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inhoidinh
說說這次旅行
北海位於中國南海之濱、北部灣畔,三面環海,條條大道都通向大海,「一行白鷺飛紅樹,海浪千頃擁碧城」說的就是北海,一座具有美麗濱海風情和厚重文化底蘊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或許你知道五十裡碧波銀灘、百年南洋老街、千年珍珠文化和萬年風景潿洲島。
突然有一個短暫的小假期,決定出發只用了半小時,稍微做了一下攻略,想去僑港吃糖水了,想去銀灘踩水了,想去老街走走了。北海經常去,但是想去的地方都因為總總關係沒去成,這回一個人走,想去哪兒就去哪兒,開著我的小白,去哪兒我一個人說了算。南寧到北海,自駕只需要不到兩小時,於是兩天一夜的放空之行成行了。
第1天:北海歷史一日遊
談及北海,人們通常只會聯想到它的海灘風光,但追其溯源,你會在這座城市某些不起眼的殘垣斷壁的遺蹟和生活文化裡,找到歷史某些時期留下的影子。也許你看過始於清道光年的騎樓老街,在北海海灘港口等待過日出西漸,在各國領事館門口感嘆著歐洲18世紀建築…這些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當你走進北海的歷史,也許你會更懂它的美。
【北海老街】
遊玩時間:2-3小時
門票:免費
北海老街始建於1883年,由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及25條小巷構成,是一條有近二百年歷史的老街,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的商業老街,沿路的招牌特別有感覺!但是最精華最有老街風味的還是要數和老街平行的另外兩條街——沙脊街和中山路。
如今大家經常去的老街,主要是去的珠海路,珠海路也是一條步行街,小汽車是開不進去的。街道建築的騎樓部分,是建築向外部的延伸,而騎樓下的迴廊又使得道路更加開闊。這裡記錄了北海近現代的歷史,走在騎樓下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曾經車馬人流燈紅酒綠的繁榮之景,而迴廊處的各種小巷子則是歷史的沉澱與延伸。
老街裡的禮拜堂周日的時候特別熱鬧,要是你正好禮拜日去了,就上二樓去看看,有時候他們會在禮拜,有時候會唱詩,總會有些小活動的,門口坐著的大姐也都很熱情,都會主動邀請你們上樓看看。
二樓的空間不大,很簡單的幾排椅子,但是卻也很有當地的騎樓特色。
與珠海路平行的沙脊街,曾是北海第一街道,始於清道光年,190年的歷史,是北海最早的街道,沙脊街只有兩米多寬,街道兩邊均為商居兩用的建築。而現在的沙脊街,基本都推出北海遊客的視野了,這裡已經成了老北海人民居住的老住宅區了。
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是三條平行的街道,相比遊人如織的珠海路,和相對落寞的沙脊街,中山路才是老北海該有的樣子。也是沿街的騎樓,路上走的卻不是遊客而是北海本地市民,還能看到很多三輪車。天上交織的高壓線以及斑駁的牆壁,無一不在告訴你,這才是老北海真正的樣子。
【一棟被平移了55米的英國領事館】
北海近代建築現存17個點共25座,大多保存完好,它們是近代英、法、德等西方列強掠奪中國市場和資源的物證,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經濟史、建築史、海關史和對外貿易史等方面的重要史跡。一說到北海的近代建築,北海人第一個能想到的就是那座被平移了的英國領事館了。
光緒十一年(1885年)建成英國領事館辦公樓,長27.29米,寬12.14米,佔地面積300多平米,為二層券廊式西洋建築。館址在當時市區南郊,如今在北海市一中門口。1999年,因北海英國領事館舊址位於規劃貫通的北京路中央,北海市考慮到工程需要,本著最大限度保護文物與合理實施城市建設兼顧的原則,決定整體平移英國領事館舊址。
1999年10月1日下午4時開始,至10月3日下午3時25分,成功將重約1700噸的英國領事館舊址往東北方向成功整體平移了55.8米,斜向50度,平移偏差1.5釐米。這是北海建築史上難度最大的一次搬遷工程,同時也是廣西首例建築平移工程,更是全國首例建築物斜向平移工程。
而今,北海英國領事館舊址又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兩層的小樓被改造成了北海近代外國領事機構歷史陳列館,主要展示近代8個西方國家在北海設立領事館的歷史。
【德國領事館】
德國領事館設立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初由英國領事代理業務。1902年始派領事,暫借稅務公司公館辦公。1905年在英國領事館附近建成領事館辦公樓。因為一戰中德惡交,1917年撤出北海。所轄業務範圍包括北海、海口、東興等地通商事宜。
領事館遺址已經不能入內了,只留下一座黃色的小樓,以及一棵百年的樟樹,遺址看起來帶著歷史的痕跡,建築風格也是很歐式的,相比崇左的領事館,迴廊是區別,可能因為北海的氣候原因,建築也融合了當地的風格,增加了納涼的功能。
【法國領事館舊址】
法國領事館是外國在北海開設時間最長的領事館。
法國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在北海設立領事館原先租用民房辦公,1890年在英國領事館不遠處麥迪建造辦公樓,同年落成並使用,1950年撤出,歷時63年,共26任領事,是外國在北海開設時間最長的領事館。
法國領事館和德國及英國領事館相比,保存的就沒有那麼好了,建築應該是經歷過翻修和改造的,沿著地圖找來的時候,沒想到會變成了這樣,崇左龍州的法領館被圍起來做了景區,而北海的法領館卻。。。和別的領事館一樣,門口種有兩棵百年的羅漢松。看來也是建築落成時種下的樹。
參天的古樹,陪伴著這些老樓,不知道還能相伴多少個歲月春秋。
【北海天主教堂】
北海天主教堂旁邊就是中山公園,不遠處也是德國領事館舊址。可見當時的外國人的駐地大都集中在這裡。法國天主教傳入北海市區約始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起初法教會在東泰街買地建屋傳教,到了光緒七年(1881年)把該屋遷建到當時的廣西行今中山東路百貨大樓後面。
現在看到的教堂是翻新的,好在旁邊的主教府樓舊址是原來的。附屬建築是一幢佔地面積160平方米的神父樓,為二層的券廊式西洋建築,位於教堂南面約30米處。
當時社會底層的一些已入教的勞苦大眾,大都居住在天主堂附近,每到星期天早上教堂的鐘聲響起,信徒們便到教堂做禮拜,在神父的風琴伴奏下,高唱天主和聖母的頌歌,以及聆聽上帝對信徒們的教導。這些傳播信仰的建築物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地、年復一年地發揮著它的功能。
【北海郵電歷史博物館】
大清郵政北海分局舊址是目前廣西尚存歷史最長、建設最早、保存較完整的郵政局舊址,見證了近代北海的郵電歷史。該館展示了以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武備為主、輔以中原各地域各年代的各類奇門兵器,早至石器時代的石器、青銅兵器,中至漢、唐、宋、元、明歷代陸戰及水戰兵器裝備,晚至清代廣西黑旗軍、太平天國起義軍等軍裝武備,向市民和遊客展示了中國文明發展的歷史。
場館是免費開放的,但是中午會休息,可惜來的時候錯過了開放時間。
【約上小夥伴來一個海灘趴】
第一次去潿洲島的時候認識了來自成都的阿火在潿洲島開客棧道阿火。聊的很投緣,這次正好他在北海,趕上了他和小魚的結婚紀念日,於是厚著臉皮混了他們一場海灘趴。
據阿火說這個海灘趴已經秘密湊備了將近半個月,所有的物料,小到氣球的顏色搭配,都是經過精心地挑選,特別是趴體的主食、甜點阿火都全程參與一點都沒有敷衍~
毫不誇張,我們看著此情此景,仿佛置身童話故事中,似乎在電視劇裡才有的浪漫場景,竟然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反正我們是酸了)
夕陽西下的時候女主角被騙來了,壯麗璀璨的夕陽就照耀在遼闊的海面上,真是一番醉人的美景。倒上一杯紅酒或來瓶冰凍啤酒,幸福美好的生活時光不過如此。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儀式感可以讓我們在毫無波瀾的生活中看到一絲新的希望,讓我們在對婚姻日漸失望中,充滿新的力量,原來我們還能去給予、去愛、去認真對待那個自己曾經精心挑選的另一半。
生活真的需要儀式感,它還可以讓某一個普通的日子變得熠熠生輝,光彩照人。
海風陣陣中結束了這一場海灘趴,今夜好夢
第2天:北海風光一日遊
【冠頭嶺】
北海市區唯一有海拔,有礁石的景區,在這裡還可以清晰的看到日落,「海枯石爛」和燈塔是那的標誌。 主峰高120米,登峰可觀日出日落、萬頃海濤和晚上點點漁火的迷人景色。 臨海一面有海蝕平臺陡巖,錯落別致,千姿百態。 整個山嶺以形狀「冠 」而得名。山體為砂巖石質,西麓被海浪侵蝕成陡壁。巖下驚濤拍岸、潮聲如雷,因而「龍巖潮音」成為北海一大景觀。冠頭嶺雄峙北部灣畔,北海市西南盡端,俯瞰古珠池,有「三廉海門」之稱。
【僑港海灘】
僑港海灘在北海銀灘的旁邊。海灘不失細膩和柔和,在陽光照射下,銀光點點,若隱若現,它是我國南方的旅遊勝地。沙灘由石英砂堆積而成,沙質與銀灘較之顏色稍暗。要是遇上好天氣,還可以看到絕美的日落。
【僑港海灘婚紗拍照基地】
就在僑港沙灘邊上,有這樣一個對外開放的婚紗攝影基地,在僑港的喜萊逢酒店後面,直接從酒店大堂穿過就到了喲,免費的。非常夢幻的拍照打卡地,有點小聖託裡尼的感覺。這裡有唯美的禮堂,旁邊還有泳池,構圖好的話可以拍出很好看的倒影;五彩的熱氣球非常夢幻,還有浪漫的風車和汽車道具,都是婚紗攝影基地現成的布景,非常好凹造型。來北海旅行,這裡是個不可錯過的小清新打卡點喲,這裡像是一個小歐洲,建築以藍白為主,跟希臘的聖託裡尼有點相似,建築都以藍白色為主,有藍色圓頂小屋、熱氣球屋、小風車、小汽車、假仙人掌,小船、而且還是免費的!
交通:乘坐5號公車到僑港海灘站下車,也租小電車去,到了往前走到海灘後,往右手邊一直走就能看到酒店。
服飾搭配建議:喜來逢婚紗攝影基地真的太好拍,小裙子,T恤+牛仔褲都可以拍,主要以小清新簡約為主,顏色建議藍白色系,這樣拍出來的照片簡單幹淨;大膽的仙女也可以穿比基尼,;可以搭配帽子包包,耳環可以選稍微誇張一點的,有海島夏日feel,墨鏡?啥的就不需要了,畢竟小仙女的美貌不能被墨鏡遮住
拍攝小建議:上午11點前或者下午4-6點是最佳拍攝時間,光影效果最好,黃昏的沙灘就像鍍了一層黃金似的,唯美的日落和細膩的沙灘,非常適合拍照,手機原相機就能拍出火爆朋友圈的大片。
拍照小技巧:
站姿拍照:兩腿一前一後,前面的腿記得腳尖朝著鏡頭方向,超顯腿長,手就自然擺放;
手的動作:雙手儘量張開,或者一直手舉起來拉長比例;
顯臉小:雙手託腮捧臉,手遮太陽,手抓頭髮,靈活運用雙手,讓照片「活」起來;
跪姿拍照:顯瘦又不死板,切記身體不要筆直筆直的哦,扭起來!
搞怪合照:姿勢可以統一一致的誇張動作,或者每個動作都不一樣,分散高低交錯等,表情表現出「我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殺手」就可以
住宿
北海海北民宿
民宿地址:北海海泰別墅群
TIPS:距離僑港美食街5分鐘車程,距離北海火車站15-20分鐘車程;距離北海國際客運港5分鐘車程,免費接送,距離銀灘步行10分鐘左右。別墅區內有共享電動車,2元/20分鐘,交通超方便。
海北民宿以北歐藝術設計風格為主,簡約中帶有清新自然的味道,這樣小清新的環境,絕對是一個絕佳的拍照場所令人無法阻擋相機的快門,所以來北海可別錯過這家可發票圈打卡的民宿。
海北民宿有一隻店寵汪叫阿布,老闆說阿布原來是一條海島狗,從小就在潿洲島長大(老闆以前是在潿洲島開民宿的)還有有很多客人是因為阿布再次回到海北民宿的,真的超有愛。
美食
僑港是上世紀70年代末,伴隨著當時中越兩國關係惡化而誕生的一個以越南歸僑為主的集鎮。僑港顧名思義,是「疍家」歸僑們回到祖國母親懷抱後的港灣,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聯合國難民署為安置這些僑居越南的「疍家人」而興建的漁港與大規模集中安置點。現在的僑港,因為胥家人世世代代的勤勞,早已看不見當初的荒蕪。有的只是從港口到海灘到美食街,一重又一重的熱鬧。
僑港風情街有不少店鋪白天會休攤,到了晚上七點左右,你才能看到僑港風情街最熱鬧的樣子。並且這街道裡穿梭的人群中,被美食吸引而來的北海本地人有時比遊客還多。
【僑港市場】
最先安利一個點——僑港市場。僑港市場有琳琅滿目的東西。特別是熱帶水果和海產幹,種類非常多。如果要給朋友帶特產,首選這裡喲!
香蕉是北海的特產,必須要買喲
【越鄉小廚】
地址:僑南路與小港北二路交叉口西行50米路南
人均:60元
街區排名前三的網紅店,走的是大排檔的路線,海鮮品種豐富,分量足,性價比超高,慕名而來的食客也很多,來北海就是為了吃海鮮的遊客可以在這裡一飽口福,鮮嫩無比的烤生蠔,扣人味蕾的醬爆魷魚,酥香的椒鹽皮皮蝦,強推炸春卷,吃了就愛上……
【越南婆蟹仔粉】
地址:北海市海城區文明南路181號一樓
主打:蟹仔粉
越南風味小吃,一家店只賣一碗粉,可見店家對著碗粉的自信。蟹籽粉最出色的就要數那一晚湯水,蟹肉和蟹膏剔出,與番茄一起熬製的湯水,香鮮可口。
【僑越世家】
地址:僑港小港北二路13號
主打:卷粉、春卷
聽名字就是越南風味小吃啦,主要以小吃為主,都是按照單個來賣的,價格親民,最主要是去吃卷粉的,粉皮晶瑩剔透,包夾著五顏六色的餡料,加上酸甜的醬料,無論是看起來還是吃起來都很有食慾。其次還有越南春卷,各類炸餅,擺在兩個小廚窗內。
【越手勢】
地址 :僑港鎮紅棉路2巷4號
人均 :38元
僑港居住著大量越南歸國華僑,所以在這裡定會有地道的越南菜,首屈一指的就是越手勢啦,是本地人也常去的越式餐廳,不是開在僑港風情街的顯要位置,需要細心尋找一番。
越南檬粉也是店裡一絕,把魚露醬澆上再撈勻來吃,酸甜的魚露醬加上潔白滑爽的檬粉,帶點酸甜和微辣,拌著蔬菜和醬汁吃,十分開胃。
【杯杯樂】
地址:近僑港
主打:西多士、水果汁、格式炒飯炒粉
強烈推薦這家店,幾乎主食、炒菜、甜品、小吃因有盡有,基本都是當地人來吃,很地道,很划算,連著來吃啦兩次,第一次是來吃小吃的,西多士和炒冰,吃的我不亦樂乎,但是看到鄰桌都在吃炒飯炒粉,於是第二次專門來打包來一個牛肉炒飯,簡直驚為天人,強烈推薦的強烈推薦。他們家果汁都十分的濃,慢慢的杯都是果的感覺。另外,在黃皮果的季節還會有黃皮果汁上市,簡直不要太期待啊。
【港灣糖水店】
地址 :僑港鎮僑南路
人均 : 10元
相比各大平臺都在宣傳的24棟糖水,其實北海人去的更多的是港灣糖水,味道和24棟沒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