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學插畫的同學會苦惱沒有想法,不知道該畫什麼。設計師如何打開創意的大門?是什麼限制了你的想法?本文作者分享了5個做創意的小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學品牌或者插畫的設計師。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想像力是什麼?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當你說起汽車,我馬上就想像出各種各樣的汽車形象來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想像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識面的基礎上完成的。想像力是在你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
之前網上有熱轉幾組插畫,一對有愛的父子,兒子負責出概念,父親(日本插畫師Thomas Romain)負責把它畫好,從這幾組對比插畫來看,孩子的想法及手繪在他這個年齡段是屬於正常表現,很多電視機裡或書上看到後想畫出來的事物因為還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訓練,畫出來的圖形是比較低幼的。也正因為受制於繪畫技法,往往畫出來的東西會比較奇怪。
而這個父親也正是看到了這些奇奇怪怪的形狀便產生創作的靈感來源,孩子紙上畫出來的那些怪異的元素剛剛好結合父親比較成熟的表現技法,加上對這些基礎圖形展開的想像力,便有了上面這些充滿有趣和想像力的人物和場景的對比。
當你看完這一系列的創作後,也許馬上會感嘆這位父親強大和有愛的創作力,然後轉發個朋友圈什麼的。那有沒有想過如果換作你通過這些雛形草圖來展開創作,又會畫出什麼有意思的形象?
想像力如何挖掘
1. 真實照片與插畫想像結合
一些關於真實照片與插畫想像結合的作品,也許辦公桌或餐桌上的某一個角落,都可能是你發揮想像創作的背景。當然除了有很好的繪畫功底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讓真實的背景與插畫的部分在一個和諧的空間展示。
比如小人在躺倒咖啡杯上,被透明杯遮擋的身體部分要做一些透明度的處理。
人物身體靠在那片檸檬上,背後的一點投影關係處理……
這些小小的細節都讓畫面看起來更加和諧,這些也都屬於創作技法上的。作者都是對這些實拍照片進行了一翻想像和構圖思考後,才創作了這些生動有趣、虛實融合的插畫作品。
2. 將事物不可能的形態結合
一組關於太空人與太空故事的插畫作品,這一類型的創作是基於生活中人們對事物固有的認知形態,結合不可能的現象通過插畫表現出來,形成視覺反差效果。
雖然充滿了無限的想像力和童趣,但並不會讓你感到幼稚。有些創意有了不錯的素材,為了讓畫面更有藝術感,還是要對素材進行重新的修飾和統一的風格處理。
比如銀河系與噴沫,在銀河系周圍都做了噴濺感的細節處理。
3. 天馬行空的想像
根據自己的想法創作有想像力的插畫方法很多,但都需要經過一個過程。我在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插畫風格前,也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摸索期。
上面的是我之前的練習稿,最初是想通過一種摺紙形式來創造一個小世界,還取名「紙無界」,裡面的元素有的像狗、像青蛙……有的可以飛起來,就是希望畫出自己沒有想過的東西,後來感覺裝B感太強,也不容易畫出自己想要的氣氛,之後就放棄掉了……
插畫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即使前期經過很多的嘗試,其實都會成為自己繪畫的一個過程積累。
4. 字體也可以再創意
字體也可以進行插畫形式的創作,將一些詞語、地名等用半插圖半字體的形式寫出來,插畫裡也經常會用到一些手繪字體,這種發揮想像力的自由練習,只是為了挖掘自己沒有嘗試過的形式,儘可能讓這些字體看起來不太一樣。
先用原子筆寫在紙片上的樣子,掃描後字體就從照片變成了平面形式,便於觀察字體之間的形態,進行一些瑕疵的調整。
2006年,在電視上看到東京電影節的LOGO黑底彩字的形式看上去很是漂亮,於是我就將這種感覺用到了這張練習的字體上,呈現出來的感覺也還不錯。
5. 隨意創作不斷摸索
有些插畫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在畫些什麼,只是想把它畫滿畫完,當掌握了一點點的小技法後,你會發現其實畫畫沒有那麼難,從「不知道自己畫出來後是什麼樣子」到「清楚自己要畫成什麼樣子也能大概畫出來」這其中的過程和轉變還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
之前我也會偶爾嘗試些略偏街頭塗鴉風格的路子,看起來有點酷,有點噁心的元素……
嘗試不同的插畫手法是學習中的一個過程,希望自己儘量多掌握幾種風格,不再變得單一化。但通過不斷摸索,慢慢的我感覺還是畫些陽光、可愛的東西比較適合自己。
於是我這張畫把森林想像成一個胖孩子,衣服和頭髮都是樹木包裹著,鼻子是一顆「大草莓」,上色後的效果應該也是綠色環保型的。
為創作這張畫,有些元素還需要再細細琢磨它的形態,如一棵樹怎麼讓它看起來很有生命並具有不一樣的形態,還有的草圖中不滿意的地方,可以在本子上單獨再畫一遍。
最後呈現的完整版,部分元素有在PS裡做了一些拼接,「會飛的房屋、噴氣的香腸、狗狗變成了丘比特……」這些都是構思了很久的元素,希望看起來很有趣……
在之後的探索期裡即便可能當時腦海裡沒有好想法和構思,但凡想到一個點,我都儘可能把這個思路點放大,那麼畫面也就越畫越滿,靈感就慢慢產生了。也許最後呈現的畫面並不十分讓你滿意,但是這種過程我認為是非常鍛鍊你的構思和對畫面的想像力的。
最後
大腦的想像力是需要不斷用時間和實踐去開墾的。我們經常會抱怨做設計、畫畫沒有想法,我覺得不如說時間和惰性限制了你的想像力,所以還是那句話「有事沒事畫兩筆,堅持下來……」
我想分享這些自己的插畫心得和成長過程,要比分享一個繪畫教程來的更有實際意義,有些分享的教程可能並不是你想學的,但是這些心得體會應該是大家可以共鳴的,所以我經常鼓勵想學插畫的朋友,不要隨便放下手中的筆,畫下去就一定有收貨。
#專欄作家#
原支付寶體驗設計專家,阿里巴巴天貓設計專家;10年知名網際網路公司設計經驗,對於產品從0到1、品牌定位、金融產品、設計規範、運營規範、大促等有豐富實戰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