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贛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關於切實做好2020年秋季開學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就統籌做好秋季學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六點要求。
繼續落實「錯時、錯峰」返校原則
各地各校要認真落實高校、中小學校、託幼機構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要求,逐一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在繼續落實「錯時、錯峰」返校原則基礎上,按照「一校一案」的要求,科學制定秋季開學方案,周密安排學生返校報到,安全有序推進秋季開學工作。要提前做好消毒劑、口罩、手套、洗手液等防疫物資儲備。嚴格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目前尚在境外的外籍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新生不報到。
開學前14天和開學後14天每日連續進行體溫測量
各地各校要督促指導教職員工和學生做好自我健康監測,開學前14天和開學後14天每日連續進行體溫測量,記錄健康狀況和活動軌跡,並如實上報學校,發現異常情況要立即逐級上報。教職員工和學生入校時嚴格進行體溫檢測,查看行程碼、健康碼,確保入校人員身體狀況健康。
各地各校要精準做好有中高風險等級地區旅居史的來(返)贛州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健康管理服務,返校前須向學校出示7天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返校時要在學校所在地進行7天(從入贛開始計算)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並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者方可入校工作學習;對無法提供上述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人員,到達贛州後立即開展核酸檢測,等候期間實施相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檢測結果陰性者,可轉為學校所在地居家醫學隔離觀察14天(從入贛開始計算),並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方可入校工作學習。
要督促教職員工和學生做好返校途中的個人健康管理,在公共運輸工具上全程做好個人防護,儘量減少與其他人員交流,避免聚集,與同乘者儘量保持距離。如返校途中身體出現發熱、乾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狀應當及時就近就醫排查。要重點做好畢業年級學生健康管理的對接工作,畢業年級學生錄取前由原所在學校負責監管,錄取後由對應的錄取學校負責監管,確保所有學生健康管理無盲區、全覆蓋。
將新冠肺炎及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等納入開學第一課內容
各地各校要認真落實《贛州市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實施方案》,科學普及健康知識,將新冠肺炎及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等納入開學第一課內容,持續組織開展「師生健康 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活動。開展健康促進學校創建活動,增強師生的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掌握相應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要重點關注學生視力、心理等問題,為師生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服務。
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
各地各校要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加強校園內教室、食堂、宿舍等學生重要聚集場所和洗手間、洗漱間的保潔和消毒,室內保持通風換氣,對校園內使用的空調系統和公共區域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要開展校園環境衛生大掃除,徹底清除積存雜物、廢棄物、衛生死角。落實《贛州市學校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工作實施方案》,做好生活垃圾清理、分類和投放,保持校園整體環境乾淨、整潔。
加強食材採購、存儲、加工和銷售等環節安全管理
各地各校要加強食材採購、存儲、加工和銷售等環節安全管理,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要重點排查食堂儲存的進口食品和冷鏈食品,在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陰性且能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製作、食用以上食品,食堂在採購、加工食品原料時原則上儘量減少進口及國內有疫情地區的冷凍肉類及海水產品等冷鏈食品。要做好食堂從業人員的知識培訓、健康管理、個人防護等工作。
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學校主體責任
各地各校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學校主體責任,依法依規做好秋季開學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市教育局將組織人員對各地各校開學準備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及時發現疫情防控和學校開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有效整改;對在校園疫情防控和秋季開學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以及弄虛作假等問題,嚴肅查處並問責。
各地各校開學後要根據疫情防控形勢,按照省、市有關要求,嚴格屬地管理原則,適時調整疫情防控措施,既要避免麻痺大意,又要防止過度防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兩手抓、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