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路上什麼最多?答案是——謠言!
初為人母,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經歷。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這堂課沒有老師教,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學習。新手爸媽每天面對各種育兒信息,實在無法分辨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很容易被謠言給「坑」了。
今天是3·15,欣媽藉此機會給大家盤一盤,育兒路上的各種謠言和誤區,幫媽媽們「打假」!
01媽媽最關心之:我家寶寶是不是缺鈣?
謠言一、出牙晚,得補鈣
別人家的寶寶,4個月就出牙了,我家寶寶8個月了還沒出牙,這可怎麼辦?很多媽媽為此特別著急……於是,聽隔壁大嬸說,寶寶出牙晚,說明缺鈣,得趕緊給寶寶補鈣。
真相:正常情況下,寶寶會在4~7個月出牙。但是,出牙時間跟遺傳因素、後天餵養方式有一定關係,比如寶寶的牙齦沒有受到足夠的刺激,通常跟是否缺鈣沒有直接關係。10個月左右出牙的寶寶,也大有人在,所以不必擔心,與其補鈣,不如讓寶寶多「動嘴」,刺激牙齦。
謠言二、走路晚,得補鈣
看到別人家的寶寶不滿一周歲就會走路了,而自己家寶寶一歲多了還不會走,肯定該著急了吧?第一時間肯定會認為寶寶腿軟,是缺鈣的關係,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真相:大多數寶寶真正會走路,是在13~15個月時,走路和腿部力量有關,和缺鈣沒有直接關係。只要寶寶發育正常,連續三個月身高、體重、頭圍等數據達標,是不用擔心的,寶寶只是晚了幾天學會走路而已。
謠言三、愛出汗,得補鈣
寶寶稍微運動一會兒就滿頭大汗,或者是睡覺後滿頭大汗,然後就懷疑寶寶有病?結果聽說缺鈣的寶寶會經常出汗,所以趕緊給寶寶買鈣片,結果吃完也沒什麼效果。
真相:寶寶處於生長發育期,新陳代謝旺盛,而且孩子本身就活潑好動,出汗比成年人明顯。另外,出汗多也是因為個人體質關係,這並不代表寶寶生病了,更不代表寶寶缺鈣,只要寶寶生長發育正常,是不需要治療的。
敲黑板劃重點:只要寶寶喝奶正常,一般是不會缺鈣的。寶寶最需要補充的是維生素D,每天400IU,用來促進鈣吸收。
02媽媽最發愁之:寶寶是不是上火了?
謠言四、吃奶粉的寶寶很容易上火
上火,是中醫的說法,在西醫裡面,是沒有上火這種說法的。寶寶上火,通常情況下指的是便秘。
真相:引起寶寶便秘的原因,不是奶粉本身,而是:衝調奶粉比例不對,比如過濃;盲目的補充鈣鐵鋅,與脂肪酸結合成鈣皂,引起便秘;只吃細糧、膳食纖維攝入不足。
另外,便秘的定義不是幾天一次,而是不規律、乾結、排便困難,這才是真正的便秘。
謠言五、把奶粉衝稀點,加上「清火寶」能預防上火
真相:擅自改變奶粉衝調濃度,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良,而清火寶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奶粉一起衝調,會破壞奶粉的營養成分,不利於吸收。另外,經常喝清火寶,容易引起齲齒、肥胖等問題。
謠言六、吃香蕉能治療便秘
真相:完全成熟的香蕉,確實可以改善便秘,但未成熟的香蕉中,會含有較多的鞣酸,會抑制胃腸液的分泌,反而會加重便秘。相比之下,像西梅、火龍果、蘋果、梨等水果,會有更好的通便效果。還有高纖維的蔬菜,比如西藍花、南瓜、紅薯等。
03媽媽最困惑之:輔食,到底該聽誰的?
謠言七、不吃鹽、沒力氣
經常有老人說「不吃鹽,寶寶沒力氣」,想讓寶寶長得壯,就得在輔食中加鹽,不然輔食那麼淡,寶寶肯定沒胃口。
真相:鹽的成分是鈉,一歲前的寶寶,身體所需的鈉,完全可以從母乳、奶粉、輔食中獲取。過早添加鹽,會影響寶寶的口味,造成挑食的壞習慣,還會加重腎臟負擔。
謠言八、輔食越軟,越好消化
寶寶還小,得把輔食做的軟一些,不然不好消化……這句話相比你也聽到過,或者自己也這麼認為吧?
真相:這句話只適合剛添加輔食的寶寶,隨著寶寶月齡增加,應該從糊狀轉變到小碎末,再到小碎塊,上寶寶的咀嚼能力得到充分訓練。過於軟爛的食物,會影響寶寶牙齒的萌出、發育,還會影響顏值和語言發育。
04媽媽最著急之:我家寶寶,是不是發育晚?
謠言九、寶寶長得白白胖胖,才說明發育的好
看到別人家寶寶白白胖胖,而自己家寶寶瘦瘦的,是不是特別羨慕別人?總想找到什麼秘方,能把自家寶寶趕緊養胖。
真相:寶寶的發育水平,要參考身高、體重比例,而且不能超過特定年齡段的發育範圍,否則就是營養過剩、體重超標。生長過快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不健康的表現,在孩子長大後可能會面臨很多健康問題。
謠言十、寶寶站立,得早早訓練
為了讓寶寶儘早學會走路,很多寶媽早早的就開始訓練寶寶站立,希望能贏在別人前面。
真相:十個月之前的寶寶,下肢和脊柱是不足以支撐自身重力的,膝關節還沒有做好站立的準備。過早訓練站立,會導致寶寶腿骨發育畸形,比如常見的O型腿和X型腿,甚至影響下肢和脊柱的發育。
謠言十一、用學步車,方便寶寶學走路
學步車一直很受寶媽們的青睞,不僅能幫助寶寶學走路,還能解放自己的雙手,可謂一舉兩得。
真相:寶寶在圈式學步車裡,無法聯繫平衡能力,反而會造成學步延遲,更容易導致腿部異常或足尖點地。另外,圈式學步車容易翻倒,發生意外,已經被很多歐美國家禁止使用。
最後,我只想說:謠言止於智者。在育兒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只要能及時糾正,你就是一個好媽媽!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