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揚言不排除停止適用「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簡稱「港澳條例」)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7日再度對涉港國安立法說三道四。有臺媒稱,臺灣跟著國際一些勢力「喊打喊殺」,只怕兩岸關係覆水難收。況且當年即便是大陸《反分裂國家法》立法時,臺灣都沒有停止適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此時又何必急著出手?
聲稱臺灣要「加緊預判」
蔡英文27日出席民進黨中執會之前接受採訪稱,最近大家都很關心香港情勢發展,「臺灣非常期待香港自治、對自由與人權的保護都不要受到進一步侵蝕。我們嚴正呼籲中國政府要懸崖勒馬」。她透露已與「行政院長」蘇貞昌討論並達成共識,由「行政院」組項目,對港人提出「人道救援的行動方案」。至於是否要完備整個庇護機制、修「難民法」,蔡英文稱,現在的法律尤其是「港澳條例」的規定是足夠的,可以為港人提供必要協助,讓他們可以到臺灣居留、生活、工作。此外,臺「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美媒採訪時預測,北京趁國際社會忙於抗疫時推動涉港國安立法後,下一步可能對臺動武。蔡英文稱,確實在這個階段要求相關單位、部會加緊預判。同一天,臺「行政院」發言人稱,陸委會正盤整相關資源,對港人居留、安置、照顧進行完整規劃。
「港澳條例」是臺灣當局為香港與澳門在主權回歸後,與香港、澳門之間的各種往來而制定的條例,1997年3月18日通過。目前香港居民在臺工作、入籍等都受「港澳條例」規管,和大陸居民所受規管相比較為寬鬆。臺媒直言,蔡英文27日的表態是故作姿態,與日前截然不同。她之前在臉書稱,「香港的情勢發展,政府始終高度關心。依據港澳條例第60條,香港情勢一旦發生變化,可停止適用該條例一部分或全部」。
香港網民語帶嘲諷
國民黨「立委」鄭麗文稱,蔡英文連「港澳條例」都不願意動,可以說完全缺乏接納港人的誠意。國民黨黨團總召集人林為洲27日質問道,「蔡英文聲稱和香港站在一起的文青用語,講了很多次,但具體行動在哪裡?」新黨發言人王炳忠說,世界各國不管怎樣的制度和政體,都不會允許暴力顛覆政府,也不會接受外國幹涉內政,涉港國安立法不是特例,美國也有相關規定,「只有臺灣把實際上用暴力顛覆政府的太陽花捧上天,將美國對我們政治的幹預視為理所當然」。他稱,蔡英文揚言必要時啟動「港澳條例」第60條,也就是「棄港」。民進黨煽動香港「反修例」,現在再準備「棄港」,就像她現在用各種法律整肅統派,的確切斷了一切通過和平交流促進統一的可能,「但這究竟是讓臺灣變得更安全,還是更危險?」
不少香港網民對民進黨當局語帶嘲諷,質疑臺灣需要香港多,還是香港需要臺灣多?誰制裁誰還沒搞清楚吧。有人稱,大陸人已經不去臺灣旅遊了,是嫌港人去臺灣太多嗎?就算切斷和臺灣交往也沒問題,看看誰的傷害比較大。還有人認為,民進黨當局此舉是一石二鳥之計,一方面討好了川普,追隨美國搞所謂制裁;另一方面關閉大門,不讓香港「黑暴」到臺灣,「畢竟做得了黑暴的都不是善類,臺灣老百姓也不會歡迎」。
民進黨恐「未傷人先傷己」
資深媒體人高源流27日撰文稱,民進黨當局對大陸沒本錢又缺本事,卻經常擺出一副要「臺灣獨立」的模樣,挑對岸的最敏感神經打;等到對岸說出硬話,民進黨當局又拿來宣傳,說對岸要「武力犯臺」,「說真的,中共要是真的被惹到必須武力犯臺,民進黨政府可能也只是兩手一攤,要全臺灣人承擔苦果」。至於香港問題,民進黨明裡暗裡以各種形式介入,表面上給人以關心港人福祉的印象,實際卻是出口轉內銷,從「反修例」中撈取政治及選舉利益。
《中國時報》27日稱,受限於疫情,美國利空出盡,對大陸手段乏力;港府手握疫情「限聚令」,加上支持港府的建制派籌組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聲勢浩大,天平已向大陸傾斜。蔡英文貿然喊停「港澳條例」,勢必影響兩岸關係穩定。聯合新聞網稱,涉港國安立法究竟如何,不是美國說了算,臺灣應有自己的裁量標準,不該盲目跟著美國起舞,輕言撤離;一旦停用「港澳條例」,蔡英文要如何定位香港人、臺港關係,問題難度恐怕不亞於「修憲」,卻是蔡英文自己先點的火。
香港中評社還稱,若中止「港澳條例」,港人赴臺旅行將受影響,港資將被視同陸資,港人居留規定也會停止適用。而香港對於臺灣的重要性遠遠不限於港人前去旅遊、定居、投資,臺灣對大陸的貿易很多經過香港,香港的金融服務對臺灣經濟而言不可或缺。文章說,涉港國安立法並非衝著臺灣而來,民進黨當局急於表態,就怕真搞出所謂制裁,未傷人先傷己,收不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