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神遊華山寫下一首詞,化赤龍造福百姓:雄奇豪邁,與眾不同

2020-12-19 詩詞曲精品齋

西嶽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南接秦嶺,北視黃河、渭水,自古以來便有「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天下險」的說法,令無數人神往。歷代以來,登華山、詠華山的詩詞佳句多如牛毛,比如隋朝的孔德紹有句云:「山昏五裡霧,日落二華陰」,到了唐朝,大詩人李白曾寫過「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的詩句,杜甫也曾在一首《望嶽》(並非寫泰山的那一首)中寫道:「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劉禹錫也曾吟詠過華山的雄奇,「能令下國人,一見換神骨」……

到了宋代,著名愛國詞人陸遊,也曾有過不少吟詠華山的作品。他在山陰閒居的時候,曾寫下過數首《好事近》的詞作,其中有不少內容,都是想像和神遊華山之作,其中心思想,大多表現收復河山的願望,但是第十二首,也就是下面這首《好事近》,雖然也是寫神遊華山的作品,但是卻表現了陸遊對於百姓的關懷,以及為人民造福的進取之心。

陸遊的這首《好事近》,是神遊華山之作,而神遊之作能否高妙,取決於詞人的豐富想像力和文字的表達能力,陸遊這首詞,意象雄奇,引人入勝,豪邁中透露著積極進取的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影響很深,比如後來的劉克莊,無疑便受到過一些影響,他在《清平樂》中寫道:「醉裡偶搖桂樹,人間喚作涼風」,正與陸遊這首詞的精神相通。

好事近陸遊秋曉上蓮峰,高躡倚天青壁。誰與放翁為伴?有天壇輕策。鏗然忽變赤龍飛,雷雨四山黑。談笑做成豐歲,笑禪龕楖慄。

小註:(1)鏗[kēng]然,撞擊之聲;(2)禪龕[kān],本意是供奉佛像的小閣子,這裡應該是泛指禪房;(3)楖慄[jí,lì],木名,可用作杖,後借為手杖、禪杖的代稱。

上片主要寫詞人神遊登華山的情景,「秋曉上蓮峰,高躡倚天青壁」,由詞意可見,陸遊登蓮花峰的時間是在秋天的早晨,詞人所見到的景象,是蓮花峰高聳入雲、蒼翠橫絕的壯麗之景,當他登上蓮花峰之後,倚靠在峭立的石壁上,俯瞰天下。開頭兩句,為全詞定下了開闊的意境,足見詞人曠達的胸襟。

接著「誰與放翁為伴?有天壇輕策」,所謂天壇,是指神話傳說中天神聚會的地方,而「策」,也就是「杖」,陸遊自問自答,誰和他相伴來的呢?只有「天壇輕策」,由此足見詞人的灑脫和豪邁,同時也為我們增加了些許神話色彩,為下片作出了鋪墊。

下片緊接上片「天壇輕策」的話頭,寫出了更加浪漫和豐富的想像,「鏗然忽變赤龍飛,雷雨四山黑」,這兩句,是化用了晉朝葛洪在《神仙傳》中寫費長房的故事:「費長房學術於壺公,公問其所欲,曰:『欲觀盡世界。』公與之縮地鞭,欲至其處,縮之即在目前」。陸遊在這裡,極盡想像之能事,一聲巨響,以杖化龍,於是天地之間赤龍騰躍,雷聲大作,四周山峰黑成一片,似乎大雨頃刻而至,其氣勢,當真是有神龍擺尾的磅礴、大氣。

於是,詞人的理想達到了,「談笑做成豐歲,笑禪龕楖慄」,詞人化杖為神龍潤澤天地,這一場大雨給農民帶來了豐收和富足,詞人以「談笑」二字描述,當真是舉重若輕,豪邁之極,而最後,詞人還不忘「嘲諷」一把,「禪龕楖慄」,是指終日念佛誦經,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的僧侶,亦或者說,是那些逃避現實的人,如果再上升一下,說成是他暗諷朝廷偏安東南,不思恢復,也不為過。

詞人在下片中,意思很明確,他想要為人們造福,讓人民過上風調雨順、豐衣足食的日子,他的態度是進取的而不是逃避的,而且詞人有著充足的自信,只要給他足夠的施展空間,他也一定能為人民造福,然而現實卻是,他只能在夢中去實現這種理想。

陸遊的這首小詞,雖然篇幅不長,卻將情景交融於一體,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和奇詭的想像力,以萬丈豪情,寫出了自己心中的抱負和造福百姓的思想,的確是一首與眾不同的寫華山的詞作。

相關焦點

  • 陸遊最悲闊的一首詞,寫盡了雄壯豪邁,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陸遊中年時曾入蜀從軍,官至寶章閣待制,有過一段軍涯之旅,《謝池春·壯歲從戎》便是其間作品,作為陸遊最悲闊的一首詞,其意境雄壯豪邁,實屬千百年來無人能及的佳作!謝池春·壯歲從戎——陸遊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雲高、狼烽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來多誤。
  • 晚年的陸遊,寫下人生最寂寞的一首詩,寂寞得讓人心疼!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南宋著名文學家。他在詩、詞、文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以詩的成就最高。陸遊的詩語言平易曉暢,風格兼有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現存詩作9000餘首,著有《劍南詩稿》傳世。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陸遊的經典詩作《幽居初夏》。
  • 陸遊這首水調歌頭懷古攬今,慷慨豪邁,卻又收放自如
    陸遊是偉大的愛國詩人,由於受時代的局限,不僅懷才不遇,還報國無門,所以他的很多詩都比較沉悶和憂愁。但是下面這首詩卻非常豪邁,抒寫了作者的滿腔愛國激情。當時是宋孝宗期間,張浚率軍伐金失敗,主和派十分囂張。
  • 84歲的陸遊再遊沈園,為過世50年的唐婉寫下一首詩,成千古絕唱
    陸遊,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愛國主義詩人,他臨終之時的一首《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成為盡人皆知的千古名篇。提起陸遊,還有一個人不能不提,她就是陸遊的前妻唐婉。
  • 陸遊和蘇軾的巔峰對決,各寫下一首詠梅詞,結果都流傳千古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兩首描寫梅花的詞,兩首都來自於宋代,一首出自偉大愛國詩人陸遊,一首出自宋代第一詞人東坡先生,蘇軾。我們先看陸遊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 陸遊很高明的一首詞,只其中一句,就抵得上張志和《漁歌子》全篇
    公元773年,41歲的玄真子張志和好友們一起乘船造訪湖州刺史顏真卿,他們在船上飲酒作詩,張志和寫下了《漁歌子》五首。因為是即興所作,當時似乎沒有人意識到一篇神作已經問世,而張志和第二年就在湖州溺水而亡,於是這首詞便一度散失。
  • 蘇軾、陸遊、文天祥在端午這一天,寫下了怎樣的詩句?
    蘇軾、陸遊、文天祥在端午這一天,寫下了怎樣的詩句?二人感情篤厚,相知相愛,因此詞中未見貶謫的痛楚,反而滿是輕鬆快意的生活趣味。詞中沒有提及端午,上片的「浴芳蘭」、下片的「彩線」「小符」,均為端午節俗,點明題意。上片寫端午前一天,女子為次日沐浴採摘蘭草,忙碌不已。「輕汗微微透碧紈」,描寫細膩,以熱情高漲的勞動場面,表達出女子對「浴蘭湯兮沐芳」(《楚辭·九歌·雲中君》)的期待。明朝沐浴,那麼晴空下的河流裡一定滿是洗下的胭脂香粉。
  • 蘇軾最豪邁的一首詞,歷史滄桑感呼之欲出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詩、詞、文、書、畫樣樣精通,在詩歌領域他被稱為「詩神」;在大宋詞壇開豪放派之風,是「豪放派」詞人的開派祖師,後人稱為「詞聖」;在散文領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今天,我們就來欣賞蘇軾最豪邁的一首詞,歷史滄桑感呼之欲出。全詞如下:《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 史上最恢宏壯闊的一首七言絕句,短短28字,道盡了亡國百姓之痛!
    宋光宗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的秋天,六十八歲的陸遊被罷歸老家山陰(今浙江紹興)已經四年了。然而,平靜的村居生活並沒有使陸遊的心靜下來,他惦念著淪落金兵統治的中原百姓,也懷念著北方的大好河山,盼望南宋朝廷能夠儘快收復中原,實現統一。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但如果要評價說唐詩宋詞中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首?今天史官就要和你好好談談。不得不提起蘇軾的詞作《赤壁懷古》,它絕對屬於宋詞的詞作巔峰之一。不止我認為,很多文學大家認為確實是宋詞的巔峰之作。蘇軾,絕對是個很優秀的詞人,身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詞既能豪邁恢宏、也能婉約清新,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個人覺得他可以坐上宋代詞人的頭把交椅。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詩,寫出了位卑憂國,也道出了豪情悲壯
    想起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相信每個人都不會忘記那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遊,他的詩詞飽含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的《訴衷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卜算子》,「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的《病起書懷》,他的詩是愛國詩,他的詞是愛國詞,他的情是愛國情,讓人印象深刻。陸遊,一生筆耕不輟,他的詩詞章法嚴謹,語言平易,他的風格雄奇奔放且又沉鬱蒼涼,他不僅留下了經典詩詞,更留下了那份愛國熱情,現在就讓我們來一下陸遊的一首詩吧!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家喻戶曉,讓人讀後豁然開朗
    陸宰也有這種情懷,雖然閒賦在家,卻未曾忘記國讎家恨,他親自教兒子陸遊讀書,把理想寄托在兒子身上,希望他日後成為棟梁之才,遇到賢明君主,用滿腔熱血報效朝廷。紹興二十三年,陸遊到臨安參加科舉,取得第一名好成績,此時他剛滿十八歲。但是,在放榜之前,權臣秦檜強行把陸遊的名字劃掉,難道他與陸遊有深仇大恨嗎?
  • 陸遊的詞在宋代算什麼水平?南宋豪放派的頂梁柱之一
    由於陸遊的詩的成就太高,以至於人們很難注意到陸遊其他方面的成就。本文就簡單說說陸遊的詞是什麼水平。整個宋代,以風格來論,詞被分為了豪放詞和婉約詞。現在的人們感覺是兩派齊頭並進,實際上,無論在哪個時期,婉約詞在數量上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 陸遊的詞在宋代算是什麼水平?南宋豪放派的頂梁柱之一
    由於陸遊的詩的成就太高,以至於人們很難注意到陸遊其他方面的成就。本文就簡單說說陸遊的詞是什麼水平。整個宋代,以風格來論,詞被分為了豪放詞和婉約詞。現在的人們感覺是兩派齊頭並進,實際上,無論在哪個時期,婉約詞在數量上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但是,婉約詞的格調和境界大部分是不高的,多數都是描寫兒女之情的傷懷之作,好比現在流行樂壇的歌詞,大多數都是不堪入目。後來,經過蘇軾的改造,詞的境界擴大了,於是出現了豪放派。不過,蘇詞的風格主要是彰顯豪邁的人生性格,並沒有多少是反應國家、民族、政治等大主題的詞篇。
  • 陸遊很奇特一首詞,記錄春天,苦中作樂,讀完引人深思,堪稱經典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陸遊在立春這天有感而發作出的一首詞,這首詞的上片與下片乍一看有些突兀,描寫的完全是相反的景象,但是其中的內涵卻是非常引人深思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木蘭花·立春日作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青衫塵滿帽。身如西瀼渡頭雲,愁抵瞿塘關上草。
  • 陸遊最扎心的一首詞: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情侶,讀一次哭一次
    陸遊,宋代文人中的特例,別人喜歡寫詞,他鍾愛於詩歌,雖然也有詞作存世,但跟詩歌相比,數量非常少,他一生寫下近萬首詩,其中包括很多精品,有些年年入選課本。嘉定二年秋天,陸遊一病不起,幾個月後去世了,享年八十五歲。病逝之前,陸遊頭腦仍然很清晰,想到北伐金國無望,朝廷收復失地的機會破滅,悲痛之情難以表達,留下絕筆《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 陸遊詠梅詞驚豔800多年,偉人隨手模仿一首,從開篇霸氣到結尾
    而在諸多愛梅之人中,陸遊算是梅花的知音,陸遊甚至自比梅花:「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回望陸遊一生,書劍飄零,渴望抵禦外侮,其氣節確實如梅花般「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陸遊一生,以梅花為題創作的詩詞很多,但後世公認寫出梅花最高境界的,是這一首:《卜算子·詠梅》作者: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成為千古笑談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為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然而,喝酒傷身,尤其是過量飲酒,對人的身體有巨大的不好影響,而辛棄疾便是年老之時遇到了這樣的情況,甚至連筆都拿不穩了,於是他便有了戒酒之心,並寫下了一首《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表明自己戒酒的決心。《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
  • 陸遊在京城的旅館裡聽雨,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成為詠雨名篇
    尤其是陸遊即使是到了晚年,處於彌留之際,也依舊還是在想著國家,想著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從而感動了歷代無數的讀者。作為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與別的詩人又不一樣,他不僅僅只是寫一兩首詩,或者是填幾首詞來表達愛國之情,更多的還是真正地上到戰場,並且是與敵人真刀真槍地衝鋒陷陣,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筆下的一些作品會寫得很是霸氣,充滿了一種濃濃的殺氣。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其實也正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腔熱血。那南宋時期也正是有了陸遊這樣的詩人,才使得南宋詩壇最具有活力。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讓人擺脫迷茫和焦慮
    但是,在放榜之前,權臣秦檜強行把陸遊的名字劃掉,難道他與陸遊有深仇大恨嗎?其實,在此之前,秦檜壓根不認識陸遊,連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只是孫子的名次在陸遊之下,可見秦檜有多壞。 由於秦檜動了手腳,導致陸遊名落孫山,這種滋味太難受,陸遊只好繼續等待,除此之外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