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組織開展了「12.4」公眾開放日活動。該活動是11月30日到12月6日第三個憲法宣傳周的系列活動之一,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區居民、大學生共30餘人參加。
據了解,此次開放日活動是按照省委和吉林市委的工作部署,為弘揚憲法精神,深化司法公開,廣泛營造尊崇憲法、信仰法治的濃厚氛圍,增進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了解而開展。
上午9時,記者走進刑事審判第二科技法庭,與受邀人員共同觀摩了一場刑事審判的庭審。法庭秩序井然,法官依法審判,莊嚴神聖。庭審現場還播放了案發當天的視頻,這是記者第一次近距離旁聽刑事案件的庭審,了解了整個庭審過程,可謂「乾貨滿滿」,受益匪淺。
接下來,受邀人員觀看了《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年度工作專題片》和《全市法院訴源治理工作專題片》,從中對法院整體工作和重點工作加深了解;隨後,在訴訟服務大廳,受邀人員在講解員的指引下,詳細了解了自助書寫區、自助查詢區、訴訟服務3D導航等區域的功能和作用;北華大學法學院的學生還動手操作,讓大家對大廳的辦案流程有了初步的認知。
開放日活動結束後,北華大學法學院的李素素說,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了解庭審過程,讓她收穫很多,對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趕上法院公眾開放日活動,有機會來了解法院我很高興。使我對法院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感受到法庭、法律、法官莊嚴神聖的同時,也親身見證了人民法院快速發展的成果,真是一次收穫滿滿的「法院之旅」!」來自延川社區的一名群眾開心表示。
此前的3日下午,吉林中院還走進包保的舒蘭市溪河鎮三興村,開展了本次憲法宣傳周的另一項系列活動——憲法宣傳進農村。吉林中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孫海波結合《憲法》中涉及的繼承權、婚姻訴訟、借款合同、追繳欠薪等村民關注的內容,通過講解典型案例來釋法明理,為群眾化解糾紛出實招,為群眾提供「精準」法律服務。
「《民法典》於哪天正式頒布?一共有多少條?憲法日是哪天?國家憲法日是哪年確立的?……」面對孫海波庭長的互動式提問,旁聽的村民代表積極配合,認真學習,農民們的法律知識通過學習有了提高。
此外,本次「憲法宣傳周」期間,吉林中院還陸續開展了法官走進民營企業活動,為企業職工解讀《民法典》,結合生產經營、職工權益保護的有關知識,突出宣傳「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開闢憲法宣傳周微博專欄、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欄,並推出法院專刊,向社會展示吉林中院的司法成果。
吉林中院相關領導表示:「立足憲法日開展系列普法宣傳活動,迄今已經連續開展7年,讓社會各界對法院工作了解更深了,認同更多了,支持更有力了。在普法宣傳、為民司法、公正司法、司法公開的法制建設裡程中,我們吉林中院將乘風破浪、行以致遠。」
吉報江城發布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美佳 張添奧 實習生 李嘉誠
責編:李婷
編輯:姜岸松
【來源:公眾號吉報江城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