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材料力學(工程力學)》精品課程建設啟示錄-清華大學新聞網

2020-12-14 清華大學新聞網
無標題文檔

新思想 新內容 新體系 新教材 新課堂 新實驗 新考核

改革求發展,創新出精品

——清華大學《材料力學(工程力學)》精品課程建設啟示錄

◆冷凝 於桂豔 彭雲

常言道: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當清華大學《材料力學(工程力學)》精品課程不僅名揚工科院校,而且成為審計、農業、政法等大學「座上賓」,並引起不小反響的時候,您則不能不驚奇這門課的份量:能讓外行都看出了門道,它的魅力何在?

「我們的課程改革不僅僅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而是教學思想上的突破,是在積累和責任的基礎上的不斷創新,同時立足於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改革此門課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我校力學系教授範欽珊一語道出了《材料力學(工程力學)》精品課程改革成功的奧秘及其魅力所在。

翻開清華大學力學系《材料力學(工程力學)》課程組檔案:最先將計算機分析引入材料力學教學,最先出版國內「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最先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課堂教學軟體,最先出版材料力學分析計算軟體,最先建立立體化、網絡化、精品化的「新世紀工程力學教學資源庫」,已經出版幾十部教材、專著與譯著,並獲得了國家以及省部級多項獎勵……面對如此多的「最先」和成果,您則不能不認為這是一個痴迷於創新的群體。

創新的動力 責任的驅使

如何使教師的講授更有吸引力?怎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恰如其分地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是現在每一位教師所力圖探索和關注的課題,同時也是清華大學力學系《材料力學(工程力學)》課程組長期以來所不斷耕耘的焦點。

課程內容偏於陳舊,教學方法重於灌輸,教學手段過於落後,課外學習疏於指導。以至於學生經常這樣抱怨:中學時為了考大學而成為「聽課的機器,做題的機器,考試的機器」;大學裡依然是「苦讀但非自覺,緊張但不愉快,高分但無創新」。這是很多課程改革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不負清華大學的聲譽,該課程組教師在總結前輩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經過3年多的辛勤工作,逐漸形成了包括教學思想,教學內容,課程結構,教學方法,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教學,考核與考試方法等多方面的完整的教學新體系,初步實現了「學時要少,內容要新,水平要高,效果要好」的力學課程改革總目標。

從1996年開始,學習材料力學與工程力學的同學日益體會到力學課程新體系所帶給他們的變化:課堂上,50分鐘的多媒體教學替代了100分鐘的粉筆加黑板;重要概念以動畫生動再現而非由學生抽象想像;新教材中反映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的新內容佔到20%;繁瑣的數學運算交給了計算機;既帶有學習性質又有研究性質的學習研究問題集取代了傳統的僅僅是驗證結論的課後習題。

創新帶來了變化,也帶來了收穫。1998年以來課程組共出版了面向21世紀教材4種6卷,與新教材配套的教學軟體4種。這些新教材不僅內容新,而且結構合理。「堅持高標準,創建新體系」這一由範欽珊教授總負責進行的教育部面向21世紀力學系列課程教學內容與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於2001年9月獲得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新教材《工程力學教程(Ⅰ)(Ⅱ)(Ⅲ)》獲得全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

創新的動力是巨大的,責任感又加速了創新的進程。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同時將更多的教師帶入科學的教學軌道,去年,該課程組在課程改革方面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利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將前幾年教學改革成果加以總結、精選和提高,完成並率先推出了文本、圖形、動畫、視頻技術等整合在一起的「新世紀工程力學課程教學資源庫」,奉獻給了師生一部另人耳目一新的立體化、網絡化、精品化的《材料力學(工程力學)》課程教學資源,以至於瀏覽過此資源庫的人忍不住要問:「你們是怎麼弄來的資料?」、「你們是怎麼想到要這樣提問的?」、「為什麼你們能啟發學生?我們則啟發不了?」、「你們是怎麼想到要建這樣一種理念的資源庫?」

接觸學生 掌握需求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要想打造一門精品課,除了要不斷創新之外,關鍵還要接觸學生,掌握需求,擴大「戰場」,方能百戰不殆。範欽珊教授認為,課堂教學要能吸引學生,一定要有豐富的內涵,內容的精選與內容的深度缺一不可。所謂內涵,一方面是要突出重點和難點,次要內容一帶而過。另一方面是指教學內容的深度。他說,教師講課要想吸引學生就不能念講稿——照本宣科或「照幕宣科」,而應當是「講」、「侃」結合。一方面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體會「講」課程的內容;另一方面是結合講課的內容來「侃」。「侃」不是「侃大山」,而是書本上沒有的內容,但又是與課程教學內容有關的內容,諸如,自己的研究成果與科研經歷、歷史和現實的工程實例、知識形成的過程、科學家的故事等等。這樣做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具有吸引力,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於教學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活躍和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要知道學生需求什麼。清華大學力學系材料力學(工程力學)幾代人通過不斷接觸學生,了解和掌握了學生的需求,積累了大量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問題,所以提出的問題都能觸動學生,從而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另外,還要擴大「戰場」,面向社會廣大受眾。

「新世紀工程力學課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進一步深化了範欽珊教授的教學理念,把該課程組以前的積累系列化,精品化,網絡化,使學習者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可以不依賴於學校、不依賴於教室、不依賴於書本,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地進行學習。有學習指南,指導學生怎麼學,學什麼;告訴教師怎麼教,教什麼。有網絡課程、課堂教學軟體、電子書和解題指南;有建議,有學習目標,有教學要求,形成了內容新、體系新、教材新、課堂新、實驗新、考核新的全新工程力學課程教學資源。著重於素質教育的教學內容的改革拓寬了學生的工程知識面,增強了學生的適應性。新體系實現了幾門相關力學課程的貫通和滲透,方便了因材施教,改變了以往同一門課程的教材類型過多,模式單一的不足,採用分層次和模塊式的課程結構。同時,帶有學習研究雙重性質的學習研究問題極大的激發了學生潛能,培養了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牽手」科研 啟發「引導」互動

既重視教學,又重視科研,讓學生學的不止是乾巴巴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實例,在啟發中引導學生,是清華大學材料力學(工程力學)課程組教師們的教學理念,也是「新世紀工程力學課程教學資源庫」的魅力所在。對於工程上的一些重要成果以及一些最大事故,該庫都能從力學的角度加以分析,並且將所得到的結果引入課堂教學,不僅引起同學的興趣,而且能產生震撼力。

內容新體系新的教材自然要求新的教學方法,即變填鴨式灌輸教學為啟發式教學。為了達到教師「要引導思維,不要代替思維,更不要窒息思維」和學生「要積極思維,不要被動思維,更不要拒絕思維」的雙重目標,課程組加強了對學生聯想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突出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使學生懂得「問題是什麼?」 「問題的性質是什麼?」「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麼?」避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為學生留出了充分的思維空間------創造性地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最終將實現新知識的再創造。

「沒有啟發不了的學生,只有不會啟發的老師。」 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精神已經成為該課程組在教學上所達成的一種共識。在此教學中獲益匪淺的一名同學感慨地說:「老師講得再多、再好都是有限的;而我們自己琢磨出來的知識才是無限的。」

突破誤區 不斷超越

一提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一些教師就讓粉筆和黑板「下了崗」,將以前利用粉筆和黑板進行教學的內容搬上了屏幕。一提啟發式教學,一些教師就自己設問,結果是「一廂情願」,啟而不發。清華大學《材料力學》課程組的教學改革點出了這些誤區的癥結所在。

「教育者使用不同教學手段的目的是使學生更愉快地學習,更容易地學習,更積極主動地學習。而要取得如此效果的關鍵在於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融合,在於技術與課程的科學整合,在於了解學生的需求,而不是簡單地「下崗」與「提問」。」

由於傳統的力學實驗存在過於簡單,缺乏思考性和吸引力的問題。因此,多年來,該課程組在不斷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改革的同時,一方面從改造基本實驗入手,加強驗證性實驗的思考性,增加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另一方面開設一些具有研究性的綜合性實驗,學生可以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在實驗中尋找規律,通過實驗驗證書本上沒有的結論。

與之相配套的考試考核方法採用了「資格考試+水平考試」,佔成績60%的資格考試考4道平時的作業題,只要做對3道以上就可以得60分;反之,則無緣參加主要考察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能力的水平考試,而且總成績不及格。這種考試方式,可以使跳出題海的學生任思維自由拓展,真正從中學到了一種方法,一種思維,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了學風建設,有效地遏制了抄襲作業的現象。

為了在更大的範圍內推行自己的教學理念, 該課程組已經先後舉辦了全國性和地區性基礎力學系列課程教材改革研討會21次, 講習班4次,培訓青年教師250多名。範欽珊教授也先後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作轉變思想,深化課程改革報告, 新內容與新體系示範教學,啟發式教學講座等300多次,累計聽眾近20000人次。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 目前,全國已經有35所院校開始工程力學課程改革的試點工作。

不斷行走在創新山巒間,細細品味一路跋涉所經歷的朝朝暮暮,該課程組深切地感到:其實,創新永無止境,高度永遠是一個變量。只有不斷超越自我,始終行走在創新的山巒間,才能使教學效果步入由進入思考狀態的「鴉雀無聲」到豁然開朗後的「一片掌聲」這一最佳境界。

圖片說明:範欽珊教授正在指導學生 (郭海軍 攝)

 

(編輯 魏磊)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833理論力學及材料力學複習計劃附參考書
    課程總述清華大學車輛工程考研有以下四門課程:英語一(100分),政治(100
  • 莊茁——清華大學——斷裂力學與本構理論,智能材料與結構的力學...
    所在院系: 航天航空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工程力學 研究領域: 斷裂力學與本構理論,智能材料與結構的力學,計算力學與計算工程,重大工程中的力學問題
  •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智能工程學院舉辦《材料力學》精品課程建設...
    《材料力學》精品課程建設分享會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1月13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11月11日,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智能工程學院在6教401教室召開了關於《材料力學》精品課程建設分享會。
  • 馮西橋——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斷裂力學與本構理論,生物力學...
    1990.7、1991.7和1995.3先後在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獲工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5.6-1997.6,在清華大學任博士後。1997.8-1999.5,在德國Darmstadt技術大學和荷蘭Delft工業大學任洪堡研究員;1999.6-2001.7,在清華大學任副教授;01.8-至今,在清華大學任教授。
  • 工程力學:工程科學和技術的基礎
    如複雜地質環境下道路交通建設急需土力學、斷裂力學理論的突破;可持續性發展、汙染治理的需求呼喚著環境力學的興起;虛擬製造需要藉助於計算力學和材料工藝力學的新進步;工程結構可靠性依賴於故障診斷學、宏微觀破壞力學、智能結構力學和主動控制理論的新應用;新材料的研製需要發展微細觀力學和計算材料學;環境災害預報與防治有賴於災害力學的研究進展;載人航天和民用飛機的發展依賴於實驗和計算空氣動力學。
  • 中國力學學會|清華大學莊茁教授當選國際計算力學學會執委
    在剛剛結束的國際計算力學學會(IACM)執委增選中,中國力學學會計算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莊茁教授當選國際計算力學學會執委(IACM, EC),任期:2020年-2026年。在此,小福團送上誠摯的祝賀!
  • 重磅 | 清華大學第三批標杆課程評選結果揭曉
    近日,清華大學第三批標杆課程評選結果揭曉,航院「材料力學」等7門課程上榜。為了鞏固優秀課程的建設成果,2018年春季,學校啟動標杆課程評選,擬用5年左右的時間,評選出若干門具有引領性和示範性的優質本科生課程,授予「標杆課程」的稱號。旨在通過標杆課程建設和評選,發揮標杆課程引領示範作用,持續推進本科生課程的建設和改革,促進課程質量的有效提升。
  • 清華大學第二批標杆課程評選揭曉 10門本科生課程入選
    」、醫學院裘瑩講授的「病理學」、航天航空學院張雄講授的「理論力學」、工物系楊禕罡講授的「核輻射物理及探測學」、工業工程系姜海講授的「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能動系史琳講授的「工程熱力學」、物理系蔣碩講授的「基礎物理學(1)」。
  • 工程力學到底是不是「萬金油」?
    在課堂上,我對力學在工程和基礎科學建設中的應用有了初步地了解,也第一次恍然大悟,原來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錢學森……這些大科學家們同時也是力學家。深感幸運之神再一次眷顧我。工程力學屬於冷門專業並不是說它在川大的師資和教學資源匱乏,相反地,川大力學系早在1957年就已成立,國家一級學科,2017年全國排名21。
  • 機電工程學院舉行《材料力學》教學觀摩課
    新聞網訊 5月13日下午,機電工程學院在博學樓302教室進行教學觀摩課(第一場)《材料力學》的教學觀摩,課程由胡培傑主講。學院副院長王德昌、車輛工程系主任嚴天一及12位青年教師參與觀摩。在課堂上,胡培傑展示了紮實的繪圖板書教學功底。
  • 依託中國大學MOOC平臺開展《材料力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總結
    其實,在「在線開放課程」興起之初,我對利用慕課技術進行網上教學是持不積極態度的,我總覺得那隻適合文科或通識類課程,而自己所教授的《材料力學》、《理論力學》這樣的工科專業基礎課程是很難也不適合搞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慶幸的是,那時學校和教務處都特別鼓勵和支持教師進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 ...謀求基礎力學教學改革——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工程力學一支部...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6日電(張娟)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在學校和學院黨委號召下,支部黨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領會西遷精神,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 2020年高考:力學類專業全息解讀
    本專業在國內目前大致分為兩個主流方向:航空航天類大學純力學方向以及土建大類複雜工程結構分析方向,可授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主要課程:力學、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數學物理方法、計算方法、程序設計、普通物理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等。
  • 2015考研專業介紹:工程力學[077204]
    3、專業特色  工程力學既是基礎學科,又是應用學科。作為基礎學科它是機械、土木、交通、能源、材料、儀器儀表等相關工科的基礎;作為應用學科,工程力學具有廣泛性、複雜性和多樣性,體現了多學科交叉發展和相互促進,以及力學在解決重大工程技術問題中的基礎性和必不可缺少的作用。
  • 教育部公布2009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
    ·2010年度國家精品課程申報指南  ·2010年高校新增專業名單  ·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名單   教育部近日發布通知,批准2009年度國家精品課程普通高校650  國家精品課程要按規定將課程內容全部上網,取消登錄用戶名和密碼,向全國免費開放。用戶可登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網(http://www.zlgc.edu.cn),點擊「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或直接登錄「全國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網(http://www.jpkcnet.com),瀏覽國家精品課程內容和了解全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相關信息。
  • 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簡介
    招生專業:工程物理(工程物理專業既招收普通生也招收面向國防科研單位的定向生)本專業所在的學科領域目前發展狀況、發展前景如何?工程物理是清華大學(微博)最具有「理工結合」特色的專業,培養方案涵蓋了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技術兩個工科方向,以及物理學一個理科方向的必修課程。
  • 莊茁:我對「學在清華」的理解(一)-清華大學新聞網
    曾任航天航空學院黨委書記,現任清華大學國家級力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航院先進力學與材料中心主任,兼任國際計算力學學會理事、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力學學會計算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力學會理事長。  很高興有機會與全校研究生新生分享我對「學在清華」的理解。
  • 航海學院「流體力學(雙語)」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
    西工大新聞網12月9日電(李婭)近期,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課程介紹:「流體力學(雙語)」課程面向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三年級學生的專業必修課。
  • 戰「疫」師說 | 材料力學課程組:材力慕課開課日記
    本期,我們邀請力學與工程學院的材料力學課程組的老師們分享他們如何利用我校材料力學自己研發的慕課平臺Smart Online Tutor System(簡稱SOTS)來實施慕課教學的體會。據不完全統計,前兩周每個教學班的qq群中學生發布與材料力學課程知識和學習活動有關的問題平均在30個以上,學生在群裡討論相關問題的信息平均在60條以上。以江曉禹老師的學生qq群為例,幾乎每天都有80條以上的互動信息,老師跟學生一起討論材料力學課程中的各種問題(圖1),一周累計應該在500條以上,這是平常面對面的答疑根本達不到的。
  • 活動資訊 | 我院開展「材料力學應用技術」培訓交流
    2019年5月28日,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聯合廣東聯升精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開展了「材料力學應用技術」培訓交流活動。特色、目的 ● 以企業現場理論教學、工程案例解析、工程問題互動交流為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