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叫醒你的,是美好的夢想,還是波濤洶湧的尿意!
想必很多人都是後者,起床時間完全看自己膀胱的容量!
在正常情況下,人每天的小便次數大約是4-6次左右。
之所以會有小便產生和排出,是因為人體內有一個重要的排毒其他,它在不停的工作、過濾血液,血液中多餘的水分、代謝廢物被攔截之後,就會形成尿液排出體外,而這一器官就是:腎臟!
通過尿液的生成和排出,機體既能夠維持健康內環境,同時也能穩定水電解質平衡。不過,雖然尿液是代謝廢物,但它對人體卻也並不是毫無益處!
在泌尿科有這樣一句話:以尿為鏡,可知身體健康。正常情況下,人的小便顏色受少量尿膽素的影響,應該是淡黃、透明的狀態。
在飲水量過多時,尿液還會變成透明色。但是,如果近期小便變得越來越黃,這很可能是機體在向你反饋問題:
1、嚴重缺水:就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一般,腎臟負責過濾多餘的水分和代謝廢物。
在我們排出的尿液中,有超過95%都是水分,其餘則是尿素、尿酸、無機鹽一類。
當體內嚴重缺水時,比如當天飲水量過少、運動消耗了大量水分、出汗等,都會造成身體嚴重缺水。
而即便是機體缺水,腎臟也在不斷工作,這就會導致尿液被過度濃縮,繼而出現小便發黃、異味等問題;
2、食物或藥物影響:部分食物中本身就可能含有大量的色素,這些色素隨著尿液排出時,可導致小便顏色加深,比如胡蘿蔔、南瓜等。
除此外,部分藥物中也含有一定的色素,進而改變了小便顏色,這包括了維生素b、大黃等。
不過,一般受藥物和飲食影響的尿液改變,在改善飲食、停止用藥後就會消失;
3、感染性疾病:病原體感染可導致急性發熱、食欲不振、上吐下瀉等多個問題出現,比如我國高發的急性腸胃炎、呼吸道感染等。
此時患者體內的水分會大量被消耗,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導致脫水症狀出現,尿液因此迅速濃縮、排尿量減少。
尿液顏色不僅會因此變黃,同時儲存在膀胱內的尿液受氨分解的影響,還會產生異常的尿騷味;
4、泌尿疾病:腎臟是泌尿運轉的第一環,接下來尿液會隨著輸尿管進入膀胱內儲存,並最終通過尿道排出體外。
而在泌尿系統出現疾病之後,就會對小便的顏色、氣味造成影響,比如急慢性膀胱炎、尿路感染等患者,都會出現小便過黃、有異味等問題。
同時,患者還會有明顯的尿路刺激徵症狀,這包括了尿頻、尿急、尿不盡、尿痛等;
5、肝臟疾病:肝臟出現了嚴重疾病,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都可能會造成黃疸出現。
大量膽紅素在體內淤積,並隨著尿液排出體外時,就可導致小便呈現出濃茶水色。
同時受肝臟代謝紊亂的影響,大量氨、二甲基硫化物在體內堆積,也會隨著尿液散發出來,尿液飄散著類似腐爛水果和魚腥味混合在一起的特殊臭味!
尿液發黃,先不需要過度緊張,大家首先應考慮是否為補水不足導致,通過多喝水、吃含水分過多的食物就可以緩解。
但是,如果近期出現了持續性的小便發黃、有異味,且在改善飲食或飲水後也沒有緩解,這就可能與疾病有關,應當積極就醫進行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