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電、不用火、不用鍋,隨時隨地都能吃火鍋,這大概是眾多火鍋愛好者的夢想。日前,售價在30元左右的「方便火鍋」開始在各大電商平臺熱賣,人們終於可以像吃方便麵一樣吃火鍋了。
方便火鍋網上熱銷
過去吃火鍋,都要提前喊上親朋好友,找一家專門的火鍋店,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鍋旁。然而吃火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要考慮眾人的口味,點的菜多了吃不完,點的少了又吃不盡興。而如今,只要花三四十元,就能製作一個人的火鍋,隨時隨地享受美味。
從今年年初起,方便火鍋走紅,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掀起一股「方便火鍋熱」。所謂方便火鍋,又稱自熱火鍋、隨身火鍋、懶人火鍋,最大的賣點是採用自加熱技術,只用一瓶水,就可以吃到熱氣騰騰的火鍋。根據某生產商解釋,其加熱的原理是通過發熱包遇水後溫度迅速上升對食品進行持續加熱,從而達到類似蒸煮的效果。目前市面上的方便火鍋售價在25~40元之間,多數集中在35元上下。在淘寶上銷量排名前三的方便火鍋,月銷量都在7萬筆以上,最高超過15萬筆。它的走紅與火鍋受眾基礎強大不無關係。
「懶人經濟」年輕受眾廣
據了解,方便火鍋最初走紅於微商渠道,目前大龍燚、小龍坎、海底撈等火鍋連鎖品牌都推出了方便火鍋產品。除此之外,還有些專注方便火鍋的網際網路品牌。
方便火鍋之所以能快速在年輕消費者中走紅,主要憑藉著它不可替代的優勢。儘管喜歡吃火鍋的消費者眾多,各式各樣口味的火鍋店也越開越多,但湊火鍋局並非簡單的事,而外賣火鍋在菜量配置上也並不盡人意,所以方便火鍋其實也是「一人食」火鍋。因此自加熱方便火鍋的實際是將火鍋的飲食場景進行了再延伸,滿足不同人的需求。而方便火鍋的另外一個優勢在於,和消費者的距離更近。當手邊有15分鐘就可食用的方便火鍋時,再選擇需要花費幾十分鐘甚至一小時的外賣或門店火鍋顯得有些麻煩。有業內人士分析,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使處於壓力中的人們渴望在忙碌中尋求一种放松。隨著這個群體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商家抓住消費者的心理,使其足不出戶就可享受餐飲、購物、家政和信息等多方位的服務。由此,「懶人經濟」應運而生。而方便火鍋作為「懶人經濟」中最熱門的產品之一,也代表著現代人的消費觀正發生著轉變,哪怕是方便食品,也要追求美味和精緻。
口味單一同質化成局限
雖然方便火鍋的勢頭正旺,但也有消費者發現其中的問題:方便火鍋的品牌有很多,可種類都大同小異。筆者在淘寶搜索「方便火鍋」後發現,如今市面上的方便火鍋多以麻辣川味為主,而它所提供的食材也局限於粉條、以藕片、土豆為主的蔬菜以及火腿腸、鵪鶉蛋等葷菜,價格稍貴的會加入牛肉、鴨腸等肉類。因此,消費者想借方便火鍋享受一把涮羊肉、毛肚的美食體驗確實有些難度。
在某網紅方便火鍋的產品評價中,就有消費者留言道:「花十幾分鐘就吃到火鍋的確很方便,但食物種類多以蔬菜為主。我嘗試過好幾個品牌的方便火鍋,感覺味道都大同小異,沒有讓我很驚喜。花三十幾元只是買個新鮮,想吃火鍋還是自己去店裡吧。」
對於目前市面上方便火鍋口味單一、同質化的問題,有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的餐飲都存在一個同質化的問題,企業如何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去增強和捆綁與重度消費者的黏性,是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