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集微早報#
★傳華為Mate40手機砍單30%
據臺媒 DigiTimes 報導稱,華為供應鏈傳砍單訊息。業界傳出,華為近期已經通知將下修 Mate40 出貨,砍單幅度達 30%。在9月3日舉辦的IFA2020大會上,華為並沒有發布麒麟9000,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近期表示,麒麟9000晶片,只生產到9月15號,還會上市,但是數量有限。值得關注的是,近日微博還盛傳即將發售的華為Mate 40系列海報,曝光的海報設計圖樣赫然標註了「麒麟絕唱」的字樣。據悉華為向臺積電備貨1000萬顆麒麟晶片,最多也就是夠支撐半年的備貨。
★鴻海8月營收超4205億元新臺幣,創今年單月、歷年同期新高
9月7日,鴻海公布8月營收超4205億元新臺幣,月增4.3%,年增5.5%,為今年以來單月新高,歷年同期新高。鴻海此前預計,第3季營運持續維持季成長走勢,主要就是來自雲端網通基礎建設力道強勁。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已訂下鴻海發展「3+3」未來產業與技術(機器人、數字醫療、電動車,以及AI、半導體與5G)方向,其中5G屬於鴻海今年宣布設立研究院的五個研究規劃的未來通訊領域,同時在全球5G應用需求上積極開拓。
★國巨8月營收72.96億元新臺幣,年增114%
9月7日,國巨公布8月營收達72.96億元新臺幣(下同),月增4.1%、年增114 %。累計前8月營收377.92億元,年增36.1%。國巨表示,雖然全球疫情仍未緩解,且國際貿易爭端不確定性仍高,但目前營收與產品組合已有結構性轉變,未來將持續聚焦於高端5G、車用、工控、航太、醫療等終端應用。
★臺基股份:公司關注第三代半導體技術 目前尚無可量產產品發布
9月7日,臺基股份接受投資者提問時表示,電力電子技術日新月異、發展很快,公司跟蹤和研發以SiC(碳化矽)和GaN(氮化鎵)為代表的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和器件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公司戰略發展。對於公司的第三代半導體晶片技術完全超越了美國的英特爾和AMD的消息,臺基股份稱傳聞不屬實,公司及客戶特別關注第三代半導體產品的研發和應用,但目前尚無可量產的產品發布。
★賽微電子:MEMS和晶圓製造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
9月7日,賽微電子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角色是為下遊矽光子廠商提供MEMS工藝開發和晶圓製造服務,矽光子是一種基於矽和矽基襯底材料,利用半導體工藝進行光器件開發和集成的新一代技術,具有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優勢,可應用於通信領域;公司此類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收入金額在千萬級水平,營收佔比較低。
★比亞迪: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減少8.6%
9月7日,比亞迪披露8月銷量數據,比亞迪8月共銷3.68萬輛車,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53萬輛,同比減少8.6%。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比亞迪累計銷量為22.68萬輛,同比下跌23.14%。此前的8月29日,比亞迪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該公司實現營收為605.03億元,同比下降2.7%;歸屬於上司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62億元,同比增長14.29%。
★鵬鼎控股8月實現營收為235.697萬元,同比減少14.92%
9月7日,鵬鼎控股披露了8月的營收情況。該公司2020年8月合併營收為人民幣235.697萬元,較去年同期的合併營收減少14.92%。不久前,鵬鼎控股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15億元,同比增長8.3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7.92億元,同比增長29.92%。鵬鼎控股表示,營業收入增加主要系報告期內產品銷售增加所致。
★四維圖新與松下成立合資公司,加碼新能源商用車物流服務
9月7日,四維圖新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籤署投資協議書,協議約定雙方將合資成立松下四維出行服務(北京)有限公司, 該投資協議根據中國反壟斷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取得經營者集中批准後方可生效。據悉,松下四維公司經營範圍為在中國開展面向新能源商用車的解決方案的提案、開發、銷售和運營,註冊資本為3,000萬元人民幣,四維圖新持有合資公司49%的股權,松下持有合資公司51%的股權。
★太極實業子公司籤署逾2.51億元集成電路工程項目
9月7日,太極實業發布公告稱,基於日常業務經營需要,子公司十一科技擬分別與天津中環、內蒙古中環籤署《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這三個項目的總金額為25137萬元。太極實業稱,上述關聯交易系公司日常業務經營需要,遵循自願、平等、公允的原則,交易價格參照關聯方與獨立於關聯方的第三方發生非關聯交易的市場詢價或比價價格確定或參考協議約定,交易發生不會損害公司和股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