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腫瘤微生物組竟能決定癌症患者的生死

2020-12-20 健康一線視頻網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少數長期存活的胰腺癌患者與許多對所有治療方案都無效的胰腺癌患者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在於他們的腫瘤中的細菌群落刺激或抑制免疫反應。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8月8日的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umor Microbiome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Influence Pancreatic Cancer Outcomes」。

這些研究人員還發現來自長期存活者的糞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MT)通過改變腫瘤中的細菌---腫瘤微生物組,促進小鼠模型中的免疫反應和抑制腫瘤。

論文通訊作者、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臨床癌症預防助理教授Florencia McAllister博士說道,「FMT實驗的結果代表著通過改變腫瘤免疫微環境來改善胰腺癌治療的重要治療機會。這是有前景的,但我們還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

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胰腺癌登月計劃(Pancreatic Cancer Moon Shot)為McAllister提供了資金,用於開展針對胰腺癌的FMT臨床試驗。胰腺癌登月計劃是一個合作項目,旨在加速科學發現向臨床進展的轉化,從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大多數胰腺導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最常見的胰腺癌形式 ---患者在確診時通常處於這種疾病的晚期階段,僅有9%的患者可存活五年。那些接受過手術切除的早期癌症患者具有較高的復發率,中位生存期為24~30個月。

McAllister說道,目前還沒有發現能夠解釋這部分患者長期存活原因的基因組生物標誌物。

長期存活者具有多樣化的腫瘤微生物組

McAllister說道,雖然近期的研究已表明生活在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的組成和多樣性---腸道微生物組---能夠影響癌症免疫治療的作用方式,但是很少有研究關注腫瘤中的細菌以及它如何影響預後和存活。「我們已知道胰腺瘤中有細菌,因此我們想知道,'這些細菌是否在癌症中發揮作用?'」

為了開展胰腺癌領域的首次此類研究,McAllister及其同事們分析了長期存活者和短期存活者腫瘤中的細菌DNA並進行匹配,這些患者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和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兩個獨立隊列(下稱MD Anderson隊列和霍普金斯醫院隊列)。在MD Anderson隊列中,長期存活者(22名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10年,短期存活者(21名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1.6年。在霍普金斯醫院隊列中,15名患者的總生存期超過10年,10名患者的存活期不到5年。

這些研究人員通過使用16S rRNA基因測序,發現長期存活者的細菌種類多樣性遠遠超過短期存活者。僅通過這種多樣性測量對來自MD Anderson隊列的患者進行分類表明具有高度多樣性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9.66歲,而多樣性較低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1.66年。

這種多樣性結果與諸如之前採用的療法、身體質量指數(BMI)和抗生素使用之類的其他因素無關,這就使得它成為患者存活的預測因子,並指出腫瘤微生物組在癌症進展中的潛在重要性。

這些研究人員還發現在長期存活者和短期存活者群體中發現的細菌群落存在顯著差異。長期存活者表現出相對豐富的假黃色單胞菌(Pseudoxanthomonas)、Saccharropolyspora和鏈黴菌(Streptomyces)。所有這三個細菌分類群以及克勞氏芽孢桿菌(Bacillus Clausii)的存在預示著這兩個隊列中患者具有更好治療結果。

特定的微生物組增強了對腫瘤的免疫攻擊

免疫組織化學顯示這兩個隊列中長期存活者的腫瘤具有更大的T細胞密度,包括CD8陽性殺傷性T細胞,這就與之前的研究結果---長期存活者具有更強的免疫反應---相一致。

McAllister及其同事們發現免疫細胞浸潤與腫瘤中的微生物組多樣性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進一步的分析表明,T細胞的免疫浸潤和活化與長期存活者腫瘤中發現的三種富集的細菌類型有關。

由於腫瘤微生物組與免疫反應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性,McAllister及其團隊著手尋找改變腫瘤微生物組的方法。

利用腸道微生物組改變腫瘤微生物組

McAllister說道,「不能夠直接調節腫瘤微生物組,但是你能夠調節腸道微生物組,而且如果腸道微生物組和腫瘤微生物組存在交談的話,那麼你能夠間接地改變腫瘤微生物組。」

McAllister團隊比較了三名手術患者的腸道、腫瘤和鄰近組織中的細菌。他們發現腸道微生物組大約佔腫瘤微生物組的25%,但在正常的鄰近組織中不存在,這表明腸道中的細菌能夠能在胰腺瘤中定植。

這些研究人員將晚期癌症患者的糞便菌群移植到小鼠體內,發現供者微生物組大約佔由此產生的腫瘤微生物組的5%,但是整個腫瘤微生物組的70%已被移植的糞便菌群改變。

McAllister說道,「如今我們知道你能夠通過FMT完全改變腫瘤微生物組中的細菌組成。」

利用FMT逆轉免疫抑制

接下來,他們將來自晚期胰腺癌患者、存活超過5年且無疾病跡象的患者和健康對照者的糞便菌群移植到小鼠體內。

在腫瘤產生五周後,接受來自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糞便菌群移植的小鼠具有更大的腫瘤,而接受來自長期存活者的糞便菌群移植的小鼠體內的腫瘤的平均大小減少了70%,接受來自健康對照者的糞便菌群移植的小鼠體內的腫瘤的平均大小減少了50%。

免疫分析顯示與其他兩組相比,接受來自長期存活者的糞便菌群移植的小鼠具有顯著更高的CD8陽性T細胞數量和更大的CD8陽性T細胞活化。接受來自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糞便菌群移植的小鼠具有增加的調節性T細胞和髓源性抑制細胞,這兩種細胞都抑制免疫反應。

為了評估FMT的作用是否依賴於免疫系統,這些研究人員剔除了一組接受來自長期存活者的糞便菌群移植的小鼠中的T細胞,這完全阻斷了FMT的抗腫瘤作用。

參考資料:

1.Erick Riquelme et al. Tumor Microbiome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Influence Pancreatic Cancer Outcomes. 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7.008.

3.Study finds specific microbiome tied to long-term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08-specific-microbiome-tied-long-term-survival.html

相關焦點

  • 血液和組織的微生物組分析可用於癌症診斷
    血液和組織的微生物組分析可用於癌症診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2 21:14:03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Rob Knight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Cell子刊重磅:14000+字詳解菌群與癌症的8大關鍵性問題
    2019 年,國際癌症微生物組聯盟發表了一項聲明:「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人類共生微生物是癌症發病機制的關鍵決定因素」5。所以,區分微生物組對癌症的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至關重要。當微生物直接接觸癌變組織並影響其表現時,可能產生直接影響。當微生物組影響遠端部位的腫瘤時,可能產生間接影響,例如腸道微生物組或可通過影響宿主生理或引發全身性炎症,從而影響其他部位的癌症進展(圖1)。
  • Cell:揭示腫瘤起始幹細胞導致癌症在免疫治療後復發
    2019年5月9日訊/生物谷BIOON/---作為一種利用身體的免疫系統抵抗癌症的策略,免疫療法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預後。但是,與許多其他的癌症治療一樣,免疫療法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癌症復發。在許多情況下,腫瘤復發了,但是醫生並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 Cancer Cell:腫瘤浸潤性免疫細胞或能有效預測癌症患者的預後狀況
    2019年4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癌變腫瘤中免疫細胞的關鍵改變,這或能幫助改善療法的開發,文章中,研究者發現,在乳腺癌中高水平表達的一系列基因或許與惡性癌症類型有關,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者開發診斷和預測癌症患者生存狀況的新技術
  • Cell:迄今為止最大規模人體微生物組研究揭示出數千種新型微生物物種
    Segata專注於人體微生物組研究。他解釋說:「它是存在於腸道、口腔、皮膚和泌尿生殖道等人體部位中的細菌、古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的集合體。人體微生物組與我們自己的細胞共生,在我們的健康---比如,在膳食化合物的代謝、調節所謂的腸-腦軸、保護我們免受致病因子感染和調節我們的免疫系統方面---中起著關鍵作用。
  • 2019年9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研究者對比了116名黑色素瘤患者對免疫療法的反應(包括免疫療法成功治療和沒有成功治療的患者),運用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者就能夠發現兩組患者機體中的癌細胞在代謝上的差異。研究者Markel教授說道,近些年來科學家們使用了多種癌症免疫療法,即這些療法能夠增強機體免疫系統的抗癌活性,這些療法能有效治療部分癌症患者,但有些患者對免疫療法卻並沒有反應,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其中的分子機制。
  • Science:癌症免疫療法的「七大關鍵因素」
    癌症免疫交互作用的結果依賴於大量的參數,如T細胞抑制機制等;這些參數的「值」在不同的患者之間差異很大。基於癌症-免疫交互作用的多因子特性,生物標誌物檢測的聯合使用成為一種必然的需要。這篇文章中提出的Cancer Immunogram假定了T細胞活性是人類腫瘤中的最終效應機制。這絕不意味著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抑制、微生物組的調節等沒有價值。
  • 腸道微生物組可將突變型p53從抑制腫瘤轉變為致癌
    腸道微生物組可將突變型p53從抑制腫瘤轉變為致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3:07:13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哈達薩醫學院Yinon Ben-Neriah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和治療反應
    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和治療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6:44:30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Santiago Zelenay研究組發現,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以及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的反應。
  • 2019年終盤點:Cell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為了獲得這些結果,研究人員分析了一個極其龐大的新獲得的可公共訪問的微生物組樣本數據集,這些微生物組樣本涵蓋了不同地理、生活方式和年齡的人群,總體而言,研究者考慮了9428個已用一種稱為宏基因組學的DNA測序技術研究過的人體微生物組樣本。
  • Cell:新型抗腫瘤免疫療法!靶向Sb9蛋白直接殺死腫瘤
    2020年12月4日訊/生物谷BIOON/---免疫療法改變了癌症治療的格局,這種方法允許醫生改變或增強患者的免疫反應,以更好地攻擊惡性腫瘤。但有些稱為「冷腫瘤(cold tumor)」的腫瘤並不會被免疫系統識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許多免疫療法的基礎,但對冷腫瘤的效果並不好。
  • 糞便微生物群移植可促進腫瘤免疫反應
    糞便微生物群移植可促進腫瘤免疫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22:37 美國艾拉勒梅鮑姆癌症免疫研究所Ben Boursi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Cell解讀!識別腫瘤新抗原靶點用作開發新型的抗癌免疫療法!
    2020年11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靶向作用腫瘤特異性體細胞突變所產生的癌症新抗原(cancer neoantigens)或許是一種非常有吸引力且具有挑戰性的策略,其能通過細胞免疫療法來特異性地清除腫瘤細胞,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題為「Strength in Numbers: Identifying Neoantigen
  • 最新研究進展|腸道微生物組在改善抗癌治療效果方面的強大作用
    這些都影響了生活質量,且癌症患者的死亡人數仍然居高不下。我們需要對腫瘤發生基礎的多因素病因有更清楚的理解,這有助於增強抗癌治療的有效性。值得關注的是,一些研究表明,人體中存在的微生物是致癌作用的關鍵決定因素,可以影響癌症的發生,進展,最重要的是對治療的反應。人體微生物組人體是數萬億種微生物的生態家園,它們與宿主健康的維護密切相關。
  • Cell:揭秘肥胖與癌症的「壞勾當」!多餘脂肪竟幫癌細胞「抑制...
    一直以來,肥胖被視為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素,以往關於肥胖和癌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腫瘤內在效應或內分泌腫瘤細胞調節軸上,但機體代謝差異如何改變腫瘤微環境和影響抗腫瘤免疫尚不清楚。(來源:Cell)論文作者之一、哈佛醫學院比較病理學「George Fabyan」教授、Blavatnik 研究所免疫學系主任 Arlene Sharpe 表示,儘管癌症免疫療法對患者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
  • Nat Cell Biol & Cell :科學家發現有望治療惡性癌症的新型藥物靶點
    的組分或能特異性地損傷滑膜肉瘤和惡性杆狀腫瘤癌細胞系的增殖。Cigall Kadoch博士說道,這是我們在針對頑固侵襲性癌症治療上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本文研究中我們鑑別出了一種新型的癌症特異性靶點,未來有望利用其開發新型的抗癌療法。滑膜肉瘤是一種罕見的軟組織癌症,年輕人為高發人群,惡性杆狀腫瘤也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腫瘤,其通常好發於2歲以下的兒童,這兩種癌症均為影響患者的大腦、腎臟和其它機體器官。
  • Science 封面文章報導:腫瘤細胞內發現微生物!
    在能識別出的 37 個菌種中,共有 26 種在此前的微生物組研究中被識別出。體外培養腫瘤組織也驗證了這些活細菌存活於活的腫瘤細胞之中。圖片來源:Science隨後,研究人員對比了不同腫瘤的微生物組有何異同。微生物多樣性分析顯示,同種腫瘤的微生物組之間比起不同種腫瘤之間更加相似。
  • Cell:新發現!科學家揭示癌症藥物紫杉醇的作用機制!
    2019年10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當化療手段剛剛被開發時,它的前體似乎相對簡單,即通過阻斷腫瘤細胞的增殖來抑制癌症進展,如今很多藥物能通過不同的機制來發揮這樣的作用,而且已經被證明僅能針對某些腫瘤患者有用;就以藥物紫杉醇為例,其是一種用來治療一系列癌症的化療藥物,該藥物能干擾細胞分裂,但卻無法在每一位患者機體中產生想要的效應,這表明,該藥物的作用機制要比我們想像之中更為複雜
  • 中醫藥治療癌症,如何證明療效好|患者|腫瘤|可以|癌症|治療|-健康界
    癌症是惡化程度比較高的疾病,在癌症威脅健康的過程中容易引發各種不良症狀,如果沒有第一時間針對癌症展開治療,沒有通過合理的方式控制癌症的發展,有可能在癌症持續威脅健康的過程中引發各種症狀,讓患者痛不欲生。相反,癌症患者在有效治療的情況下,也會不斷有好的跡象出現,病情持續穩定。
  • 什麼是癌症放射療法?質子射線療法又能為癌症患者帶來哪些好處?
    2017年5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一代的癌症療法,包括一些複雜的兒童癌症;質子射線療法(proton beam therapy)是一种放療方法,其能夠利用質子(重粒子)來替代常規放射療法中所使用的X射線,這些質子能夠更加精準地靶向作用距離關鍵器官較近的腫瘤組織,這種療法對於腦癌患者以及一些機體正在發育且對損傷比較敏感的兒童患者具有一定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