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土精英最愛的直資名校

2021-12-19 教養女王

一方面是國際學校學費不菲,一方面是傳統學校教學模式受到質疑,不少家長都在糾結到底讓孩子就讀國際學校還是本地學校?其實在香港,還有不少介於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之間的選擇,這就是直資學校和私立學校。很多本地精英家長會選擇直資學校,因為直資學校資源充足,學費合理,最重要是課程編制,教學語言以及資源運用都較有彈性。男拔、聖保羅男女等都是直資名校。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主要介紹香港的直資學校,從教育專家、學生家長等多方面幫助家長全面了解直資名校。請點擊標題右下方,關注香港第一教育教養平臺——「教養女王」,提供給你原創優質的資訊。直資學校由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自行管理,並享有一筆按學校合資格學生人數計算的政府津貼。
收生方法:學生不論居住校網,都可自行報名。學校可自訂收生日期,及設立面試,相關的收生準則,唯不能設筆試。
課程:直資小學與官丶津小學一樣,為學生提供本地課程,不過在課程編制,教學語言,以及資源運用上,多方面都較有彈性。但當然這並不代表直資小學的教學模式一定比官丶津小學更靈活多變,因不少傳統官津小學都已實行多元化教學,所以最重要還是應就個別心儀的學校作比較,絕不能粗疏地單以學校的類別作定論。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是直資學校,小六生多能一條龍升讀拔萃男書院。學生在音樂和運動的表現同樣出色,每年在學界賽事中屢獲殊榮。音樂方面,學校設有管弦樂團丶弦樂團丶中樂團丶合唱團等。運動方面由遊泳丶田徑丶羽毛球丶網球至劍擊丶高爾夫球等都有。除核心課程外,學生可修讀跨年級課程的選修科,如法語丶天文學等。外界以為男拔在音樂和運動方面都很突出,校方應該比較喜歡富自信丶活躍進取的學生,這個想法已過時,近年男拔的《教育質素保證視學報告》反映,該校學生太自我,為了一改這個形象,校方希望揀選一些有禮貌丶顧及別人感受丶有同理心的小朋友。家長要留意除了學術丶音樂及運動成績,小朋友的教養也對入學有影響。小學功課壓力大,平均每日四五樣作業,默寫測驗算多,程度也比較深。不過選國際學校讀,主要是因為有國際文憑課程(IBDP),覺得對孩子將來出國讀書會比較有用。
有「貴族學校」之稱的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因是全港學費最高的直資小學之一,但其實相比國際學校學費而言,只是「小巫」。但學術氣氛一流,狀元誕生地,加上學生家長背景非富即貴,是非常熱門直資學校,去年的簡介會就有超過3,000位家長參加。由於學校重視培養學生在音樂和藝術的發展,運動項目相對較弱,彬彬有禮丶有教養丶具文化氣質丶守規矩的小朋友最受學校歡迎。尤其學校積極推動音樂教育,設有合唱團丶管弦樂團丶弦樂團丶敲擊樂隊丶管樂團等,既是音樂比賽的常客,也多次奪得音樂殊榮,若小朋友熟悉音樂又會樂器,自然會加分。有家長指面試時會問,小朋友會不會某種樂器,建議小朋友即使不會那種樂器,也可以向主考者提出講自己擅長的樂器,令小朋友可以繼續話題,又顯示他們識得變通。學校的英文程度較深,小一至三用廣東話教中文,之後全用普通話。功課量不多,一年有一兩份專題報告,每兩個星期有一個評估。學校會參考第一次測驗成績用顏色分組,到高年紀老師會特地幫成績較差的學生補課。平時功課量不多,長假期沒有功課。2002年創校的東區直資名校港大同學會小學 ,與港大同學會書院結龍,在辦學理念、課程發展、教學方法等各方面得以銜接。
港同的口碑與日俱增,校方推行校本中、英文課程,務求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初小推行拼音教學及識字教學,提升學生運用普通話溝通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小一和小二不設考試,老師會設計多元化進展性評估,如工作紙習作、口頭報告、專題研習等來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減輕初小學生的壓力。
港同之所以近年口碑上升,還與港同書院今年在中學文憑試(DSE)考試中,一下誕生兩名狀元。這讓家長更加關注這次新派直資學校。「學校採用探究式學習模式,鼓勵學生走出課室作體驗學習,又安排學生到外國考察,以專題研習代替功課,目的是豐富學生的眼界。他們除了選用本地出版社的課本,也會選用外國課本。如果家長想開拓小朋友的國際視野,不妨考慮港大同學會小學。」
班級教師比例是 1 : 2 .5,比一般官津小學的比例為高。所有班級均設雙班主任,能全面地關顧學生成長,更有效地照顧學生的個別需要及發掘他們的潛能,加以培養和發揮,提高學習效能。
開設一至六年級,每級四班,全校共二十四班。沒有推行精英班。


教學語言

老師會根據學習重點,設計適合的多元化進展性評估,比如:工作紙習作、口頭報告、朗讀、海報設計、畫圖、專題研習等,用以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家長也可留意老師在習作上的評語,了解孩子學習進度。
老師在課堂外主要以授課語言與學生交流,營造有利語言環境。小孩進入港同後,小一中文每課都會有默寫詞語,作句子、第二學期都已經詩歌仿作。英文課會利用主題教小朋友語法。中、英約3星期默寫1次。常識課和視藝科(小5)都會給予小朋友材料去做手作,只為讓小孩發揮了創意和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

林文燦除收本地學生外,亦有來自不同國籍的非華裔學生,比例大約為50:50。很多家長都誤以為學校取錄非華裔學生,是基於收生不足。這個謬誤,林文燦已用持續遞增及超額報讀人數的事實排除掉;07年開始招生,由於升中校網位處全港最多Band 1名校的九龍城區,加上學費較一般直資學校便宜,又實行全英語教學,報讀人數逐年倍增,由最初百多人報名爭奪60學額,至近年的900多人爭奪140個學額,成為家長熱捧新貴。
雖有農圃道及上鄉道兩個校舍,不過升中校網亦同處Band 1名校集中地(九龍城區),欲報考直資中學的話,選擇有拔萃男丶女書院丶協恩中學,以及屬林文燦聯繫的Band 1中學保良局顏寶鈴書院。津校則有喇沙書院丶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丶民生書院丶香港培正中學等,就算萬一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稍有失手,經統一派位入 Band 1名校的機會亦大大提高。過去3年不少畢業生都順利升讀以上學校「學生老師來自不同國藉,如同小聯合國。小二至小四英文會用高一級教材,小五以上則高半級,英文程度很不錯。不過家長要衡量子女是否可以適應,如果英文程度足夠,應該會讀得幾開心。屬於少數著重藝術創作的學校,有校本視藝課程,如果小朋友在藝術方便有天份,可作考慮。」林文燦小學有部分南亞裔的學生, 和其他國際的學生,家長擔心這點,具遠見的家長,視這個國際化環境為優勢。我希望兒子可多跟不同種族的朋友相處,可學習不同地方的文化,開闊眼界,學會包容和尊重。而且學校有開設各種語言基礎班,有德語丶法語,以及印度語,印度和中國都是發展中國家,孩子學會印度語,可提升將來的競爭力。並且每級分四班,中外混合一班,中文分開上,並實行雙班主任制,一位外籍老師配一位本地老師。

基本資料

地址:土瓜灣上鄉道24號及農圃道2號

電話:2712 1270

網址:www .plk lmcep s.edu.hk

宗教:不適用

學生性別:男女

關連中學: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每年學費:$12 ,800

浸大王錦輝中小學於2006年創校,是香港首間由大學開辦的一條龍直資學校,憑大學的專業支援,為中小學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學校雙班主任制,重視人文教育,率先在小學及初中推行「人文素質」課程,除了中丶英語,學校也注重訓練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更在全校鋪設光纖網絡及無線上網系統,以提高學習效率。
王錦輝口碑佳,每年報名人數都有上升趨勢,去年有逾4,200人報讀,約28人爭一個學位。不少家長為免子女應付功課壓力,想他們享受學習生活,而選擇報讀功課量較官津校少的直資小學,在網上親子討論區,有家長反映王錦輝的功課主要是專題研習。「學校注重家長教育,提供課程給家長,令家校緊密合作幫助孩子成長。不過,家長要留意王錦輝的辦學團體雖然是香港浸會大學,但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幼稚園的畢業生未必有優先入讀條件,但前校長羅美寶曾表示,如浸幼學生和其他人表現均等,有機會優先取錄。」學校沒有設缺點、小過、大過等懲罰,讓小孩能愉快無壓力學習。以活動教學為主,鼓勵小朋友愛寫作,不會偏重於改語法 ,小朋友愛寫作,小一已可謝出近300字文章(考試)。此外教導小朋友用 Project 去學習。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任校監的培僑書院(下稱培僑)創立於2005年,致力培養學生的中華文化涵養和中國情懷,以國際學校模式進行教學,設中英數統整課程,每星期2/5時間學習英語為主的統整課程,2/5時間為中文統整課程,其餘1/5是數學; 下午設聯課活動,包括體育、音樂、藝術等。而學校的中文課程主要根據內地的篇章授課,也有邀請內地的老師擔任教學顧問。「培僑書院雖是愛國學校,但頗為注重英語,學生在藝術方面的表現不俗,沙田區的家長也可作考慮。」活動教學為主,專題習作代替功課, 大約2星期左右一次中文和英文默寫, 數學小測 (每課教完後)全年兩測兩考, 但事前老師會派重點溫習紙,學校只有中英數,科學丶常識等融入這三科內。中文和數學用普通話教,英文用英語教。網址:www.puikiucollege.edu.hk每年學費: 本地學生$22,400、外籍學生$66,150位於元朗區的宏信書院成立於2010 年, 早前獲國際文憑組織準許可辦IB(國際文憑)預科課程,去年已正式開課。宏信亦同時申請了開辦IB的MYP(中學項目)和PYP(小學項目)課程,兩個課程亦將獲授權開辦。「宏信推行『全球視角』課程,以本地課程內容配以國際課程框架。辦IB課程的直資學校多位於港島、九龍及新界東,是新界西家長的另一選擇。」宏信的音樂和藝術都是用英文教學,學校本身很重視音樂,並會根據英文程度,每天安排不同的英文圖書回家讀。學校沒有考試和測驗,功課也很少,所以進去後很難轉校,因為沒有呈分試。但大多數就讀的都打算以後孩子出國讀書。學校在升中時,會根據學生的各項能力去重新編排DSE和IB的分班。每年學費: 本地學生$$52,080、外籍學生$95,830直資學校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取錄華語及非華語學生,營造多元文化學習環境,學好英語不在話下,更將日語、法語及西班牙語納入常規課程。

2014年,陳守仁小學有逾6,000人報名,爭奪165個學額,即平均36人爭一個學位,較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英華小學等傳統名校競爭更大。

陳守仁小學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學生來自約20個國家,包括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印度、克羅埃西亞等,他們與本地學生一同上課,自然營造良好的英語語境。

楊永明校長表示:「除了中文科用普通話教授,其它學科均以英語授課,因此英語環境很強。」教學環境及設施是家長選擇學校的其中一個因素,陳守仁小學設施齊備,包括校園電視臺、多媒體語言室、音樂綜合大樓、劇院、中西樂練習室、全天候暖水泳池及迷你高爾夫球場,天台有機園圃更成為本地首間取得認證的學校。「以學校的規模,能有此等齊全的硬體設備,已屬超水平。而且學校集合不同國藉學生,教學以英文為主,又著重課外活動,都算系一間happy school。學費平民化,不過收生門坎就不夠親民,入學試曾考英文造句,對準小一生來說甚為艱難;又試過以i-pad作為入學試應用媒體,不過i-pad並非普及用品,此舉對一般基層學生有欠公平。」

回復「69」看: 一文看懂香港幼升小體系|港校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他如初戀


相關焦點

  • 港媒:香港名校為保招牌轉直資 不該花公款
    中新網7月9日電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在香港,傳統名校轉資助成為趨勢,固然是為保住多年來建立的精英招牌,只是轉制後仍可獲公帑資助,更有絕對收生或貴族化的自由,則是否太著數(指佔便宜)了?  香港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其附屬小學、聖保祿中學相繼擬轉直資,惹來反對聲音,校方決定押後至秋季後才投票決定學校去向,但部分學生校友要求永久擱置申請, 7日近200人聚集到校外拒絕教育商品化。另外,另一間已申請轉直資的聖保祿中學,也有學生、家長及舊生等,要求教育局否決申請。  名校轉直資成為趨勢,由22間傳統名校組成的補助學校議會,當中有7間已轉直資,以及有兩間擬轉直資。
  • 超10所直資名校申請信息大公開!
    在大家的信任和鼓勵下,小拔再接再厲為大家新整理了香港12月截止申請的直資學校信息!學校類別:直資、男女校學費:約 $19,000/年教學語言: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學校是「一條龍」學校,結龍小學是:保良局陸慶濤小學截止日期:2019
  • 看了香港名校的精英教育,就知道這是個童話
    直資計劃的對象涵蓋中小學,我們來看看直資中學。全港共有61間直資中學,當中55間有開辦初中課程,據統計,直資初中平均學費為每年約21,000元,即每月1,750元,看起來不算巨額。確實,直資學校並不全是貴族學校,還是有很多平價的直資學校都可供選擇。
  • 學費最平直資私立小學
    10大學費最平全屬直資2017-18年度小一學費最平的首10間直資及私立小學,全數都屬直資小學
  • 香港直資與非直資學校哪個好?香港非牟利幼兒園與私立幼兒園的區別是什麼?你了解英基國際幼兒園嗎?
    早年寬學費限制 誘轉直資現時香港的公立和資助學校正是「有教無類」的例子——在政府的資助下,來自不同階層和背景的學生都有接受基本教育的機會,但自從政府在1991年推出「直接資助計劃」,香港「有教無類」的教育制度逐漸變質,為了吸引資助學校轉直資,政府在2001年容許直資校大幅提升學費,由原先的學費限制不能多於資助額的67%,加至不能多於233%
  • 香港直資與非直資學校,到底哪個好?你了解英基國際幼兒園嗎?香港非牟利幼兒園與私立幼兒園的區別?
    早年寬學費限制 誘轉直資現時香港的公立和資助學校正是「有教無類」的例子——在政府的資助下,來自不同階層和背景的學生都有接受基本教育的機會,但自從政府在1991年推出「直接資助計劃」,香港「有教無類」的教育制度逐漸變質,為了吸引資助學校轉直資,政府在2001年容許直資校大幅提升學費,由原先的學費限制不能多於資助額的67%,加至不能多於233%,而且將計劃延伸至小學。
  • 香港這些Band1中學的「精英教育」為何被無數中產家長推崇?一個社會學研究說出真相...
    那麼,香港直資學校究竟是什麼學校?為什麼這麼受歡迎?今天億米君為大家詳細說說。今時今日,香港直資學校在家長們心目中,已跟名校劃上等號。其中一個原因,是直資學校擁有比一般香港公立學校擁有豐厚得多的資源——香港公立學校免學費,主要接受政府資助,而直資學校除了能夠受到政府大筆資助外,還可以向學生收取學費。
  • 香港直資中學偏幫有錢人?原來最有前途學校竟是這些!附最新Band 1中學排行榜!
    香港直資計劃推行之初,並不受歡迎,只有少數學校申請參與。但之後越來越多的學校願意加入直資計劃。除了學費上限獲大幅放寬外,還因為派位組別五轉三,一些原來的「band 2生」,變成了「band 1生」,有很大的機會借統一派位機制入讀熱門名校。
  • 香港百年名校:不再為寒門而開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句對西晉時代「九品中正制」選官的批評,近來成為香港媒體的流行語。這句話的流行,起因於港島擁有百年歷史的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St.據政府數字,現行519間中學中已經有61間直資中學,佔總學額的12.3%,包括眾多傳統名校,如聖保羅男女中學、拔萃男、女書院等,約有三成直資學校 是由津貼學校轉變而來。必須承認,名校「轉直資」是迫不得已的選擇。聖士提反女校學生家長代表楊先生透露,學校財政早已捉襟見肘,其幼兒園部因資金不足,無法聘請英文老師,最後要請學生家長兼職授課。
  • 香港最好的重點高中是哪一所?香港最新「十大名校'排名公布!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9. 英華女學校10.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10. 拔萃男書院DBS(註:第十名兩校同分並列)女校表現比男校表現佳在這10所高校中,直資佔四間、資助佔六間、官立佔一間。分布均勻,可見並非直資佔壓倒性優勢,免學費的仍有許多好學校。
  • 2018香港熱門直資私小簡介會日程(全乾貨)
    為了讓正為孩子做小一入學申請的幼兒園家長作好準備,小編找來多間直資和私立小學的簡介會及小一入學申請數據,方便家長做參考準備。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因具備中小學一條龍優勢,校本課程推行「其他學習經歷」和「問題導向學習」教學,致力培養學生「兩文三能」,成為人氣名校。
  • 12間熱門直資私立小學,哪間學費最貴?
    直資、私立小學深受家長們歡迎,學費各不相同,哪間學費最貴?
  • 全港79間直資私立小學21/22年學費一覽,狀元學校收費這麼低?
    香港學校多以英語教學,較易與英、美、歐等學校接軌,國際化程度高,加上教學品質高,外國教師及學生也多,香港中學文憑受海外知名大學認可,學分互認,與海外大學無縫對接,畢業生廣獲世界知名學府的歡迎。前段時間我們介紹了香港中小學的種類,其中直資私立小學是很多家長為孩子報讀小學的選擇,有些直資私立小學甚至包含IB課程,非常搶手。
  • 全港79間直資私立小學21/22年學費一覽,狀元學校收費這麼低?
    前段時間我們介紹了香港中小學的種類,其中直資私立小學是很多家長為孩子報讀小學的選擇,有些直資私立小學甚至包含IB課程,非常搶手。今次銀河君羅列全港21間直資小學及58間私立小學,共79間學校2021年至2022年的學費資料,並根據不同學費區間推薦一些優質學校,有興趣的家長不妨留意這些相對「抵讀」的學校。
  • 2017-2018年度香港中學排名 Top 50
    地區:中西區類別:直資神級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在香港教育史上多次開創先河,既是香港首間穿校服之學校,亦是首間男女校;更是首間轉為直資的中學。學生在學術、音樂及學界比賽成績驕人,多次出產會考10A狀元,轉新學制後,在2013及2014年,分別誕生4名DSE狀元。
  • 香港名校在哪裡?揭秘香港名校網分布!
    關注,這裡匯集了500+國際名校銀河集團旗下專注國際教育內容的原創公眾號。為您提供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香港/南京/成都/武漢...等一二線城市的國際學校信息;回復「國際學校」可免費領取全國500+國際名校盤點。
  • 香港哪些學校被稱為傳統名校?傳統名校最愛身上擁有這四個特點的孩子
    因香港直資中學、傳統名校迎來招生高峰期!近幾年來香港移民潮,部分學校學生因為轉學而空出部分學位,以致不少家長也有更大的機會為自己的孩子轉讀這些更好的名校。身為父母的你,會用什麼標準來衡量一個孩子理想學校的實力?應該大多數都是看升學率吧,升學率是一項重要指標。假如你非常重視升學率,那麼傳統的名校你可以關注一下。
  • 直通名校 | 鴻僑留學香港大學保錄項目!
    >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精英學子。 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22香港大學,簡稱港大(HKU),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綜合研究型大學,通常被認為是亞洲最具名望的大學之一,有亞洲「常春藤」之稱。香港大學「全人教育」的教學理念享譽國際,被公認為是香港乃至亞洲最具規模以及最全面的高等學府。
  • 香港彈丸之地,名校卻如此之多,合理嗎?
    香港香港面積僅有1104.43平方公裡,人口約為745萬,卻有多所世界級名校。深圳為中國經濟特區、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卻連一所本土211院校都沒有。但不得不說,在頂級名校資源上,香港確實佔優,各大排名榜還是有一定說服力的。除了清北復交等名校外,其他大陸高校與香港高校的差距不僅僅體現在國際化上,還體現在教學和人才方面。
  • 香港留學中介高端名校申請!
    香港一直是大陸學生留學的熱門地區,但是人多了,競爭自然就激烈了。優越留學算是國內比較大的機構,在英港澳新等國家的名校均有成功案例。根據優越留學歷年數據,香港名校的要求比英國名校嚴格,同時香港的名校不多,選擇有限,所以香港留學競爭更加激烈,準備工作要做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