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六中合唱團《生如夏花》
紀念高至凡老師離世一周年
《生如夏花》
演唱:廈門六中合唱團
詞曲/原唱:樸樹 編曲:王語暄 製作:徐聰
製作人徐聰的話:
去年的7月19日,我親愛的朋友高至凡老師不幸離世。在他的第一個忌日裡,我想帶著廈門六中合唱團的同學們,一起用這首歌來紀念他。
當時至凡還在的時候,我們就想翻唱樸樹的《生如夏花》了。我們喜歡的一類歌曲,是充滿生命力的那種。它可以有憂傷和遺憾,但是不要自怨自艾;可以是熱烈張揚,但是不要淺薄粗鄙。這可能跟我們成長的時代有關,那些含蓄精緻的藝術,是受到人們崇尚的。
樸樹的《生如夏花》是有這種氣質的,那些絢爛卻短暫的生命,留給人間無盡的遺憾和困惑。生命的逝去。本會讓人失望,對殘忍的世界感到麻木,但是樸樹在空蕩蕩的世界裡,創造出這麼一首奔放熱情的歌曲,生命的觸角好像又從荒漠裡生長出來了。
高老師離世後,葬在老家平潭的東海陵園。墓碑是一個合唱譜夾的形狀,斜立在山坡上,正對著平潭湛藍的大海。這個日子,親人和朋友們會去掃墓,墓碑周圍肯定是鮮花錦簇的。
《生如夏花》這個翻唱作品得以完成,我要感謝「吉島音樂工作室」為它做了全方位的策劃、訓練和技術保障;還要感謝專門為我們改編這個作品的王語暄老師,她的編曲總是能符合我的期待,並突破我的想像;我要感謝六中合唱團的同學和家長們,排練、錄音和拍攝是異常辛苦的,她們一如既往地投入了熱情和努力,是這個作品得以完成的最大動力;我也要感謝廈門六中和歐陽校長對我們的支持,學校的陳琦老師、阿寶老師、安萍老師對合唱團的日常排練和活動保障提供了完備而細緻的保障;我要感謝為我們設計和製作視頻的駿騰和鮑鮑,他們為整個拍攝設計了詳細腳本,並出色完成了取景、攝影、剪輯和後期的大量工作。為了找到合適的拍攝場景,他們在高溫的夏天在全省四處奔波,異常辛苦;感謝的名單還很長:感謝為我們做了精彩錄音和混音工作的家寧老師、感謝為我們錄製了示範音頻的玉婷老師、感謝跟我們一同進行後勤保障的雨涵妹子、感謝為大家提供聲樂指導的Aiko老師、感謝為我們提供拍攝場地支持的漳州鎮海村黃書記(鎮海角真的很美!)。真心地謝謝大家!
製作人:徐聰
廈門六中合唱團編曲及製作人
廈門吉島合唱團藝術總監
廈門醒耳人聲樂團團長
獲得2017全國阿卡貝拉大賽最佳編曲獎
獲得2016年蜂巢獎年度最佳編曲獎
獲得2019美國現代阿卡貝拉錄音大獎「最佳專業編曲獎」(社會樂團組)提名
編曲人王語暄的話:
非常榮幸可以給廈門六中的孩子們來編寫一首我自己也很喜歡的歌曲。
雖然認識徐聰已經很久了,這也不是第一次的合作了,但是這次《生如夏花》還有另一層意義,是希望可以借這首歌獻給我們共同的朋友—高至凡先生。
去年驚聞噩耗,一時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但也因此開始思考人的一生真的非常短暫,我們真的不能把握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選擇生命的寬度。誰也不能保證明天是太陽照常升起還是意外先來臨,所以珍惜每一天,用愛對待身邊的人,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就是我們在這世間留下的每個燦爛煙火。
「我為你來看我不顧一切,我將熄滅永不能再回來」……每次唱到這裡都有一種說不出的留戀和不舍。這次的改編希望可以展示出一個不一樣的六中、一個不僅僅是安靜美好的六中,而是一個山高海闊,充滿活力和盼望的六中。有生之年能得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是最幸運的,雖然人生苦短,但帶著盼望去努力生活是健康積極的正確態度。希望生命的長河中到處可以看到我們用生命畫出的絢爛煙火。
編曲:王語暄
自由意志人聲樂團編曲/音樂總監。
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
擅長改編中國傳統原生民歌阿卡貝拉作品
多次擔任蜂巢音樂節和全國阿卡貝拉音樂營的評審及講師
兩次獲得蜂巢音樂節最佳華語編曲提名
為廈門二中合唱團改編合唱作品《卷珠簾》
改編民歌作品《馬燈調》獲得全國阿卡貝拉大賽最佳華語編曲獎
改編民歌作品《Yariya》獲得2019蜂巢音樂節年度最佳華語編曲獎
《生如夏花》製作及演唱人員
身體打擊/合唱訓練:徐聰 吳安萍
音頻:範家寧
導演/剪輯/後期:黃駿騰
腳本:鮑樟青
攝影:黃駿騰
統籌:陳琦 陳素寶
領隊:吳安萍 曾雨涵
鳴謝:鎮海村·鎮海角
出品:廈門六中合唱團 吉島音樂
廈門六中合唱團團員名單:
女高一:方丹妮 藍可欣 邱詩晗 謝藝穎
女高二:林昕琪 鍾乃潔 方 娛 廖佳潤
女中一:許鈺欣 鄭千琳 蔣芷涵 蔡夢瑤
女中二:孫 晨 黃雅琪 紀含凌 袁 媛
男低音:方楚明
廈門六中合唱團《魚歌》
指揮:高至凡
廈門六中合唱團演唱《因為你》追憶高至凡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