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緯線和經線
緯線
經線
定義
在地球儀上,所有與赤道平行的圓圈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線
長度
赤道最長,向兩極遞減
所有經線長度都相等
形狀
圓圈
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
方向
指示東西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2)緯度和經度
緯度
經度
起點
赤道(0°緯線)
本初子午線(0°經線)
表示方法
北緯(N),南緯(S)
東經(E),西經(W)
度數劃分和
變化規律
以赤道為界向北、向南各分作90°,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作180°,東經向東度數越來越大,西經向西度數越來越大
半球劃分:南、北半球分界線為赤道(0°緯線);東、西半球分界線為20°W與160°E組成的經線圈。
(3)完全位於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於南半球的大洲:南極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北美洲與亞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
(1)板塊相撞擠壓地帶為消亡邊界,造就高大山脈、海岸山脈、高原、海溝、島鏈等地形形態。一般來說,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在山地,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是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2)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及特徵
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
氣候特點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附近地區(新加坡、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
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季風氣候
亞洲南部、東南部(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熱帶草原氣候
非洲、南美洲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全年高溫,分幹、溼兩季
熱帶沙漠氣候
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和內陸(撒哈拉沙漠)
終年炎熱乾燥
亞熱帶季風和溼潤氣候
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
南北緯35°-55°大陸東岸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
終年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年變化小
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大陸內部
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寒帶氣候
南北兩極地區
終年寒冷乾燥
高原山地氣候
高山、高原地區
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顯著,終年低溫
人口稠密區
人口稀疏區
分布地區
亞洲的東部、南部、
歐洲西部及北美洲的東部
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亞馬孫平原、亞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青藏高原等
分布規律
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地區
沙漠地區、雨林地區、高緯度地區、地勢高峻地區
分布原因
地形:平原面積廣闊;氣候:溫暖溼潤;
經濟:工農業發展早、發達
自然條件惡劣:乾旱、溼熱、高寒
主要語言
主要分布區
阿拉伯語
非洲北部和亞洲西部的許多國家
法語
法國、非洲中部和西部的許多國家
英語
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的南部
漢語
中國、新加坡及其他一些東南亞國家
俄語
歐洲的東部、亞洲的西北部
西班牙語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人種劃分:根據體質方面的特徵,人類可以分為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三個主要人種。
(1)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形成於亞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2)伊斯蘭教:教徒被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產生於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3)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創始於古印度,後來傳入亞洲其他地區,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1)根據發展水平的差異,大體可以把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2)歐洲的西部是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典型國家有德國、法國、英國等,還有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亞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3)非洲、南美洲、亞洲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等。
————END————
標星★或者置頂本公眾號才可以收到最新鮮的地理文章哦(≖ᴗ≖)✧
點「在看」讓更多老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