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社局公布重磅名單!每人每年15萬元,這所高校4人入選!

2020-12-11 教育看濰坊

近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示了2020年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擬資助人員名單,上海外國語大學毛天欣、張寶、林文昕、金鏞鎮等4名博士後入選。

毛天欣,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聯合培養博士。2020年5月加入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腦與認知科學應用重點實驗室從事師資博士後工作。目前主要研究興趣為神經管理學和管理心理學。迄今已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心理科學進展》等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10餘篇學術論文。

張寶,2020年6月畢業於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獲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學位。曾先後4次榮獲國家獎學金,2019年10月獲評復旦大學"泛海學者",2020年5月獲評"二〇二〇年度復旦大學優秀畢業生"。2020年7月進入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法學、漢語方言學與國際中文教育。近兩年內在《漢語學報》《漢語學習》《外語與翻譯》等國內外多家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另有多篇論文已被《語言研究》等 CSSCI來源期刊錄用。

林文昕,2020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比較政治學系,獲法學博士學位。2020年12月加入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政治與世界政治、俄國政治制度與思想史。已在《國際政治研究》等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數篇學術論文,並擔任美國俄亥俄州凱特琳基金會、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訪問學者,獲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等榮譽。

金鏞鎮,2015年畢業於延邊大學東方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進入浙江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古籍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20年10月進入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主要研究方向為朝鮮古典文學與東亞文化比較。累計出版專著、編著各1部,譯著3部,在《孔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報》《外國語言與文化》《洌上古典研究》《韓國文學與藝術》,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Asian Ethnology等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7篇,主持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省哲社重點研究基地自設項目、外教社全國高校外語科研項目、中國博士後面上資助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各1項。

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旨在保障和提高上海市優秀博士後人員待遇水平,進一步激發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對於入選"超博"計劃的博士後人員,由上海市促進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按照每人每年15萬元、共資助2年的標準予以資助。設站單位對獲得此項資助的博士後人員,應給予不低於1:1的配套經費;對"超博"計劃申報當年度入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簡稱"博新計劃"),並符合本辦法申報條件的博士後人員,經設站單位推薦,直接列入"超博"計劃資助,由上海市促進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按照每人每年10萬元、共資助2年的標準予以資助。對先入選本市"超博"計劃,再獲國家"博新"計劃資助的博士後,上海市促進人才發展專項資金資助金額累計不超過20萬元。本年度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擬資助人員523人。

自2018年首次實施該計劃以來,上海外國語大學推薦人數及入選率屢創新高。2018及2019年,上海外國語大學劉靜靜、李玉豪、李曉倩、吳小凡、臧文佼等共5位博士後獲得該項資助。

博士後科研人員作為上外人才隊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已在多個領域取得較大突破。近三年,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後入選博士後國(境)外交流項目引進計劃7人,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資助6人,獲批各類省部級科研項目資助33人次。2019年11月,上外7位博士後研究人員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6批面上資助;3位博士後研究人員入選2019年度"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2019年5月,上外3位博士後研究人員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5批面上資助,每人5萬元。2018年,上外2位擬入站博士後研究人員入選2018年度"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

上海外國語大學高度重視博士後隊伍建設,不斷推出系列改革舉措。在穩步提高博士後規模與待遇的同時,學校還積極為博士後開展科研項目申報輔導、人才項目申報輔導等工作,不斷激發博士後隊伍的科研動力及活力,持續增強博士後隊伍的學術競爭力,為提高上海外國語大學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校學科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來源:上海外國語大學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上海外國語大學。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傑青」名單公布 湖南有來自4所高校6人入圍
    湖南6人入圍全國「傑青」名單來自4所高校,入選者有望獲研究資助經費華聲在線8月12日訊 今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根據《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如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15日內(8月11日 — 8月25日)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提出書面異議。從名單中,記者發現,今年新晉「傑青」共300人,男性270人,女性30人,來自124家單位。
  • 近30所高校公布長江學者名單 清華大學入選人數居首
    2017年度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最終名單尚未在教育部官網掛出,但不少高校已經率先「搶灘」,亮出本校入選「長江學者」名單。記者梳理發現,近30所高校已經通過官方微信公布了各校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入選詳情。老牌高校依舊錶現強勢 清華大學入選人數居首雖然最終名單尚未公布,但可以通過各高校公布情況以及建議人選名單「管中窺豹」。
  • 重磅名單公布!福建這些人、高校太牛了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據統計,今年新晉「傑青」共300人,來自124家單位。其中,福建7人入圍。他們分別是:其中,福建高校中廈門大學入選人數最多,為5人,福建農林大學,福建醫科大學,均有1位上榜入圍↓↓↓
  • 上海交大130人入選2020年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
    剛剛,2020年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擬資助人員名單公布。本年度擬資助名額較往年大幅增加,共有523人入選(2019年為371人)!對於入選「超博」計劃的博士後人員,由上海市促進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按照每人每年15萬元、共資助2年的標準予以資助。
  • 「傑青」300人名單!中科大、清華各15人,北航、人大、重大掛零
    【重磅!一向有「小院士」之稱的「傑青」300人名單出爐!」中科大與清華均為15人,並列第一,北航、人民大學、重大等8所雙一流高校掛零,無人上榜】申請者要求年齡45周歲以下,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有基礎研究工作經歷,基金對入選者每人資助經費一般為每年80萬~100萬元,研究期限為4年。二、具體獲獎人出處中科大與清華大學均為15人,並列第一,不知清華會怎麼想?關鍵是中科大體量太小了,這要是算百分比的話其他的巨無霸大學咋想?
  • 市人社局:2020年度市級「博士後科研資助基金」入選名單公布
    日前,連雲港市 2020年度 「博士後科研資助基金」入選名單,經單位申報、專家評審、審批核定等程序,江蘇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連雲港)於婷婷等12名在站博士後主持的科研項目成功入選。同時公布的還有獲批新建博士後站獎勵的3家單位以及獲批新進站博士後獎勵的12名博士後。
  • 教育部「重磅」通知,河南3所高校入選重要名單,幸福來得太突然
    不過在前幾日,教育部發布重磅通知,是有關「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其中河南省有3所高校入選重要名單,本地人表示:幸福來得太突然。 「焦作路礦學堂」,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是中央與地方共同建立的一所特色骨幹大學,其中工程學和材料學、化學學科進入ESI全國排名的前1%;在第4輪學科評估當中,工程學科和安全科學排在全國排名當中,排第三。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公布:這9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卻沒人入選
    名單上人員最多的就是清華大學,一共15人獲得傑青項目資助,去年清華大學就有14人入選。緊隨其後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今年也一共15人獲得,比去年的11人,增加了4人。獲得人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42所,這次上榜的共有33所,還有剩下的9所高校沒有一人上榜,
  • 國家傑青名單公布!福建這些人、高校太厲害了
    臺海網8月13日訊 據福建共青團的消息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他們分別是:2020年新晉「傑青」共300人完整名單↓↓↓其中,福建高校中廈門大學入選人數最多
  • 中科大8人入選2017年度國家傑出青年名單
    8月4日,科技日報正式公布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於公布2017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的通告,2017年國家傑青正式出爐。 和往年一樣,今年建議資助的國家傑青共有200人,來自96家單位的科學家入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有8位教授入選,人數居本次入選科研單位第五。
  • 泉州市人社局公布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入選名單(六)
    ­  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泉州開發區黨工委黨務工作部、人事勞動局,泉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民生保障局,市直有關單位,各高等院校:­  根據《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人才
  • 「雙一流」大學名單公布:江蘇15所高校入選
    中國教育在線訊 9月21日,教育部官方網站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此次江蘇入選「雙一流」的學校有15所。
  • 又一份重要名單公布,清華入選1人,北大0人,這所大學成最大贏家
    能夠培養這些人才的高校非常多,最好的當然是985高校和211高校。說到985大學,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清華和北大,這兩所大學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知名度都特別高,整體的實力也是十分強勁的,每年都會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才。 不過最近大國工匠的名單出爐,清華和北大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
  • 33所高校104個學科入選!國內首批拔尖計劃2.0名單公布
    【33所高校104個基地入選!教育部公布,首批拔尖計劃2.0基地名單,全是基礎學科】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表明近兩年的競爭塵埃落定。作為拔尖工程,入選2.0基地,對各個大學後續發展,尢其重要。
  • 57人入選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
    近日,浙江省教育廳公布了新一批浙江省高等學校「錢江學者」特聘教授聘任名單。經學校推薦和專家評審,浙江省23所高校共有57人入選新一批「錢江學者」特聘教授。   據悉,從2001年起,浙江在省屬高校中設立「錢江學者」特聘教授,從國內外引進一批優秀學術帶頭人並予以重點資助。   據了解,特聘教授在聘期內享受特聘教授津貼。特聘教授津貼為每人每年25萬元人民幣,連續資助5年,同時享受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的工資、保險、福利待遇。
  • 湖北省發布2份重磅名單,武漢這所高校26名專家入選
    7月22日,湖北省委人才辦、省人社廳和省經信廳公布了2020年&34;首批人選名單和首批中小微企業&34;人選名單,武漢紡織大學張尚勇等6位專家入選&34;成員,畢曙光等20位專家學者入選&34;成員。
  • 教育部公布交叉學科名單 甘肅4所高校8個學科入選
    原標題:教育部公布交叉學科名單 甘肅4所高校8個學科入選蘭州晚報訊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學位授予單位(不含軍隊單位)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名單》。甘肅高校中,蘭州理工大學入選5個學科,蘭州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各有1個學科入選。
  • 廣東定向選調生2020高校名單排名_廣東人社局官網
    廣東選調生考試網提供以下選調生考試信息信息:廣東定向選調生2020高校名單排名_廣東人社局官網,更多關於廣東選調生職位表,廣東選調生報名入口,選調生考試信息的內容,請關注廣東選調生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千呼萬喚始出來!
  • 市人社局八項措施 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今年上半年,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過「攢勁畢業元氣開學」直播活動、落實青年百萬就業見習計劃等八項舉措,引導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全力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總體平穩。截至目前,為在蘭47所高校、中專技校29522名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2952.2萬元,為738名湖北籍2020屆高校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73.8萬元。
  • 第二輪雙一流名單即將公布,這3所高校有望入選,這2所可能掉隊
    雙一流是我國如今的高校建設計劃,入選雙一流意味著高校會獲得更多的國家支持,會自帶屬性光環,所以很多高校都想要進入雙一流高校建設名單。第一輪雙一流名單2017年公布,那麼下一批次雙一流高校名單將會在2022年正式公布,距離現在其實也沒有多長時間了。第二輪雙一流名單即將公布,這3所高校有望入選,這2所可能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