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美術生,可能對素描又愛又恨;如果你是愛好者,可能曾為怎樣把素描畫好而差點摔筆。
可是我們卻無法不愛素描,因為素描是繪畫的基礎,繪畫的骨骼,可以說它是每個想學畫畫的人必經的過程。
卡納萊託(1697-1768)《左為古墓碑、右為水磨坊的奇想畫》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丁託列託(Tintoretto)在評論素描的重要性時,曾言:「你可以在裡亞託(Rialto)的商店裡買到色彩悅目的畫,但一幅好的素描作品,卻只能在藝術家的才華寶箱找到,並要耐心鑽研許多個不眠之夜。」
卡斯帕·大衛·弗裡德裡希(1774-1840)《歌德石磚建築與兩棵樹的習作》
古典素描的創作
素描的迷人之處在於藝術家通過一張白紙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活現眼前。古典大師素描往往與所創作國家的歷史息息相關。以十七世紀的荷蘭為例,當時荷蘭是反傳統的新教國家,所以幾乎沒有人委託創作宗教畫作,而由於沒有貴族、國王或宮廷,大部分畫作交易均是私人買賣。風景素描或風俗畫不但不被當作草稿,更是備受推崇的精緻藝術品。
盧卡斯·范·萊頓(1489/1494-1533)《站立的年輕人》
然而,在義大利地區的素描作品中,贊助人的身份則大相逕庭。由於當時教會大力支持藝術創作,其影響力在藝術作品中顯而易見。教會的重要委託需要藝術家進行大量準備工作,因此在義大利古典大師素描作品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大型作品的人像習作和構圖草稿。
法國地區的畫作也處於相似情況,不過十七世紀的法國古典主義(French Classicism)的規條使畫作和同期的義大利作品相比欠缺巴洛克色彩,後者亦更自由、更富動感。
尼古拉斯·普桑(1594-1665)的圈子《四個人向左跑的古代畫面》
素描打底再創作
十六和十七世紀的藝術家一般在創作大型作品前,會先以不明顯的黑色粉筆的底稿上勾勒出構圖。完成最初的草稿後,便會繪畫接近最終構圖的仔細習作,然後交予贊助人審核是否滿意。
正如義大利藝術家普利馬提喬(Primaticcio)的作品所示,這些畫作有時候以方格作為基底,以便把同樣構圖複製到畫布或牆上(如作品為壁畫)。
弗蘭西斯科普列馬提喬(1504-1570)《波利米斯託誅殺波裡德諾斯》
鉛筆素描常是素描練習的開始
不論是精細素描或是速寫
都可以由易於修改的鉛筆開始
溫莎·牛頓畫室收藏鉛筆
適合素描的石墨鉛筆、素描炭筆系列
石墨鉛筆
鉛筆主要材料是石墨,所以筆觸較為細膩,鉛筆以石墨內芯的硬度分為H-B等型號,H的鉛筆筆色淺易刻畫細節,B的鉛筆色深易上色。
鉛筆在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均勻的揉搓開,例如:8B相比4B更軟、更容易揉搓開。
溫莎牛頓石墨鉛筆筆芯由含碳量高、顆粒細的石墨製成,上色度好、下筆順滑,無論是書寫還是繪畫都很流暢~
溫莎·牛頓石墨鉛筆,提供6支套裝和12支套裝兩種選擇,加粗鉛芯易削尖,使用過程中不易折斷給你們貼「芯」的呵護。
素描炭筆
炭筆線條力度感強、濃淡效果變化豐富等特性,在繪畫中容易表現出獨特的筆觸果,表現力較強,但是炭筆難擦且易斷,下筆時須果斷,一氣呵成方可呈現好的畫作。
溫莎牛頓素描炭筆沒有油脂,天然水溶,色素含量高,顏色比一般鉛筆更深,軟的炭筆結構較松,適合初期打形體,硬炭筆比較硬,適用於細節刻畫。
溫莎·牛頓素描炭筆套裝有2款套裝:6支套裝和素描炭筆畫室套裝,每一款都搭配軟硬炭筆+石墨鉛筆,讓繪畫效果更加豐富~
棕色炭筆:是一種褐色,在水彩和油畫裡面也有這個色彩。
硬炭筆:顏色較淡,易於修改,大部分在繪畫中用作細節的刻畫。
軟炭筆:顏色濃黑,一般用於起稿和鋪畫面大關係的處理。
白色炭筆:覆蓋性強,在其他色彩上可以畫出灰色調子,亦可起到調色的作用,高光和局部點亮也可以使用。
推薦搭配
畫家專用素描本:採用原生木漿,色彩自然,畫面潤澤明亮,堅韌耐擦不起毛,適用於繪製素描畫、彩鉛畫、色粉畫、水粉畫、丙烯畫等,專為藝術院校學生及愛好者設計而成,適合於日常練習及考試使用。
【今日HUA題】
小夥伴們有畫素描抓狂的經歷嗎
歡迎【留言】嘮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