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在中國眾多的省裡面,實在是一個非常沒有存在感的省份。這連帶著,河北省內的一些大學,似乎也沒什麼存在感,提起河北,人們左思右想,估計能想起來的,就是一個「驢肉火燒」。而與其相對的,則是老被人黑的河南,河南知名度在全國都數一數二。這兩個省,仿佛難兄難弟,在建設方面,有著極為相像的經歷。
河北建省於1928年,建立省份至今已91年,建省時間實在是不長。與其相比,我們今天說的「河北工業大學」建校都要比河北省悠久。河北工業大學已經建校116年,是所典型的百年老校,地處天津,是河北唯一的一所211大學。
這所大學因為歸屬河北,而卻地處天津,沒少遭受抨擊,因為不在河北省內辦學,很多河北人,甚至都不承認它是河北的大學。但河北確實就這麼一所211大學,不承認,似乎也不太妥。這所大學之所以位於這麼尷尬的地方,其實還是與河北省極低的存在感有關。
河北省之所以沒存在感,一個原因是建省時間較短(建省才91年,一些老人都比它歲數大)。還有幾個原因,則是方言,菜系,和省會(這個對「河北工業大學」影響最大)。
河北不同範圍之內的人,說的方言完全不同。在北京一圈的,說的是略帶著方言的北京話;秦皇島人,說的是東北話;而西邊的張家口人,說的則是山西話。這麼多的方言,卻沒有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北話」,地理位置跨度又大,一個河北住在南邊的人,坐著飛機到了河北的北方,就像是跨了省一樣。
而「河北菜」那又是完全沒有的東西,河北沒有一個標標準準的河北菜,最出名的也就是一個「驢肉火燒」,實在是很難讓河北人產生全範圍的認同感。
最為對於河北存在感影響大的,就是河北省會的變遷。最開始時,在清代河北省會在保定,之後到1968年,共進行了10次遷省會。「保定,北平,天津,石家莊,邢臺」傻傻分不清,河北也就建省90多年,怎麼這麼能遷省會呢?
1958年,河北省的省會在天津,所以天津有著河北最強的高校,也就是現在的211大學「河北工業大學」。
1966年,河北的省會遷回了保定,這下子,在天津的「河北工業大學」就歸屬了天津。但情況顯然沒這麼簡單,河北硬是將「河北工業大學」變成了自己的。但河北工業大學卻沒有遷校,而是留在了天津。
河北從天津遷省會遷到保定,讓它流失了極多像「河北工業大學」一樣的大學,其中「河北大學」就是當年從天津遷回保定的大學之一。
到了現在,河北的省會,又從保定遷到了石家莊。河北這麼能遷省,而在與北京天津形成的「京津冀」一體化中,扮演了一個「血袋子」的地位,經濟沒發展起來,自己卻很尷尬。
這就讓這所「河北工業大學」更難以發展,而河北的「存在感」也就實在是很低。與其相鄰的河南,網上盛傳「井蓋」,則是地域黑的做法,實在是不對的,這麼形成的存在感,也不好。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