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句諺語:無胡桃夾子不聖誕。童話故事「胡桃夾子」在西方國家深入人心,每年的聖誕節一般大家都要看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這與我們過年看賀歲片有得一拼。
《胡桃夾子》是德國19世紀作家霍夫曼創作的一則童話故事,故事就發生在聖誕節期間:小女孩在聖誕前夜收到了一個禮物~胡桃夾子,於是夜裡她做了一個夢:胡桃夾子變成了一個英俊的王子,王子帶著小女孩同一群老鼠兵PK,然後王子又帶著她漫遊果醬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歡迎......小女孩在夢中享受了一次快樂的玩具和舞蹈盛宴。
柴可夫斯基根據這個童話故事改編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首演於1892年(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有「聖誕芭蕾」的美譽,它也是世界最流行的芭蕾舞劇之一,劇中神秘的童話色彩與兒童特色音樂,是這部劇的看點。
根據《胡桃夾子》改編的電影也有很多版本,其中2010年英國拍攝的《胡桃夾子:魔境冒險》,故事情節略有不同:送小女孩禮物的叔叔是個可愛的、長著一頭亂髮、貌似愛因斯坦的老頭,而且劇中還出現了弗洛伊德,玩偶形狀的胡桃夾子會話說,他是玩具王國的王子,被鼠王驅逐出境。小女孩在雪仙子的指引下,幫助王子打敗了鼠王。
《胡桃夾子》是關於兒童和童年的奇蹟,世界各地上演的這部芭蕾舞劇,分別被賦予了不同的地域特色:美國的一個改編版本名叫「堅硬的堅果」,這個版本既滑稽又暗黑;英國有一個版本中,小女孩所愛的胡桃夾子王子,卻愛 上了別人,成了英國版「宮鬥」;美國另一個版本「西南胡桃夾子」中,則出現了北美土狼、辣椒等元素;還有個華盛頓版胡桃夾子,故事發生在1882年喬治城區附近,小女孩的夢境裡隱含了美國獨立戰爭內容:胡桃夾子的原型是華盛頓,而鼠王原型是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打鬥場景發生在落葉喬木林中。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Ballet Suite, Op. 71 No. 1 - Miniature Overture -
03:31來自貓看影視
胡桃夾子:小序曲
胡桃夾子,其實寓意著奇蹟、幸運和童真。聖誕節是孩子最喜歡的節日。孩子們聖誕前夜都要把襪子放在壁爐旁,他們相信聖誕老人夜裡會從煙囪裡進來,給他們塞上滿襪子的禮物。這個習俗的來源是根據《聖經》的一段記載:來自東方的聖人在耶穌降生的時候贈送禮物。
今天,聖誕節已不單純是一個宗教節日了,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節日,並被世界各地的人們賦予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年終歲末,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借聖誕這個契機,闔家團圓,享受各種美味,並盡情遊玩,購物,到處充滿了喜氣洋洋,辭舊迎新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