後把木料放進臺虎鉗,用鋸子、圓銼刀、平銼刀割鋸出圖案的形狀,最後用砂紙打磨。老師發給我們防護四件套和木料,看著這塊黑乎乎的金絲楠木,能做成書籤嗎?我心裡打了個大大的問號。
我畫好圖案,把木料放進臺虎鉗,「吱嘎、吱嘎……」我緊握手鋸,用力來回拉,鋸了好幾分鐘,才鋸下一小塊木片,看著旁邊比我個小的同學都在努力,儘管我的手臂已經酸痛,額頭也微微冒汗,但我仍咬緊牙關繼續下個步驟,我換了圓銼刀,一會兒蹲著,一會兒跪著,圓弧形的糖葫蘆漸漸有了雛形。最後,用砂紙將書籤打磨得細緻光滑。上色後一個可愛誘人的糖葫蘆書籤就大功告成了。
雖然這書籤做得有點粗糙,但是我自己親手製作的,凝聚了心血,我會好好保存的。
牛通社記者 張在 江心島小學 502班
「別致」的書籤
走進教室,只見四周都陳列著各種小巧玲瓏、工藝精湛的木製工藝品……木工課堂開始了。首先,老師給我們介紹了本次選用的材料,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金絲楠木。接著,老師介紹了本次製作需要用到的工具,有臺虎鉗、小鋸子、三角銼刀,等等,還講了製作過程中的各種注意事項,並發了「鎧甲四件套」,有圍裙、袖套、護目鏡、手套,整裝完畢,我便迫不及待地開工了。
要製作書籤,必不可少的步驟就是畫設計圖。我本心意已決,準備畫一個糖葫蘆,便將這個提議告訴了媽媽。可是媽媽聽後卻板著臉說:「你都幾歲了,還做這麼簡單的東西!」正當我糾結時,媽媽從手機上找來了「福」字形的書籤,並說道:「我說你還不如畫這個,多好看啊!」我看著圖片,感覺是蠻好看的,猶豫片刻便答應了。看似這麼一個小小的決定,卻大大改變了我的成果。第一次在木塊上畫畫,還真有點兒小激動呢!我擺出一副畫家的架勢,這裡描描,那裡畫畫,不一會兒,一幅「巨作」就完成了。開始切割,本以為會一帆風順,結果卻挫折連連,最致命的就是在切割過程中,因為太「小心」把「福」字割掉了一個角。我不得不修修剪剪再修修剪剪,讓本來就小巧的書籤變得更小了。在我修剪的同時還出現了第二個狀況:鋸弓和鋸條突然分家了!在其他同學與鋸子一起「對抗」書籤時,我卻還在與鋸子鬥爭著。經過數百分鐘,外加我的不懈努力,「福」字書籤終於完工了。這時,老師發出倡議:「同學們,大家一起來合個影,把自己的作品舉得高高的!」我環顧一周,發現同學們手中有各種各樣的書籤,有糖葫蘆款、鞭炮款,更有寶劍款等,而我的呢?如果你不睜大眼睛,湊近仔細看,你肯定會以為我拿的是一根冰棍兒。唉,所以合影時,我將書籤舉得低點低點再低點。
這是一次讓我既難忘又後悔莫及的經歷。我應該聽取媽媽的意見,但更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
牛通社記者 周宇涵 夏衍小學 五(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