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一院通過自體脂肪移植助女患者重塑乳腺美

2020-12-25 黑龍江頻道

日前,哈醫大一院乳腺外科接診了一位特殊的女性患者,這位患者是奧美定注射隆乳術的受害者,由於不正規的奧美定注射,導致其乳房形態被破壞,不得不切除大部分乳腺腺體和部分胸大肌。這給她帶來了巨大的身心創傷。為恢復乳房形態,找回失落的美麗,該女士決定到醫大一院乳腺外科就診。

哈醫大一院乳腺外科周毅主任通過詳細的檢查,認為該女士的情況非常特殊,無法進行假體重建。要重塑患者的乳房外觀,只有脂肪移植一種方案。因此,經充分溝通後,周毅主任決定為該女士進行自體脂肪移植乳房重建術。通過2個不足2cm的切口,抽取患者自身腿部、腹部的脂肪,經過體外的分離純化,注射進患者的乳房內,脂肪在乳腺局部成活,達到恢復乳房形態目的的同時,還優化了患者腿部、腹部的形態,術後,患者恢復順利,當天即可下地行走,整個住院時間也僅有5天。

哈醫大一院乳腺外科周毅主任介紹,自體脂肪移植是當前乳腺重建領域的熱門技術,適用於各種手術、疾病、外傷等導致的乳房部分或全部毀形。它是利用患者自身脂肪,達到修復乳腺形態的目的。它不破壞患者其他部位的肌肉、皮膚等組織,對患者肌肉強度、厚度要求不高,損傷小,整個手術通過4-6個不足2cm的隱蔽切口就可以完成,術後幾乎不會給患者帶來疤痕影響。同時,其移植物來源於患者自身,在標準操作的情況下,不會對患者的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

周毅主任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女性在治療疾病的同時越來越注重保護軀體的形態美。對於乳腺炎症、乳腺癌患者來說,恢復健康已非治療的唯一目的。當前乳房重建技術已非常成熟,可選擇的手術方式包括自體脂肪移植、假體重建、以及皮瓣移植等很多種,廣大患者應積極與醫生溝通,選擇適合自己的乳房重建方案,達到健康與美麗雙贏的效果,以免留下終身的遺憾。同時,周毅主任提醒,脂肪移植手術對於手術醫師的技術水平以及手術室的環境要求較高,進行這樣的手術,應選擇有資質的的綜合性三甲醫院進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達到手術效果,保證手術的安全。

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一院倆院區患者扎堆
    初七是春節過後醫院正常開診的首日,記者從哈醫大一院獲悉,醫院全天南崗和群力兩個院區接診上萬人,雖然場面火爆,但因為有了網絡預約掛號平臺,今年節後高峰比往年更加井然有序。
  • 來哈醫大一院查眼病免掛號費
    生活報訊(記者霍營)6月6日是第22個全國「愛眼日」,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眼科、伍連德紀念醫院眼科聯合舉辦「『目』浴陽光,預防近視」大型主題活動
  • 重症患者在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接受治療
    黑龍江日報2月14日訊 11日上午,經省應對疫情指揮部研究決定,將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作為收治全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指定醫院。哈醫大一院立即啟動群力院區省級危重症集中救治中心改造工作。目前,已有七臺河、綏化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中心接受治療。
  • 女子跳樓砸傷小夥 哈醫大一院女患者跳樓事件完整整理
    8月19日,黑龍江省哈醫大一院發生的一幕嚇壞了所有人。一名女子因得知自己肺癌晚期,於是產生了輕鬆的念頭,當天她從哈醫大醫院1號樓跳下,結果卻砸中了正在樓下玩手機的無辜小夥,並導致小夥受重傷。女子不僅視自己的性命於不顧,還可能徹底斷送了別人的人生。
  • 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及生物技術診療中心揭牌成立
    人民網哈爾濱4月13日電(方圓)4月12日上午9時哈醫大一院舉行數字骨科及生物技術診療中心揭牌儀式,哈爾濱醫科大學劉文川副校長,哈醫大一院陳力副院長、哈醫大一院骨外科主任畢鄭剛教授等參加啟動儀式。  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及生物技術診療中心是中國北區第一家醫療3D列印應用中心,為響應一帶一路相關政策,哈醫大一院骨科與創生醫療器械(中國)有限公司籤署臨床數位技術組織工程的研發及骨科3D列印技術的應用科研合作協議,結成戰略同盟,進行生產、教學、科研研發,深入落實精準醫療帶給患者的便利。
  • 如何解決自體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相關問題?
    有研究表明,當前自體脂肪移植的存活率在20%-80%左右,也就是說移植脂肪的成活並不可控,所以需要反覆多次的補充注射和填充脂肪,以此來達到預期的手術效果。自體脂肪隆胸手術效果具體維持時間還受愛美者個人體質、自體脂肪移植成活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 自體脂肪注射隆乳是否就萬無一失?
    注射自體脂肪是不是就萬無一失了?自體脂肪注射隆乳是不是比假體隆乳要好?通過對假體植入後組織層次間動力學關係進行研究並反覆改良,可以依據患者的乳腺組織特點採取雙平面法,實現假體同時存在於乳腺後和胸大肌後這兩個平面,緩解胸大肌給假體造成的壓力,避免了術後假體上移的趨勢,同時乳房下極的形狀更飽滿,形態更自然。
  • 哈醫大一院運用3D列印等技術避免患者全股骨置換
    近日,哈醫大一院骨科成功運用3D列印技術、個性化定製組配式膝關節假體,利用髓內固定與關節假體相結合技術,通過3D列印鈦漿塗層實現生物固定及骨水泥固定,最大限度保留了一位17歲患者的原有骨質及髖關節,避免使用全股骨置換。
  • 哈醫大一院部署群力院區接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工作
    龍頭新聞訊(徐旭 記者 霍營)2月11日,為緊急落實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和省衛健委的要求,紮實做好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院領導班子、重症醫學科及相關臨床科室和職能科室負責人,來到群力院區開展實地調研走流程,科學部署,精準施策
  • 哈醫大一院發布患者就診須知及住院須知 以嚴的措施嚴的執行保證...
    黑龍江日報4月15日訊 15日,記者從哈醫大一院獲悉,為準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證有序復工復產,根據有關文件要求及醫院實際情況,哈醫大一院制訂了《哈醫大一院疫情期間患者就診須知》及《哈醫大一院疫情期間患者住院須知
  • 下月起,哈醫大一院全面實行網上預約掛號
    27日,在哈醫大一院網際網路門診,消化科副主任徐洪雨通過網絡平臺為一名患者複查腸鏡報告後,在線進行了專業的指導。23日,哈醫大一院全面複診,網際網路門診作為實體門診的重要補充,每天門診量突破1000人。28日,哈醫大一院獲得網際網路醫院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當日,該院宣布從4月1日起,將全面實行網上預約掛號,取消現場掛號,建設網際網路醫院的工作目標。
  • 建行省分行 推出哈醫大一院健康龍卡
    日前,記者從建行省分行獲悉,該行在哈市首次推出具有銀行金融功能的實名醫療就診卡——哈醫大一院健康龍卡。通過此卡,可以輕鬆實現在哈爾濱醫大一院預約掛號、就診、檢查、治療、取藥、自助繳費、電子病歷檔案管理等多項醫療服務功能。
  • 自體脂肪隆胸會引發乳腺癌?
    自體脂肪隆胸會引發乳腺癌?發布時間: 2016-03-22 10:29:34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原標題:自體脂肪隆胸會引發乳腺癌?  日前,一例自體脂肪隆胸患者在術後一年內被確診為乳腺癌的病例在網絡上不斷發酵。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欒傑表示,自體脂肪隆胸不會引發乳腺癌症,兩者完全沒有因果關聯。  自體脂肪隆胸是從身體腰、腹、臀、腿等脂肪較豐厚的部位提取脂肪顆粒並移植到胸部的一種隆胸術。手術將隆胸者本身的多餘脂肪用細針吸出,通過微型管針分條理均勻注入隆乳區使之成活。
  • 哈醫大一院終身教授張亭棟「砒霜」治療白血病
    哈醫大一院院長血液科專家周晉教授向榮獲「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張亭棟教授表示祝賀。 哈醫大一院終身教授張亭棟致辭。得知這一消息,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長、原哈醫大一院中醫科主任張亭棟教授被任命為專家組組長、帶隊「採風探秘」,了解實情。
  • 哈醫大一院婦科專家高難手術助患者重獲新生
    幸運的是,近日,吳女士在哈醫大一院婦科得到了及時的救治,張廣美主任為她經過三小時高難手術,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今年8月,疫情緩解後,吳女士慕名找到哈醫大一院婦科張廣美主任。張主任仔細評估了患者的病情,同時得知她艱難曲折的就醫經歷後,頂著風險將吳女士收治入院,準備擇期手術。
  • 哈醫大一院掛號繳費「攻略」來了
    聽說醫院掛號窗口要取消了,記者趕緊去哈醫大一院看看。原來,是哈醫大一院的智慧醫院上線了,記者體驗了整個流程發現,掛號、繳費、退號、取報告均可通過手機完成,大大簡化了就醫流程,提高了患者就醫體驗。預約掛號時間精確到分掛號窗口仍將保留據說一般智慧醫院是要先建卡,再預存才能看病,而哈醫大一院智慧醫院完全不需要,只要你有微信或者支付寶,就能一鍵搞定。記者在志願者的指導下,綁定了身份證,就進入智慧醫院了。
  • 醫生韓嘯細說自體脂肪移植成活率影響因素有哪些?
    上世紀80年代,隨著脂肪抽吸技術的發展及臨床應用,自體脂肪移植逐漸獲得推廣。1986年,有人提出脂肪顆粒移植理論:經吸脂獲取的脂肪是由彼此分離的脂肪細胞組成,而非成塊的脂肪組織,部分脂肪細胞失去活力,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保持完整。移植後早期可通過周圍的組織液以及血漿的滲透作用獲得影響,保持存活。
  • 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已收治19名重症患者,24小時監護
    為落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省衛健委和哈爾濱醫科大學的要求,哈醫大一院立即啟動群力院區省級重症集中救治中心改造工作。於凱江介紹確診患者收治後如果轉為重症或者危重症,哈醫大一院和當地定點醫院會對患者做聯合評估,符合轉院條件會立刻安排轉入省級重症集中救治中心。
  • 哈爾濱新增病例詳情:都涉及哈醫大一院,包括一名護士
    系確診病例陳某(男,87歲)在哈醫大一院住院期間同樓層同病區患者。4月27日,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月8日8時許,因發熱和支氣管炎等症狀,在丈夫陪同下乘坐兒子駕駛的私家車,到哈醫大一院就診併入住12樓呼吸一科17病房(全程均佩戴口罩)。4月9日—22日,在醫院住院,未外出。
  • 腦死亡患者捐獻器官 助肝癌患者重獲新生
    徐旭 林漢 ZAKER 哈爾濱記者 石晶4 月 9 日,哈醫大一院肝臟外科移植團隊成功為一名因B型肝炎導致肝癌,兩次手術治療後再次復發的 60 歲患者進行了肝臟移植。目前患者狀態平穩,此次移植為新冠疫情期間東北地區首例肝臟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