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人如何練習基礎策略思維

2020-12-17 冰瑞Brui

前段時間,我在知識星球分享了一段關於文案的觀點,大致意思是文案需要後端能力,即策略思維和商業思維。

有群友私下問我,文案人如何提高策略思維和全局觀。

今天分享一些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簡單來說,策略就是達成目標的方法。

策略不會只有一種,但你只能選擇其一,而如何做出最優選擇,即需要策略思維。

這麼說,可能有些抽象,我們先看下文案在整個營銷鏈條中的位置,你就會明白。

一般來說,從一個商業任務到文案,中間會經歷這些過程。

廣告文案處於整個營銷傳播活動中處於最右位置,而想擁有策略思維,就必須跳出最「下遊」廣告文案的位置,往「上遊」走,擁有「上遊」每個環節必備的思維邏輯。

那麼可以如何學習和練習這種基礎的策略思維呢?

這裡分享兩個讓我受益的方法:

1、閱讀專業書籍,了解核心概念和作業邏輯是什麼2、刻意練習,不斷強化策略思考的習慣

一 | 閱讀專業領域的「教科書」

閱讀專業書書籍,目的是了解「what」。

熟悉行業的基礎概念並建立對底層作業邏輯的認知。

何為品牌、品牌不同發展階段的目標是什麼、建立品牌的必備過程是什麼……?

何為營銷、營銷的必備元素是什麼?何為傳播、做一場傳播活動的流程有哪些?

……

從戰略到文案中間的每一個環節,都自成體系,而你需要掌握的即是了解每一個環節裡的核心概念,了解做品牌、營銷、傳播、創意,每一步路徑各自是什麼。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相對龐大的體系。

而掌握這麼系統的體系,最實用的方法就是閱讀書籍。

相信我,建立某個領域的知識體系,最快的方法是閱讀該領域經典的書,而非碎片化的文章或者某些培訓課程。

通過閱讀這些書建立底層知識體系,能讓人形成結構化思維,在看問題時做到由表入裡,由點及面。

別人看到的是文案,你看到的是品牌策略企業戰略,別人看到的是一句slogan,你看到的是消費趨勢、行業競爭態勢……

這,就是專業!

而這一切的起點,是你通過閱讀建立起的行業底層知識結構和體系。

這裡推薦建立我個人知識體系的書和閱讀方法:

品牌類:《品牌三部曲》(戴維阿克的)《戰略品牌管理》

營銷類:《營銷管理》

傳播:《打破界限》

廣告類:《文案訓練手冊》(本丁格爾)《廣告文案》(樂劍鋒)

在這些之外,我還會閱讀一些教人如何投資的書,學習投資人分析經濟、觀察行業、判斷公司的方法和理論,從行業到價值鏈到產業鏈全面了解一家企業,更深入理解一個品牌。

我的閱讀習慣是,以完整閱讀建立初步知識體系,輔以碎片化閱讀及時補充不足。

首先,至少將每本書完整的看兩到三遍(有些書會看更多遍),必要的時候用思維導圖整理框架和主要知識點,這樣一來,你對這個領域的底層知識體系就有了初步認識,並在大腦裡建立邏輯結構。

當對整本書的邏輯體系相對了解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把書拿出來,快速翻閱一遍,強化知識上下的上下聯繫。

另外,我還會把所有書放在kindle中,閱讀的時候隨時做筆記,需要用到,或者看文章時想到某個知識點,便會及時打開手機搜索提取知識,通過碎片化的時間不斷加深理解。

二|刻意練習 養成策略思考的習慣

1、建立自己的品牌list

長期跟蹤研究某些品牌,是為了練習分析「why」和「How」的能力。

讓自己跳出廣告公司作業的局限,培養商業思維和全局觀。

投資人都有長期關注和分析一些重要公司的習慣,每一個廣告人都應該有自己長期跟蹤關注的品牌list,包括但不限於:

商業模式、品牌定位、業績報告、戰略調整、業務最新變化、新出廣告、每一次公關事件、每年的大型傳播戰役,甚至公司內部的八卦……

絕大部分文案都難以接觸到全案項目,大多時候日常工作只聚焦於品牌某個單點服務(一隻視頻、一次傳播等),即使長期服務的品牌,也難以接觸到它的所有營銷動作,而長期關注研究某些品牌、深入研究有兩個好處:

一定程度上讓自己走出日常項目的局限性,培養商業思維和策略思維,站在全局看品牌思考廣告文案。

將閱讀所學的理論,應用於實際案例分析,強化知識體系。

因為興趣,我關注的品牌領域有三大類:新興消費品牌、年輕化轉型消費品牌、網際網路品牌。每一類下會重點關注幾個品牌。

當某品牌被加入list後,首先我會以思維導圖全面分析品牌從供應鏈、渠道、團隊、產品、營銷的架構,做初步了解,後期在瀏覽中會特別關注他們的大小新聞,並把重要信息以連結的形式加入到對應的思維導圖欄目中,不斷豐富。

例如,如果是品牌發布新品,我會把新品信息以連結形式加入到「產品」一欄,如果是有新的品牌campaign,我會搜集資料,以連結形式加入到「營銷」一欄,如果是創始人或核心團隊變更,則會把信息加入「團隊」一欄。

這樣,整個思維導圖像樹一樣生長,枝繁葉茂,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對品牌的理解也越發全面和深刻,由此及彼,對其他品牌的理解也是一樣。

乙方人很難真實體驗和了解一個產品從生產到消費者手中這中間的複雜過程,所以用這種方法練習,即使你是一個文案、策略或者創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跳出職位局限,去深刻全面理解一家公司、一個品牌,久而久之,自然能以全局觀思考問題、寫文案。

2、日常生活中學會用文案回溯分析

文案回溯分析的目的,同樣是為了練習分析「why」和「How」。通過刻意練習,掌握分析問題的路徑和策略思維。

因為是廣告人,每天上下班路上的公交地鐵站,我都會特意關注新出街的廣告,發現特別喜歡或者特別討厭,都會拍照。

每一則出街廣告,除了看得見的形象和文案,它背後有更多值得思考和挖掘的東西:一條出街的廣告往上回溯,可以思考它出街的過程(從接到到brief到內部策略思考、頭腦風暴、文案寫作到媒介選擇和投放)、品牌定位和現狀、產品市場競爭格局、企業商業模式、發展戰略……看一棵樹而不是一片葉,會更能讓我們理解這片葉子。

當時在公交車上看到這則廣告,被廣告裡洗腦式的口號吸引,顯然品牌是想謀求聲量和關注度,但處於什麼發展階段、市場競爭態勢下的品牌會急切渴望關注和聲量呢?

於是我在微博寫下自己的初步思考:

之後在即刻發布這條動態,有一百多人參與討論交流,此外我還搜索關注廣告操刀人的訪談、其他人對此廣告看法,綜合思考自己分析問題的不足。

每天上下班路上,戴上耳機,花個十分鐘,用回溯法分析你看到的廣告,不追求正確,你盡可按自己的理解分析,鍛鍊自己的項目流程思維和品牌策略思維。

甚至分析完了之後,你可以在網上找找出品公司的復盤或採訪文章、或者是操盤人聊天,與自己的思考,對比分析。

以上分析的,是非常基礎的策略思考路徑和練習方法。

實際上,每次做項目、和人討論、看文章、學習各種廣告公司的策略工具,並應用於實踐,都是可行的方法。

相關焦點

  • 如何運用策略思維成為一名資深文案?
    各家資深文案的招聘需求裡,「具有策略思維」這一項出奇的一致。策略思維是文案高手的標配,卻並非秘訣。通過系統學習,你也能快速掌握其中的方法。1準備工作很充足,依舊寫不出來,怎麼辦?2靈感枯竭時,哪些技巧能讓產出保質保量?
  • 寒假如何學習性價比高?新加坡練習冊了解下,夯實基礎又拔高
    >,都是貼近生活又豐富有趣的數學思維練習。  講解和練習兼備,全面覆蓋我們國內的小學知識點,又從這些基礎知識點出發做了拓展延伸,甚至可以作為奧數的配套思維訓練。▼    01  抽象思維能力  學數學首要面對的就是抽象思維能力。而在新加坡數學教育中,CPA教學法就是讓孩子逐步提升自己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
  • 行雲流水的思維是如何養成的?
    要理解這裡的目的是讓孩子察覺數學的原理,規律,從而達到「悟」了的地步,所以你的「教」,不應該只是甩題目給孩子做,而是應該拆開來去引導孩子思考,只有通過看上去「慢」的引導,才能逐步把孩子的思維理順,讓他察覺到有用的模式規律,從而可以應用。到了孩子能夠自己明白用什麼策略有效時,後面你就可以交給孩子自己去練習了。
  • 如何培養自己的「適應性思維」?
    想想看,神經外科醫生能夠在手術過程中迅速應對意外的腦出血,或者審判律師在面對意外的證據或證詞時能靈活地修正自己的論點和策略。 要想變得卓爾不群,不僅需要良好的思考能力,還需要快速靈活的思考能力——換句話說,就是需要適應性思維。
  • 打造高階思維課堂的10個策略,讓課堂教學走向深度
    布盧姆分類法的目的是促進教育走向更高層次的思維方式,而不僅僅是教學生記住事實。對布盧姆分類金字塔各個層次的觀察,可以展示出高階思維技巧(HOTS)在教育中的應用。那麼,我們如何將其融入課堂教學,打造高階思維課堂?
  • 從基礎數學概念到綜合思維能力,你都能在這裡找到解決方案
    有的課程不只能練習數學知識,還能提升邏輯思維。比如,解數字小謎語的時候,孩子除了能練習到數字和形狀的知識點,還能從①識別關鍵信息②演繹推理③多方法策略三個方面來鍛鍊邏輯思維。這些妞想了解的話,可以去每一課裡再詳細看。芊媽今天只重點說一種思維能力,那就是解決問題的思維。
  • 一年級數學奧數思維訓練題20套集錦,基礎知識紮實的同學可以練習
    一年級數學奧數思維訓練題20套集錦,基礎知識紮實的同學可以練習數學知識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華羅庚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基於此,小編老師特地整理了一份一年級數學奧數思維訓練題20套集錦,基礎知識紮實的同學可以練習。【文末附完整版下載方式】那文中資料「完整版」如何獲取呢?
  • 我們為啥要看《策略思維》?
    策略思維書籍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決策過程,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要不要升職?大學生畢業就業與創業等等都會有複雜的策略過程。這兩周,我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策略思維這本書,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是我們選擇這本書的原因:首先,這本書講述的是科學的策略思維,通常我們稱為博弈論,是一門知己知彼的藝術,我們會從中收穫許多生存的道理。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第三章)為此,要認識到思維中提問的重要性,學會辨別問題的類型,成為蘇格拉底式的提問者。(第六章)為此,需要要了解優秀的思考者是如何學習的,掌握優化學習的18個策略。18個策略9.1.1策略1:要求——確保了解每門課程的要求,即這門課程是如何被講授的,對你有什麼要求。
  • 小升初銜接基礎重點是什麼?小學簡易方程學習內容及鞏固練習
    小學簡易方程是代數的啟蒙,是代數方程中最基礎的部分,也是後續學習的基礎,包括方程的概念,解方程,方程的解,用列方程解應用題等。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
  • 孟麗麗:思維課堂融於英語教學策略初探
    根據布魯姆等學者的研究,思維有高低層次之分,低階思維和高階思維是思維發展水平的兩個不同階段。低階思維階段的主體認知能力處於較低層面,只適合學習無爭議的事實性內容,解決簡單的問題。高階思維則是在低階思維水平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也就是說,低階思維並非不重要,相反,它是高階思維的基礎,使我們完成學習任務、解決題、分析、評價事物所必備的素養。高階學習活動主要是通過高階思維的運轉來完成。
  • 如何成為一個複雜世界中的明白人,學會批判性思維,做高級思考者
    而思維也是需要鍛鍊的,並且思維水平是一個緩慢進步的過程,需要長期乏味的練習和努力。我曾做了一個「批判性思維」的小自測,分數在42-70分之間,我答完所有的題看了一下,得分是64分,對應的是階段4。(下面這個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測一下。)
  • 高手搭建思維策略,盤點簡單好上手的4種思維工具
    思維策略的不同,是高手和普通玩家的核心區別。今天,我們來介紹4種常見的思維工具,用來更加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其實,把思維工具稱為內功心法更加接地氣,練就一身強大的內功,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有更強的定力。心理帳戶什麼是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呢?
  • 真正的高手,都具有批判性思維
    想要成為完善的思考者需要每天堅持進行練習。作為初始的思考者,我們會逐漸懂得如何處理相關的思維元素(目的、問題、信息、解釋等),會逐漸認識到檢查思維方式清晰性、準確性、相關性、精確性、邏輯性、公正性、廣泛性、深刻性和公平性的好處,儘管可能還不能嫻熟地掌握這些能力,儘管在這些技能上的表現還很笨拙。
  • 閱讀策略的教學模式解讀
    這幾年,看到很多推廣原版書閱讀的人在到處宣揚閱讀策略時,應該如何如何等等,在「閱讀策略」這個概念最火的時候,甚至還有很多人把閱讀教學中的工具應用也說成了策略
  • 揭秘雅思「要命閱讀題」的三種思維策略
    我們應培養學生具備對付此題型的三種思維策略,多練習多磨合,擺脫懼怕心理。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具備對付此題型的三種思維策略,多練習多磨合,擺脫懼怕心理,這種題型在真正實戰中也不是不能成為得分點的。
  • 八種常用的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規定了教學活動的總體風格和特徵。教學策略連續統一體的兩個端點分別是『發現策略』和『接受策略』,中間有不同的混合、過渡的情況。教學策略作為教學方案的總的抽象描述,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方案。1.訓練與練習策略 這是一種比較機械的接受學習策略。由於學習的最終結果是記憶感知材料,因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需進行複雜的思維活動。
  • 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提高創造力?
    有沒有創新思維,具不具備創造力,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人才的一個重要標誌。下面我從7個角度給大家分享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造力的具體方法:1、聯想和想像是創新的基礎。聯想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某人、某種事物、某一概念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事物或概念。
  • 有效運用發散與集中策略,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
    發散與集中教學策略正體現了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循環過程。如何有效運用發散與集中策略,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本文就結合例子講述了落實這一教學策略的三個關鍵環節和兩大技巧。或許有人會質疑:觀察周圍環境的同時,還如何全神貫注地啄蟲子?當然,全神貫注地捕獵和掃視周圍環境難以同時發生,但啄木鳥切換兩者的速度卻很高。它的這兩種狀態正如我們大腦的兩種思維模式——集中思維和發散思維。
  • 【教學策略的五種分類方法】以此來理解教學策略的選擇
    後者如繪製一座建築的施工圖很顯然很多時候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就像AK47所有的零件擺在那裡沒有組裝起來就無法射出子彈一樣所以對於完整性的任務在必要的基礎概念鋪墊之後也要進行整體視角的設計涉及到整體思維那麼這種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