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博才洋湖小學「入學護照」,讓父母變身籤證官。)
紅網長沙2月5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周丹)「媽媽,你來做我的籤證考官吧。」長沙博才洋湖小學的小朋友們帶著「入學護照」回家了。在該校的寒假作業中,家長化身「籤證官」,為孩子的各類實踐活動考核把關。
寒假作業變身「護照」
「入學護照」取意為新學期通行證。以「護照」的形式囊括了寒假實踐作業的內容,據博才洋湖小學德育主任黎榮燁介紹,這種包裝設計旨在鼓勵學生「去經歷、去體驗、發現獨特的自己」。
紅網記者看到這本「入學護照」,以「走進傳統文化」為主題,根據不同年級,大致有民俗活動、旅遊活動、志願者活動、體育作業、家務作業等多項。每項都需要學生自己準備過關材料,提交父母「籤證官」考核籤字。博才洋湖小學小學校長李暉表示,「希望孩子們既幫助別人,又鍛鍊自己,既能被愛,又能愛人,並養成良好鍛鍊習慣。」
學校還將在開學之際進行活動總結,邀請家委會成員聆聽每一個孩子的收穫和體驗,既是對孩子的肯定,又為家長提供交流機會。
羊年來了一張「集合令」
《喜羊羊與灰太狼》是很多孩子喜愛的卡通,江女士的女兒正上清水塘小學四年級,她帶回了一張「羊羊集合令」的活動表。學校以「羊村長」的名義向全校學生發出號召,喜羊羊愛看書、懶羊羊愛熱鬧、美羊羊愛助人、暖羊羊愛衛生,分別對應了閱讀、春節體驗、公益、衛生等方面的任務,根據完成的結果可獲得羊羊家族的頭像。
「羊羊集合令」是根據學生愛好設計的方案,讓學生接受任務更加輕鬆。江女士很高興,「用動畫主題的形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任務,她勁兒可足了,說一定要集齊羊羊家族。」
實踐作業怎麼做?
家長表示壓力大
面對寒假指南,不少家長頭疼,尤其是家有「小一生」的家長,「第一次放大假要做實踐作業壓力好大,」兒子正上砂子塘小學一年級的潘女士感慨,開玩笑說「有點好後悔以前讀書的時候沒把設計和美術學好。」但潘女士表示還是會「帶他做完實踐作業,幫他拍照片,讓他自己寫心得,重要的是實踐的過程。」
清水塘小學四年級家長江女士坦言,「小孩參加實踐活動的內容應該因年齡而異,」低年級的時候會和陪孩子一起參與,「孩子大了,都讓她自己去折騰。」
家住鑫天鑫城的趙女士,一放假就帶孩子去社區報導,樹木嶺社區在寒假期間準備了成語大賽、環保酵素製作、素描小組、組織慰問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區活動,吸引了不少學生參加。樹木嶺社區書記翟勇表示,「對接孩子們的愛好,不辜負家長的信任,也是社區工作的一部分。」
許多工作繁忙的家長會將孩子送回老家,或是各類培訓或者託管機構。擔心孩子玩心變重、功課後落,連實踐作業也有託管老師代為監督。家住韶山南路上海城的王先生無奈的表示:「沒有時間帶他,放去小區裡的託管機構起碼有人照看。」王先生還說,家委會商量組織帶孩子們去科技館,「這也能讓孩子長見識,也能完成寒假作業。」
校長支招
注重溝通和示範
「學校在設計寒假實踐活動的時候,會綜合考慮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學生年齡段的能力水平,以及長沙現階段的氣候狀況,從不同年級活動的數量和難度來看,家長應該是不需過於壓力的。」博才洋湖小學校長李暉在談及本校寒假方案的時候說。
「家長不能過於缺席孩子的成長,把實踐活動看做是親子交流的機會,而不是僅僅為了完成任務,這樣考慮更好。」砂子塘泰禹小學副校長徐國平說。
如果家長因種種原因需要尋求外援,李暉建議要「有原則、不代替」,作業是老師精心設計,放假前後基本都有指導和評價,家長還是要儘量支持孩子完成,「實在完不成,與老師溝通,相信是可以達成共識的」。李暉主張「儘量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因為家長時刻在示範。」
本站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名,不得更變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