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接連暴漲!去年買拼多多、美團都翻倍,今年還能買嗎?

2020-12-08 騰訊網

美國這些大牛科技股都是經過高成長階段過來的,美股科技股高成長時期估值也很貴,目前國內的核心矛盾是,真正核心科技股標的太少,因此給予較高的估值溢價,但貴不貴很難說,畢竟成長也是很快的,會慢慢消化估值。

2019年,全球科技股著實風光了一把,在美國FAMGA科技龍頭引領下,尤其是蘋果公司90%的漲幅推動整個產業鏈走向新高。展望未來,5G技術的變革將帶來新一輪科技周期的爆發,那麼,在2019年已經有不錯表現的背景下,2020科技股能否強者恆強,繼續為投資者帶來不錯的回報呢?

富途證券投研團隊再次回顧2019科技股大漲的邏輯,探討科技股估值的命題,以及2020年科技股的投資趨勢。

一、如今的牛市是誰的牛市?

從近幾年的走勢看,毫無疑問是科技龍頭的盛宴,科技股是牛市最主要的推動力。在這個科技驅動,日新月異變化的世界,科技公司已經是眾人重點關注的對象,而科技股也越來越成為投資者賺取阿爾法、跑贏市場的不二選擇。

從近20年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變遷情況來看,毫無疑問,現在就是科技行業的巔峰。2019年,全球市值排名前十中,有7家是科技公司——它們分別是號稱「FAMGA」的美國前五大科技巨頭,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Facebook,以及中國的「AT」,阿里和騰訊。

另外,從收益率的角度看,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在過去10年漲幅遠遠跑贏標普500、道瓊工業指數,以及滬深300指數。

這背後的原因正是由於FAMGA的大漲所帶動,目前,FAMGA佔據了納斯達克Top100公司市值的46%,這個比例其實一直在擴大,2014年時其權重僅僅為32.4%。

如今,納斯達克100指數續創新高,2019年漲幅38%,近三年漲幅80%,近五年漲幅107%。

行情來源:富途牛牛

所以,有時候獲取超額收益其實不難,選準科技龍頭,長期持有,是一條捷徑,而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選擇科技龍頭,納斯達克100ETF是個不錯的選擇。

二、美國科技龍頭貴嗎?

一直以來,每次科技股創新高,市場都有聲音,科技股太貴了,做空的聲音也是不絕於耳,然而股指和FAMGA的股價還是不知不覺創下新高。

FAMGA今年股價漲幅

尤其是今年,蘋果公司近90%的漲幅也是創下了十年來第二高的漲幅。蘋果十年股價從13美元漲到294美元,漲幅達到21倍,市值超過1.3萬億美元。

行情來源:富途牛牛

蘋果公司估值也水漲船高,近5年估值中樞已經從10X到20X。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美國科技龍頭FAMGA的估值太貴,已經有泡沫了?

要回答現在FAMGA是不是泡沫,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看估值。

數據來源:Wind

目前蘋果公司PE估值24倍、微軟29倍、谷歌28倍、亞馬遜(PCF估值26倍)、Facebook估值32倍,可以看到雖然FAMGA估值近年有所提升,但都處於合理的長期估值中樞內,30估值倍上下,並沒有像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那般動輒幾十、上百倍的估值出現。

而如果我們仔細比較FAMGA股價、估值與利潤增幅的對應關係,可以發現一些有意思的現象。

1、蘋果

蘋果近五年淨利潤基本沒增加多少,但是股價漲了1.75倍,很明顯是由估值推動,PE估值從5年前的16到現在的24,這種現象是否合理,存在泡沫嗎?

到目前為止蘋果估值並不算太高,而估值推動最主要也是由於蘋果高毛利服務業務佔比擴大,市場預期蘋果向「硬體+軟體」成功結合的步伐更進一步,因而估值得以提升。

2、微軟

微軟近五年股價漲幅近3倍,由利潤(5年漲幅2.2倍)和估值(18到29)同時推動,背後是微軟雲業務的突飛猛進所推動的,憑藉著To B的客戶優勢,大有趕上亞馬遜雲業務的潛力。

3、谷歌

谷歌近五年估值幾乎沒變,維持在28倍,股價漲幅基本都來自於淨利的推動,相比其他科技巨頭而言,有點落寞,廣告業務增長疲軟,雲業務落後於亞馬遜和微軟,高管頻繁變動,谷歌要重新奮起,還需要進一步發掘重要的增長點。

4、亞馬遜

由於亞馬遜淨利波動過大,我們採用PCF來估值,可以發現其估值基本沒變化,股價漲幅略超淨利漲幅。

5、Facebook

Facebook與谷歌近五年漲幅差不多,但淨利潤大增6.62倍,估值目前穩定在30倍左右的水平。

很明顯,這一次龍頭科技股的大漲,並沒有達到泡沫的水平,與1998年9月到2000年3月的Dotcom網際網路泡沫就更加不是一回事了。

展望未來,隨著5G科技產業周期的爆發,科技龍頭將會是超額收益的主戰場。

三、2019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存量博弈

與美國五大科技龍頭相比,2019,中國大型網際網路行業表現稍顯遜色。

從今年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漲幅來看,年內走過拐點順利實現盈利的美團點評漲幅最高,超過132%;拼多多漲幅接近70%,隨後便是京東,漲幅超過68%,阿里漲幅55%;接下來是網易的36%,最後是百度,跌幅超過20%,與微博今年的跌幅相當。

很明顯,除了美團以及電商行業幾大玩家——阿里、京東、拼多多還維持著較快增長,其他網際網路公司均面臨著行業增長瓶頸。

Quest mobile數據顯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月活躍用戶規模9月已達到11.33億,截止到9月全年只增長了238萬,增長率只有1.3%,而去年這個數字是4607萬。

除了用戶數,增速停滯的還有用戶時長,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的增速從2018年12月的22.6%下降到了2019年9月的7.3%,時長增長大幅下跌,國民總時間高速增長的時代結束了。

所以目前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已經進入存量博弈階段,其特徵是大的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不斷面對新興網際網路企業的衝擊,守城VS崛起。一方面是如阿里這般體量也面臨陣陣寒意,需要不斷進行組織變革,不斷創新,另一方面,迎合年輕人需求的各種平臺層出不窮,抖音、B站、快手等等都成為流量收割機。

各巨頭獨立APP總使用時長佔比顯示,頭部網際網路公司佔據全網70%的時長,另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腰部及更多中長尾企業對用戶時間的爭奪力正在逐漸增強,主要體現在生活服務、金融服務和移動購物等領域時長的增長。

整個網際網路行業走到了這一輪技術創新的末端,傳統巨頭們面臨挑戰,此消彼長,行業分化趨勢愈加明顯。美團憑藉生活服務賽道的獨特優勢而崛起,在經濟環境不佳的背景下,電商行業由於具有更高的轉化率以及下沉優勢,整體受影響較小,而遊戲和廣告行業則面臨較大的預算約束,此外,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為爭奪流量和用戶時長,侵入彼此「領地」,行業格局也面臨更多的變數。

展望未來,挖掘增量空間成為共識。5G應用的到來,例如VR和雲遊戲等各種新內容業態的普及,將打開下一輪行業增長的天花板。

四、2019中國電子行業王者歸來

2019年雖然是大型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小年,但是確是A股科技股的大年,電子行業73.5%的漲幅位列申萬所有板塊的第一位。

回看2018年,電子行業還面臨非常艱巨的局面,由於外圍因素影響、手機行業飽和、創新衰退等因素影響,2018年電子行業效益整體下滑,營業總收入、營業利潤同比分別下滑17.24%、-207.07%。行業指數接近腰斬。

2009-2019,申萬電子行業指數走勢圖

圖片來源:萬得

2019年電子行業風再起。如果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來看的話,上半年是半導體與5G板塊,是卓勝微、滬電股份、韋爾股份等行業牛股大漲的行情,而下半年則是以立訊精密、歌爾股份、水晶光電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行業王者歸來。

數據來源:富途牛牛

具體而言,本年度電子板塊行情有兩個抓手:

一方面,2019上半年在整體宏觀環境影響下,自主可控與華為產業鏈被資本市場重點關注。

華為全球採購金額巨大,供應鏈去美化和國產替代將是大勢所趨。華為擁有眾多領域全球領先的技術水平,但是硬體方面,部分手機晶片領域仍需要向外採購。由於宏觀環境等因素,未來華為供應鏈去美化和國產化將是大勢所趨。

所以,5G機遇下的國產替代成為資本市場主要邏輯,且華為在加強自主可控方面的兌現確實是非常快的,因此國內具有競爭力的相關晶片廠商收益非常明顯,例如年初至今漲幅達到11倍的卓勝微。

另一方面,2019下半年,隨著各大廠商旗艦機的發布,尤其是iPhone 11和Airpods的超預期,消費電子行業開始觸底回升。

數據顯示,蘋果採取降價策略後,中國區銷量得到明顯回升。2019年第三季度,蘋果排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第五名,整體市場份額為8.2%,出貨量為810萬臺,同比增長5.6%。

另外,蘋果估值持續提升的原因在於,其增長動力的切換——從 iPhone 到可穿戴及服務。從蘋果公司過去幾年的財報來看,iPhone 的收入佔比進一步下滑,從 18 年 63%的營收佔比下滑至 19 年 55%的營收佔比。除了 iPhone 以外的服務以及配件業務大幅增長,蘋果公司整體收入的增長也進入新舊動能的切換。

這就給蘋果手機和TWS產業鏈帶來越來越多機會,所以立訊和歌爾今年漲幅都有2倍。

展望2020年,iPhone 在外觀、光學模組、 TOF 鏡頭以及 5G 信號處理模塊等零部件領域的創新將有望推動銷量重回增長。上遊零部件如中框、攝像頭模組、射頻器件、蓋板、散熱、屏幕等環節將隨著創新而價值量提升。同時蘋果在可穿戴設備方面創新持續,也將帶動產業鏈需求提升, 2020 年蘋果產業鏈仍將是投資的核心方向之一。

五、2020中國科技股的風還能繼續吹嗎?

從長期看,中國已經進入新的二十年周期,從過去房地產主導的二十年過渡到產業立國、科研立國的大周期。

復盤過去三輪科技周期的經驗, 大科技周期下,科技領域的細分龍頭會出現眾多的五倍股和十倍股,而 5G 時代中國的主導力量將大於過去任何一輪通信技術革命帶來的新科技周期,因此新技術革命將是孕育大牛股的搖籃。

數據來源:Wind,天風證券

我們知道信息產業有一個規律,從通訊基礎設施開始醞釀,從消費終端開始爆發,從傳媒娛樂開始應用,最後在產業信息化中掀起浪潮。

2020年是新的科技產業周期元年,隨著5G的落地,科技龍頭和各個細分行業的長期機會毋庸置疑。

那麼中短期(1年)呢?

下圖可以看到,半導體和電子股目前PE估值都比較高了,那麼是不是要擔心科技股漲的太多了,A股科技股估值太貴了?

數據來源:富途牛牛

結論是不用擔心。天風證券數據顯示,在成長股高增長階段,特別是加速增長階段,盈利的趨勢性最重要,估值是次要因素。邏輯在於產業周期爆發的趨勢中,公司的盈利預測大概率會被不斷上調,最終導致當前估值的貴賤並不是一個主導股價的核心因素。

數據來源:Wind,天風證券

數據來源:Wind,天風證券

也就是說,中短期,景氣度趨勢比估值更重要。

所以,2020年對於A股科技股,我們重點要關注的是行業以及個股盈利增長是不是超預期,只要業績持續超預期,估值就能得到支撐,股價將會繼續上漲。

結語

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大家都希望今天付出的一筆錢,能夠在未來收回更多錢,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很多人孜孜追求買入低估的東西,但是往往當我們關注到時,估值就已經上來了,尤其是對於科技股而言。其實,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將來能夠超過大家預期而成長的東西,才是正確的選擇。

對比中美科技股,美股這些大牛的pe都是30倍以下,這些科技巨頭不但有核心科技還估值並不高,因為股價和業績並駕齊驅,那麼國內這些科技或者半導體股票,動輒幾十上百的估值,是不是太貴?

其實,美國這些大牛科技股都是經過高成長階段過來的,美股科技股高成長時期估值也很貴,目前國內的核心矛盾是,真正核心科技股標的太少,因此給予較高的估值溢價,但貴不貴很難說,畢竟成長也是很快的,會慢慢消化估值。對我們來說,其實更難的是找出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公司,即便估值高一點,也可以放心持有。

最近有句話非常火,科技股最大的風險不是估值,而是「它不是科技股」,尋找真·科技龍頭才是當務之急。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瘋狂:你家門口的菜市場,裝得下美團和拼多多嗎?
    簡單地說,美團優選可以虧錢,借著社區團購勢能,切入線上電商;拼多多也可以通過社區團購,從五環外進入五環內——美團、拼多多、京東,三家電商平臺即要想著合力圍困阿里,把淘寶天貓的線上份額搶過來。所以,我們看到除了微信九宮格的導流之外,美團和拼多多也在自己的APP首頁首屏上,大規模的對旗下社區團購產品進行扶持。
  •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商標
    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   今年早些時候,拼多多還申請了包括 「多多超市」、「小多超市」、「菜小買」、「去年,蘇寧率先推出了社區團購業務「蘇小團」。今年則有大批巨頭同時進入。  7月,美團稱將成立優選事業部,進入社區團購賽道,由美團高級副總裁、美團最高管理決策機構S-team成員陳亮負責。
  • 美團點評和拼多多股價飆升 為什麼大家都看好?
    最近讓投資者心跳加速的莫過於美團點評和拼多多。這兩家公司有很多共同點:其都是為消費者提供打折服務(美團點評是提供打折的電影票等線下服務,拼多多是提供打折的各類產品)。兩家公司也都在2018年上市。自年初以來,兩家公司的股價都出現了飆升,現在市值都超過了1000億美元,但發展道路卻各不相同。美團網於2010年由清華大學畢業生王興創立,最初主要銷售優惠券。
  • 拼多多「買買相冊」是幹什麼的?都有哪些功能?
    相信各位也知曉了,拼多多最新上線了一個「買買相冊」。隨著拼多多買買相冊的一上線,不少人就認為獲將和微信小商店搶市場,其實是不是真實的呢,目前並無答案。接下來我們通過一系列問答,來更深入了解多多買菜,不妨各位自己做個判斷。
  • 拼多多太瘋狂,買小米手機居然還能便宜700……
    在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裡,只有拼多多是最樸實無華的,直接降價,沒套路。百億補貼活動已經有段時間了,相信大家都有耳聞。 4899塊的 iPhone 11 ,1510元的 bose QC35 降噪耳機……一次又一次次驚掉小雷的下巴。
  • 「美版拼多多」Wish要上市,美版美團和美版滴滴還好嗎?
    「美版美團」DoorDash、「美版滴滴」Uber……一大堆名頭就這樣被安在了眾多海外獨角獸身上。這不禁叫人疑惑——它們真的如此相似嗎?今年前九個月,Wish營收為17.47億美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3.25億美元增長不少。拼多多這邊則又是另一番光景。據歷年財報顯示,2017-2019年,拼多多的營收分別為17.44億元、131.2億元、301.42億元,截止第三季度末(9月30日),拼多多今年的累計營收已經達到329.44億元。
  • 「社團」徹底火了,阿里、美團、拼多多紛紛殺入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這廂是以十薈團、興盛優選以及食享會等為代表的創業企業持續深耕,那廂是阿里系、美團、拼多多以及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和新貴們的爭相入局。12月3日,天眼查App顯示,拼多多主體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
  • 推出外賣版「拼多多」,美團上吃頓飯有多便宜?
    近日,美團在其App和外賣小程序內,於安徽蕪湖市鏡湖區正在測試一款名為「拼好飯」的產品,並給了這款產品足夠的入口, 被形容為美團外賣版拼多多 。它不僅被放在了美團App外賣首頁很明顯的位置,在美團外賣小程序裡,如果你將地址設置為蕪湖市鏡湖區,更是會直接跳轉進入「拼好飯」頁面,即美團外賣特價版。
  • 美團和拼多多的發家史|精讀
    最近讓投資者激動不已的莫過於美團點評和拼多多。這兩家公司有很多共同點。兩家公司最開始都是用打折來匹配顧客(美團是spa以及電影票等產品,拼多多則是從吃的蘋果到用的蘋果iPad等各類產品)。兩家公司都於2018年上市—美團在香港上市,拼多多在紐約上市。自今年年初以來,兩家公司的股價都大幅上漲。它們現在的市值都超過了1000億美元。
  • 阿里拼多多們的水果農場是套路還是福利?
    似乎是看到了大家的「水果焦慮」,最近「種樹免費領水果」遊戲十分風靡,讓不少網友都成為了「雲上農民」。繼拼多多之後,美團、京東、阿里都在自己旗下的APP裡面開闢了農場果園,用戶通過做任務種樹成功就可以領免費的水果。本質上,這就是一個用戶留存轉化遊戲,電商巨頭使出十八般武藝來表演搶人搶時間大戰。不過,為何這次選擇種水果作為切入點,「水果農場」將來又還有多少想像空間呢?
  • 突然暴漲600億!美團市值碾壓京東、百度、拼多多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吳君 昨晚,港股上市公司美團點評(3690.HK)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財報,非常靚麗!今早,美團股價果然暴漲,早盤暴漲12%以上,超過103港幣,市值暴增600億港幣,總市值逼近6000億港幣大關,再創歷史新高。
  • 拼多多上買的水果能吃嗎?說說我的看法
    拼多多上買的水果能吃嗎?當你選擇水果時,恭喜你做出了正確的「耗券方案」。個人覺得在拼多多你買啥都不如買新鮮水果風險小。但要注意,前提是你買了許多次有了經驗,知道哪個商家真靠譜。這樣的話,放心買就是。為啥買水果最靠譜?先來說說問題中的字眼兒——「能吃嗎」能吃和好吃是兩碼事,質量還可以和品質爆棚也是兩碼事!
  • 讀懂美團三季度財報,看看美團這次能打幾分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騰訊、阿里、拼多多、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的財報都已發布,美團卻一直拖到了月底。在此期間,美團股價在300港元/股上下來回波動,最高漲到338港元,最低跌到270港元。在衝破兩萬億港元市值這個關口上,美團停下來了。市場在觀望。
  • 推出外賣版「拼多多」,現在在美團上吃頓飯有多便宜?
    近日,美團在其App和外賣小程序內,於安徽蕪湖市鏡湖區正在測試一款名為「拼好飯」的產品,並給了這款產品足夠的入口,被形容為美團外賣版拼多多。它不僅被放在了美團App外賣首頁很明顯的位置,在美團外賣小程序裡,如果你將地址設置為蕪湖市鏡湖區,更是會直接跳轉進入「拼好飯」頁面,即美團外賣特價版。
  • 拼多多還能不能成為老二
    好的消息是,二季度拼多多的虧損有所收窄,淨虧損由去年同期的10.03億元,收窄到8.99億元。在另一個維度上,拼多多還在努力追趕。今年3月份的時候,拼多多和淘寶之間的用戶量差距縮小至不足1億人。三個月之後,阿里移動年活躍用戶較2020年3月再度增長1600萬,至7.42億人。
  • 2020家電拼著買,「好朋友們」找上拼多多
    【天極網家電頻道】2999元買75吋電視,還能圍觀產品從零部件組裝到整機檢測、出廠的全過程,這樣的事情過去想都不敢想,在不久前的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裡,愛奇藝攜手長虹把它做成了。超過15萬網友湧進直播間,把首批產品瞬間搶空,2020年類似的故事已不再陌生,「看直播」、「拼購」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的網友購買家電的主流方式。
  • 美團股價暴漲7倍,阿里市值跌至7325億美元!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美團股價為何暴漲7倍?雖然美團當前自身的盈利不強,但資本對美團的期望很高,一家公司的股價很大程度上是由資本推動,既然美團獲得了資本青睞,股價暴漲,也就說得過去了。我這麼說吧,美團與美股股王特斯拉一樣都是未來高確定性的超級成長股,成長股的核心是看未來而不是眼前的靜態財報盈虧。
  • 網友:買不買還看拼多多
    更多網友則瘋狂地@起了拼多多官博,說自己一人血書求拼多多快點安排上,能不能買上iPhone11就得看他的了。拼多多上的iPhone大幅降價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也難怪在iPhone11即將面世的關頭會有這麼多網友"拼命暗示"拼多多了。
  • 拼多多砍價買刀划算嗎?
    現在網上有成千上萬的人在進行著拼多多砍價,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拼多多砍價群裡面跟別人互幫互助。有的人是第一次弄拼多多砍價,除了知道在24小時內分享把他砍完,其他的規則都不知道。剛開始砍價也是這樣,後來進了拼多多砍價群,然後傻傻的在群裡幫點,後來沒人回我,一打聽才知道,這個是要跟別人溝通好的,而在群裡刷屏發連結,大多是騙刀的。在群裡發現,有些人會發這樣的廣告,拼多多買刀幫砍XX元XX刀。由於迫切地想要成功砍完,由於實在找不到其他的朋友來幫忙了,由於還剩下後面一點,實在不甘心失敗。
  • 多多買菜,能緩解拼多多的焦慮嗎?
    「入局」這麼一個「賠錢」的行業,真的能解決拼多多的留存問題嗎?多多買菜背後,透露著拼多多的留存焦慮風靡於微信的社交裂變玩法,拼多多以拼團、砍價等低價競爭策略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戶。根據2020Q2財報顯示,拼多多的活躍買家數已達7.42億人次,與淘寶的差距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