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區初中招生問答出爐 梅苑雙語學校計劃招生636人

2020-12-13 荔枝網新聞

  日前,邗江區初中招生政策公布:所有公辦、民辦初中招生均在小學畢業考試(6月27日)後進行,初中招生時間統一為7月1—6日。學生持《義務教育學位通知卡》或《就學聯繫函》到指定的初中學校報名,逾期不報名的作自動放棄處理。

  邗江區公辦初中繼續實行免試劃區相對就近入學的辦法。教育局根據公辦初中學校的分布、規模和本年度生源分布情況,確定各學校施教區。各學校必須嚴格按照劃定的施教區招生。民辦初中梅苑雙語學校今年招生計劃為636人。

  邗江區明確,為保證小學教學秩序的穩定,所有初中學校招生均必須在小學畢業考試(6月27日)後進行,凡在7月1日前舉行的招生行為均屬違規招生,教育行政部門不給違規招收的學生建立學籍。學校違規招生所收費用必須無條件全額退還學生,並承擔由此引起的一切責任。

  今年升入初一年級的學生,到2022年中考時,熱點普通高中將不少於70%的招生指標作為定向指標均衡分配到所有公辦和民辦初中學校,邗江中學指標生錄取根據各初中學校定向指標分配數和考生志願從高分到低分在該校非指標生分數線下50分內依次錄取,其它熱點高中指標生錄取時在普通高中錄取招生線上不設分數底線。享受定向指標生資格的初中畢業生必須在該校讀滿三年且學籍與就讀學校一致。

相關焦點

  • 揚州樹人、梅苑雙語學校2020初一招生方案出爐!學費也公布了
    今天,各位家長十分關心的揚州樹人初中和梅苑雙語學校2020年初一的招生方案出爐,具體內容和小星一起來看看吧。樹人學校招生計劃今年的初一招生計劃共1600人(不包括各類教育優撫對象和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其中,南門街校區英特班計劃360名;南門街校區非英特班計劃280名;九龍湖校區計劃960名。
  • 揚州梅苑雙語招生方案來啦,不包括江都區學生
    《關於做好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揚教發〔2020〕30號)文件要求,為全面做好我校2020年初中招生工作,確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規範、平穩有序進行,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制定2020年邗江區梅苑雙語學校初中招生工作方案如下:
  • 揚州梅苑雙語招生方案來啦,僅收600名學生!
    根據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省教基〔2020〕4號)和揚州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揚教發〔2020〕30號)文件要求,為全面做好我校2020年初中招生工作,確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規範、平穩有序進行
  • 揚州小學家長都在問:在熱門初中梅苑雙語裡上學是什麼體驗?
    跟我們分享在梅苑雙語學校就讀體驗的學生表示:因為平行分班的緣故,所以班上普遍成績差距不大,看著身邊同學努力學習的樣子,自己也會被帶動著。經過短暫的小學剛升初中的適應階段之後,學生們很容易就能養成較好的自學習慣。
  • 揚州民辦初中擇校選擇介紹
    揚中、附中、新華或跨區填報邗中也是可以的;好了現在給家長們詳細介紹一下揚州的民辦初中。梅苑雙語學校簡介揚州梅苑雙語學校坐落在蜀崗西峰風景區內,是邗江區的民辦初中。地址:邗江區潤揚北路46號師資力量學校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建設先進個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市、區先進工作者,多名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青年教學能手。
  • 2019年揚州市直初中學校招生問答出爐
    揚州發布記者 田文薈 周陽今天下午,市教育局召開2019年初中招生政策新聞發布會,小編為您劃重點。2019年揚州市直初中學校招生問答一、今年市直初中招生政策的重點有哪些?市直初中學校招收起始年級學生一律不得出現55人以上的大規模、超大規模班級;嚴格轉學審批,嚴防通過轉學變相擇校,嚴防因轉學形成大班額現象。2019年秋學期市直初中階段各年級不得出現超過55人以上的班額。8.
  • 樹人vs梅苑!哪所更讓你心動?
    地址:江蘇省揚州市臺揚路與潤揚北路交叉口 提供住宿,有校車,有自己的食堂 補充:從總體來說,兩所民辦初中的硬體環境都是不錯的,就是地理位置的問題,樹人的南門街相對靠近市區,但是無法住宿;而樹人九龍湖校區跟梅苑雙語初中都離市區有一定距離,雖然學校有校車和住宿,但畢竟也有三年的時光
  • 邗江實驗初一新生招生通知來了
    按照「公民同招」要求,今年我市熱點公辦學校有空餘學位的,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在區域內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入學。今天,記者從邗江實驗學校了解到,該校在校門口醒目位置,發布了2020年邗江實驗學校初中空餘學額招生公告。據悉2020年邗江實驗學校初中空餘學額錄取為260名。登記時間為8月3日 14:30-18:00,地點在邗江區實驗學校新盛分校。
  • 上海16區民辦招生計劃匯總!哪些面向全市招生?附熱門學校招生簡章
    民辦學校招生工作於5月27日完成,學校將錄取名單上報區教育行政部門。今年新變化:新增了幾所面向全市招生學校,其中不少是新學校,今年上海閔行區萬科雙語學校(小學)、上海寶山區世界外國語學校(小學)、上海民辦行知二中實驗學校(小學)、上海科技大學附屬民辦學校(小學)、上海青浦區協和雙語學校(小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臨港外國語學校(小學)面向全市招生。
  • 哪些民辦學校可以跨區報名?滬16區民辦招生計劃匯總!
    上周,滬上16區公布了2020年招生入學政策,因今年民辦學校實施報名人數超額搖號錄取政策,各區的民辦招生計劃頗受家長關注。自2018年滬幼升小實施公民同招,今年小升初也開始實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那麼各區民辦小學、初中招生計劃如何呢?哪些含有「住宿」計劃的民辦學校可以跨區報名?
  • 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初中部2016年招生計劃
    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初中部著力培養同學們的遠大志向、堅強毅力,以及熱愛真理、誠實守信、追求理想的心志和美德。有遠大理想,又腳踏實地,是我們對孩子們的期許。 初中部每個年級4個班,每個班15—20人。精品小班化教學旨在讓每個孩子都獲得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教師的貼心關懷和精心培養。 初中部實行雙軌制。從初三開始,根據學生學習成績和發展意願,分為國際班和國內班。國際班學生直升校內國際學校就讀。國內班則完成上海四年制初中課程計劃後報考國內高中學校。 酒店式公寓,獨立衛生間,中央空調,24小時熱水,全環保裝修,生活老師24小時陪伴。
  • 泰山區民辦初中招生首次電腦派位結束!泰山博文中學最終錄取600人,泰山雙語學校最終錄取500人
    22日上午,泰山區民辦初中進行第一次派位。截至8月21日24時,泰安雙語學校自主報名574人,計劃招生500人;泰山博文中學自主報名1077人,計劃招生600人,根據《2020年泰山區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細則》,兩校均需對所有報名學生實行電腦隨機派位現場錄取。電腦隨機派位是如何進行的?記者前往現場,直擊泰山區首次民辦學校電腦隨機派位現場。
  • 泰山區民辦初中招生首次電腦派位結束!泰山博文中學最終錄取600人,泰山雙語學校最終錄取500人
    22日上午,泰山區民辦初中進行第一次派位。截至8月21日24時,泰安雙語學校自主報名574人,計劃招生500人;泰山博文中學自主報名1077人,計劃招生600人,根據《2020年泰山區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細則》,兩校均需對所有報名學生實行電腦隨機派位現場錄取。
  • 2017年上海各區小升初民辦初中招生計劃
    各區 學校名稱 招生學段 計劃招生人數 (本區/外區) 計劃班級數
  • 2019年廣州市協和中學中考招生問答——計劃招生600人
    2019年廣州市協和中學中考招生問答來了,19年計劃招生600人。具體詳情如下所示:   問:2019年協和中學招生計劃及批次?   答:2019年協和中學招生計劃數為600人,其中自主招生60人,體育特長生12人,指標到校計劃數300人。招生批次主要有:自主招生、提前批指標生和提前批統一招生。
  • 關於做好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市區(含邗江區、廣陵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景區和生態科技新城,不含江都區,下同)由市教育局統一規定入學條件、招生入學時間,在各區劃定公辦學校施教區基礎上由市教育局統一公布。市區初中招生工作由揚州市教育局統籌協調,廣陵區、邗江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景區、生態科技新城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市教育局基教處具體負責所屬初中學校招生工作。
  • 揚州樹人、梅苑、東附2020年搖號詳情來啦!家長速看
    8月1日上午,由市教育局組織,市公證處現場公證,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紀檢監察機關、社區、家長和媒體代表等參與監督的,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初中部、揚大附中東部分校初中部及邗江區梅苑雙語學校等市區3所民辦學校電腦隨機派位錄取結果已全部產生。
  • 2018年遂寧高中段各學校招生計劃出爐
    2018年遂寧高中段各學校招生計劃出爐 新聞來源:遂寧新聞網
  • @揚州家長 小學初中這樣招生
    【招生辦法】公辦學校熱點學校住房「三年一學位」公辦學校招生全面落實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各縣(市、區)和功能區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確保公平和相對就近入學原則,確定施教區劃分規則,為每所公辦學校劃定施教區範圍,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
  • [初中政策]2018年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初中招生簡章
    一、學校簡介: 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是由黃浦區區委、區政府全方位鼎力支持創辦的、在黃浦區教育局具體指導下於2017年正式創建的、區域內首家十二年一貫制的民辦雙語學校。同時,學校依託英國康德學院直接引進學術管理團隊及優秀外籍教師,攜手本地市、區學科帶頭人和極富潛力的青年教師組成一流師資團隊,共同營造學校國際化的人文環境和交流氛圍,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相互理解,並通過創設具有自身特色雙語課程和中外融合課程和提供個性化的管理服務、學術指導和生涯規劃,培養「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具有國家意識、本土情懷和國際視野的、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