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喜歡談論天氣舉世公認。今年夏天,氣溫高得實在反常,英國人一邊避暑一邊抱怨。當下,持續了一個多月的豔陽天仍在繼續,早已習慣陰雨天氣的草皮竟然都變黃了。但這樣的高溫天氣對當地經濟來說未必是壞事,至少出門喝酒消夏的英國人多了。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前幾天做出了一項決定,成為英國居民茶餘飯後的另一談資。
英格蘭銀行將基準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達到0.75%。這仍是一個很低的水平,甚至一些銀行因息差太低都不準備將儲蓄利率提高,但至少是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的第二次加息。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說,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認為英國經濟表現足夠強韌,可以支持加息,即便考慮未來「硬脫歐」的可能性也是如此。
這次加息也被視為對英國經濟走勢的一次確認。英國在今年春天經歷了一場極其罕見的倒春寒,外號「野獸」的寒流甚至短暫改變了英國經濟的走勢,英格蘭銀行當時加息的打算一度推遲,直到貨幣政策委員會確認這是暫時放緩之後才又加息。
數據表明,即便備受「脫歐」困擾而持續糾結,英國經濟走勢仍在轉好。
英國的失業率目前已經降至4.2%的極低水平,雖然對於失業率的定義仍引來一些爭議乃至嘲諷,但就業市場景氣可以說是不爭的事實。
英國經濟在第一季度環比增長僅0.2%,第二季度的數據將在8月10日公布。《金融時報》的報導顯示,預計第二季度環比增長將反彈到0.4%,第三季度達到0.45%。全年增長可能達到1.6%,但從橫向比較看,這樣的增長率在主要發達經濟體中排名仍比較靠後。
「脫歐」是英國經濟揮之不去的夢魘,也是其持續「糾結」的重要原因。目前英國經濟總量超過全球金融危機之前最高水平大約10%,但根據《金融時報》的研究測算,如果沒有「脫歐」的影響,英國經濟規模應該會比現在大1.2%。
「脫歐」最顯著的影響主要在於它帶來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塵埃落定之前影響企業的投資意願。以生產力為例,英國目前的年均生產力增長僅有1%,慢於美國。
從債券收益率看,目前10年、30年和50年期的債券收益率分別為1.306%、1.745%和1.601%,仍然低於2%的中長期政策目標通脹率。分析師多數認為,這顯示投資者仍然對英國「脫歐」之後的經濟走勢心存憂慮,未來加息步伐看起來仍然不會太快。至於30年和50年期出現倒掛,則可能是中長期債券的供需存在缺口,鑑於老齡化趨勢仍將繼續,英國人需要更多穩健的長期投資工具,而這也是英國未來經濟前景不那麼光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鎊匯率的緩衝是英國經濟表現尚可的重要原因。英鎊兌美元匯率在「脫歐」公投之後迅速下跌至接近1.2的水平,後來一度逐漸反彈至1.4,如今隨著「硬脫歐」的可能性逐漸增加,又掉頭向下,徘徊在1.3左右的水平。英鎊疲軟提振了出口和旅遊業,支撐了英國經濟。
不管怎麼說,在「脫歐」陰影之下的英國經濟表現超出許多人的預期,「硬脫歐」的可能性似乎也並沒有太妨礙英國人的消費欲望。英國人2017年的工資增長沒有跑贏通脹,擠壓了實際收入,但數據顯示,英國人2017年的儲蓄率僅有4.1%,家庭負債持續增加。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