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丹路與三環東路交匯處附近,一幢醫院主體大樓拔地而起,在它周圍是正在建設中的新樓,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碌,現場機器轟鳴運轉……近日,走進南海區人民醫院新院區(一期)工程項目,可以看到一片熱火潮天的施工景象!
作為佛山市重點民生類項目,南海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已經全面復工復產,在崗工人數已經與去年底持平。開足馬力施工,項目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的辦公區已建成、門診樓樣板間通過驗收、科研教學樓和住院樓C預計60天後封頂……
工地629名工人已返崗南海區人民醫院新院區(一期)工程項目是在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範圍內新建的現代化綜合三甲醫院。該項目佔地面積為220畝,建築面積為36.5萬平方米,投資21億元,2015年8月正式動工。
今年,項目建設進入了攻堅之年,卻突遭新冠肺炎疫情襲擊,不得不推遲開工。「我們心裡很矛盾,既想早點開工,又擔心工地發生疫情,思想一直在動搖,始終沒有下定決心。」南海區人民醫院基建科科長胡曉輝說。
直到2月19日,南海區發改局有關負責人到該項目現場考察,並帶去700個口罩,堅定了項目各方復工復產的信心和決心。隨後,南海區衛健局、南海區人民醫院也提出有序復工復產要求,並提供防疫物資等各方面支持,又為項目復工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復工復產號角吹響後,迫切需要解決員工短缺問題。「工人主要來自四川、湖南、廣西等非疫情重點地區,但前期他們願意返崗的比較少。」胡曉輝說,邁出第一步很艱難。工地實行分批返崗,先要求管理人員返崗,再聯繫熟悉的班組和低風險地區工人返崗,通過局部復工促進全面復工。
經過各方努力,截至3月20日,工地已有629名工人在崗,與去年底工人人數基本持平。「工地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為工人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該項目監理公司總監代表李士茂說,工地實行封閉式管理,對出入員工測量體溫、查看活動軌跡,要求各標段每天上報有關情況。同時,工地儲備了1.5噸消毒水,每天對辦公區和生活區進行兩次消毒。建立隔離板房,並實行分餐制,避免工人聚集。
復工後支付4800萬工程款搶春時,爭先機。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目前南海區人民醫院新院區(一期)工程項目已經全面復工復產,各個工種已經到崗,施工按下了「快進鍵」。從一個數據可以看出項目建設背後的「加速度」——復工以來,醫院已經累計支付4800萬元工程款。
據了解,該項目新建設了一個辦公區、工人用餐區和材料堆放區。不久前,門診樓的樣板間已經通過工地驗收,正準備大面積施工。科研教學樓和住院樓C的主體工程已經全面復工,預計60天後可以封頂。此外,住院樓的裝修施工隊已經接收場地,準備開始裝修。
雖然南海人民醫院新院區已在開足馬力施工,疫情對項目建設仍帶來了一定影響。「部分建築材料出現短缺,短時間內存在不穩定因素。我們將忽略材料價格波動,抓緊購買去年的存貨。同時,新院區一些樓宇的設計要重新規劃,比如感染樓建設,就必須按照防控新冠病毒的相關規定來調整設計,這需要一定時間。」胡曉輝表示,將想盡一切辦法,努力克服各種困難,讓工期相對可控。
「後期還要在人手、資金、組織等方面進一步加強保障。」李士茂說,將根據施工進度、工程量等實際情況,考慮後期是否還要繼續招工人。總而言之,盡最大努力追趕被疫情耽誤的工期,確保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實際上,對於這樣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市民充滿期待。南海區人民醫院新院區一期計劃建設1500張床位,長期發展為2000張床位。項目遠期規劃是打造成一所立足南海、輻射佛山、面向全省、放眼全球、具有區域優勢和專科特色,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型綜合性醫院!
來源:佛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