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打孩子這三個部位,家長再生氣也別動手!

2020-12-20 親子派

1、

「小孩制不住,是不是只能打?」

上周,帶娃到遊樂園玩耍,遇到熊孩子不聽話被家長教訓。

本來只是簡單的玩滑梯的事,奈何熊孩子死活要霸佔著滑梯,就是不給別的小朋友玩。

但那天玩得人又多,家長們都有點等得不耐煩,人群中夾雜著抱怨聲。

寶媽心裡著急,但孩子又死活不聽話,她一生氣就衝著兒子的後腦勺拍了一巴掌。

頓時,人群安靜了,孩子哭鬧聲卻更甚了。

後面寶媽拉著娃到另一邊教育去,孩子們也都開始玩起了滑梯。

事情本來也算圓滿告一段落,但我心中卻對寶媽的那一巴掌一直耿耿於懷。

因為之前,看到一個新聞,講的是一位媽媽在檢查8歲女兒的作業時,發現了很多錯題。當時一氣之下,一巴掌打到女兒後腦勺上。可後面女孩卻漸漸出現頭疼嘔吐狀況,轉而被送進了醫院,但不幸的是,這個女孩最終離開了人世。雖然醫生指出孩子本身就存在腦血管的問題,但媽媽這一巴掌是一個誘因。

這個新聞震驚了所有家庭,晨媽也感到萬分心痛,沒有一個母親會希望是這個結果。

自己的一時疏忽,卻讓孩子遭了罪,這會成為媽媽心中永遠的痛。

其實,生活中有不少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也有些父母在打完孩子之後,就忍不住開始自責。

所以關於要不要打孩子,今天晨媽也想和大家說道說道!

2、

「孩子,究竟可不可以打?」

想必這是很多家長的疑惑,因為近幾年關於打孩子的惡性新聞也偶有發生,確實讓家長們心有戚戚。

其實,晨媽一直不提倡打孩子,因為可能一個不小心,你的「打一下」,就會成為家庭的傷痛!

但現實卻是有些時候被孩子氣得不行,或者管不住孩子的情況。

而作為家長,除了擔負養育孩子的重任,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在原則上的「撥亂反正」,簡單說,就是不讓娃走彎路。

所以,如果孩子犯的只是日常小錯,最好不要打孩子,但面對大的問題時,家長是可以動手打的。

1、孩子犯渾、學壞

我們都知道學好不易,學壞卻是一瞬間的事。

所以,在做人原則方面,家長一定要嚴格督促孩子的一舉一動。

只要孩子出現一點言行不正的地方,我們需要及時糾正,不能讓其繼續發展下去。

不然孩子就會像一顆長歪的樹苗,得不到家長及時的修剪和扶正,一輩子都無法扶搖直上,會成為問題青年。

這些都不是家長們樂於見到的,所以面對大是大非,該懲罰時也要懲罰。

2、無法無天、不尊重人

一個朋友曾回憶第一次打娃的場景,雖有心疼,但也堅決認為自己打得對。

因為那段時間孩子特別無法無天,對人沒禮貌,衝著家裡來的親戚上躥下跳,吃飯時也挑挑揀揀,很不像樣。

而且不高興的時候,還會打媽媽和姥姥。

他無法想像一個八歲的孩子,就敢對家人動手,長大後還得了。

然後一氣之下,他就教訓了娃一頓,讓他再也不敢。

不得不說,有時候體罰確實比言語說教更有效果,但體罰需慎重,更要三思而後行!

3、

「孩子的哪些部位,打不得?」

其實,人身體有許多脆弱的地方,是不能隨意打的,輕則傷害健康,重則可能就像前文那個8歲的孩子一般,危及生命。

所以接下來,晨媽重點說下孩子的哪些部位,輕易打不得。

1、耳朵擰不得

生活中,面對不聽話或者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娃,我們下意識會擰孩子的耳朵來給予教訓。

但你們知道麼?人的耳朵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器官,且軟骨較多。

一個用力過猛,就可能導致孩子的外耳廓拉傷,還會使耳朵短暫充血、腫痛、耳軟骨損傷等。

嚴重的還會引發耳廓軟骨膜炎等其他疾病,甚至影響到孩子的聽力。

由此可見,看似司空見慣的擰耳朵行為,其實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建議家長還是改成口頭教育更安全。

2、孩子的後腦勺、太陽穴打不得

眾所周知,人的頭部很重要,同時也很脆弱。

尤其是幼兒時期的孩子,頭部功能並未分化完善,頭部受到打擊時,可能會產生一些無法預估的傷害。

後腦勺分布著體力和智力發育神經系統,如果家長下手重了,會導致寶寶神經系統受損,影響智力發育。而太陽穴眶內壁比較薄,在震蕩下會出現骨折,對視神經發育極不利。

因而家長們千萬千萬不要,打孩子的頭部,尤其是後腦勺和太陽穴和後腦勺!

3、屁股處也要注意

很多時候,家長也怕打壞孩子,所以一般都會採取打屁股的方式,來小施懲戒。

但這裡提醒家長,看似肉厚的屁股處,其實也輕易打不得。

為什麼呢?

主要是小孩的脊髓和脊柱發育不夠健全,打他們屁股可能會造成孩子脊柱和脊髓損傷。

而且打屁股也讓孩子臀部周圍血腫、血液循環不暢,甚至發生壞死性炎症。

總而言之,「動輒打孩子」、「和孩子做什麼都不打」,這兩種情況都是一種極端,要不得。

而對於打孩子,晨媽的建議是能不打就儘量不要打。

實在是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也希望各位家長們能避開孩子身上的一些敏感脆弱不穩,並做到有所控制。

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打而打,重點是讓孩子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並能從心裡改正。

相信在愛中長大的孩子,並且擁有講道理、情緒平和的父母,他們長大後會更善良平和,成為正直出色的人。

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善待自己的孩子,指引他們前進的方向,孩子們都能發光發亮!

相關焦點

  • 千萬別打孩子這六個部位,家長再生氣也別動手!
    「棍棒教育」至今仍然存在於不少家長的觀念裡,更是有很多老人把「不打不成器」掛在嘴邊。但是「打」真的有用嗎?事實證明孩子大多是越打越差,越打越沒有出息的,不僅如此,如果打到了孩子的關鍵部位,還很有可能釀成慘禍。
  • 家長生氣忍不住打孩子,這三個部位千萬不能亂打
    雖然我們提倡教育孩子需要講道理,不能打罵孩子,但是好多家長在某些情況下還是忍不住會打罵孩子。其實孩子調皮是他們的天性,打孩子真的是一種很不理智的教育方法,多和孩子溝通才是最佳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有時候孩子做出一些特別令家長生氣的事情,那麼父母應該先平穩自己的情緒,再去給孩子講道理。然而好多家長的暴脾氣上來就忍不住去打孩子,可是孩子的這三個部位是千萬不能亂打,否則還影響到身體的健康。第一個部位:太陽穴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作出什麼極端的事情,家長特別生氣的情況下會直接給他們一巴掌。
  • 千萬不要打孩子這6個部位,再生氣也別動手!影響孩子一生
    某位媽媽檢查8歲女兒的作業本,發現了很多錯題,當時氣不打一出來,一巴掌下去,打到女兒後腦勺上。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卻讓孩子送了命,這是再後悔都改變不了的事。孩子做錯了事,有些部位真的不能打,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
  • 孩子這4個部位,家長生氣也別打,後果很嚴重
    孩子可能天生就是性格比較頑劣,總是變著法的惹父母生氣,雖然大部分父母也知道打孩子是件不對的事,可是有時候還是免不了被孩子氣得太厲害,實在忍不住在孩子身上打幾下,尤其是男孩子打好多次都不長記性,更是把父母氣得跺腳。
  • 5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再生氣也別動手打,衝動過後是懊惱
    孩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會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自然就會因為一些不當的行為惹家長生氣。俗話說:「根本底下出孝子」,很多父母都讓我孩子犯錯一定要挨打,長大後才會有出息,因為玉不琢不成器。為了孩子能學好,爸爸媽媽們在打孩子時甚至會往死裡打,只為讓他們得到教訓,殊不知孩子身體上這4個部位是打不得的。1、打頭部:寶寶成長的時候,頭部發育的最為遲緩,因為頭部毛細血管豐富,神經纖維比較多,家長生氣時控制不好力度,一巴掌打到孩子的頭部,可能會導致顱內出血,而且強烈的震動會增加寶寶腦癱的機率,後果十分嚴重。
  • 千萬不要打這三個年齡段的孩子,再生氣也別動手!影響孩子一生
    晨媽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以下3個階段的孩子千萬不能打罵。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既管住孩子,又不會傷害到他們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呢?首先可以冷處理,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家長可以不去搭理他,慢慢地,他就會形成一種意識:這種哭鬧的方法是沒用的。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積極回應,這會讓他們在自己哭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聯繫。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
  • 孩子身上這四個部位,個個都是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別打
    文 | 幸孕姐有些父母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反正也不會出什麼事。然而孩子身體以下幾個部位是不能輕易下手的,嚴重時有可能威脅到孩子生命——本文配圖均來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一、後腦勺後腦是控制呼吸和心跳的生命中樞所在,拍打孩子後腦勺,如果用力過猛有可能造成腦震蕩。
  • 爸爸一巴掌讓兒子耳鼓膜穿孔,父母再生氣,也別打孩子這幾個部位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教育孩子,一定要控制住情緒,尤其是生氣時,千萬別再打孩子了浙江杭州一位家長,在給兒子輔導作業的時候,兒子的表現,讓爸爸著急上火,一時沒有忍住脾氣,就直接動了手,本來是想嚇唬一下兒子,結果弄巧成拙,導致孩子耳鼓膜穿孔,差點影響了聽力,所幸傷病較輕,後果不是很嚴重,但這也讓這位家長後怕不已。
  • 家長再生氣也不能打孩子3個「要害」部位,別因一時衝動毀了娃
    記住,千萬別打孩子的「要害」,尤其是這3臉,就是孩子的要害,家長再生氣,也該留點尊嚴給孩子,千萬不能打臉。要害二:腦袋腦袋有多重要?這肯定不用說了!可是,偏偏有些家長在生氣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動手拽著孩子的腦袋,就往牆上撞擊。還有的爸媽力氣較大,一巴掌就把孩子腦袋給打暈了,甚至有的孩子都被打懵了,家長都不住手,輪著巴掌就往孩子腦袋上拍。有個寶媽曾留言,她說自己的老公在醉酒後,回家耍酒瘋。
  • 千萬不要打這三個年齡段的孩子,再生氣也別動手
    但是,很多家長同時也感到迷茫和困惑,難道對孩子就一點都動不得嗎?任何時候也不能採取強力措施嗎?小編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以下3個階段的孩子千萬不能打。013歲以內的孩子不能打有句老話說得好,「打啞巴孩子有罪!」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家長不可以動手打那些還沒有學會說話的小孩。
  • 孩子這四個部位打不得,再生氣也不要打(家長必知)
    遇到這樣的時刻,家長往往會從剛開始耐心勸導,轉化為暴跳如雷,然後情緒失控之下,也會對孩子動手。 晨媽身邊經常有寶媽討論,哪一棟小孩又被打了,誰誰誰生氣揍小孩了......而關於打孩子,他們似乎也有較大的認同感,覺得「不打不成才」「犯錯誤就該揍一頓」~每每聽到這樣言論,晨媽心裡挺不舒服的,因為教育孩子,不是只有「打」這一種方式。
  • 孩子的這兩個部位,是娃的「生命線」,家長再生氣也別動手打
    如果家長長期對孩子進行家暴,去體罰孩子。那麼這就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是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痛苦加倍!但是如果真的傷害到了孩子,難免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比如耳朵,屁股這些地方,是娃的「生命線」要是打壞了,孩子這輩子可就毀了!
  • ​千萬不要打這三個年齡段的孩子,再生氣也別動手!影響孩子一生
    晨媽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以下3個階段的孩子千萬不能打罵。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積極回應,這會讓他們在自己哭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聯繫。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這個階段正是他們探索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啟蒙階段。
  • 給家長的忠告:這3個階段的孩子不能打,再生氣也別動手
    親愛的父母們,你們經常打孩子嗎?前段時間,我在地鐵上就看到一個媽媽對孩子大打擊。原因是孩子丟了100元?孩子只有5歲拿著錢去玩去了,後面就不知道錢放哪了。媽媽說,你知道現在錢有多難賺嗎?我們可以理解成年人賺錢的辛苦,但是作為媽媽將自己的無奈情緒施暴到孩子身上,這對孩子真的太不公平!
  • 四個部位打不得,再生氣也不要打(家長必知)
    遇到這樣的時刻,家長往往會從剛開始耐心勸導,轉化為暴跳如雷,然後情緒失控之下,也會對孩子動手。 清歡經常有寶媽討論,哪一棟小孩又被打了,誰誰誰生氣揍小孩了.而關於打孩子,他們似乎也有較大的認同感,覺得「不打不成才」「犯錯誤就該揍一頓」~每每聽到這樣言論,清歡心裡挺不舒服的,因為教育孩子,不是只有「打」這一種方式。
  • 家長即使再生氣,也不要打孩子這幾個部位,不然孩子會很受傷
    家長注意了,孩子這幾個部位不能打,生理和心理都會造成傷害大家在教育和打罵孩子的時候,需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能夠因為自己一時之氣而釀成無可挽回的大錯。有些父母可能真的下手特別重,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特別嚴重的身心傷害呢!
  • 「育兒」千萬不要打這三個年齡段的孩子,再生氣也別動手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拿命換來的,離婚放棄孩子有多艱難也只有媽媽知道。有一句古話,孩子不打不成器,不打不成才,一直流傳至今,老一輩的人覺得孩子是要用打來教育的,可是現在很多人都聽人說孩子不能打,打孩子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 家長再生氣,孩子的這幾個部位都儘量別打,打壞就不好了
    但有的家長就是認為「孩子不打不聽話」,一打起孩子來就瘋了似的下狠手。但是,孩子身上的有些部位則儘量別打,打壞了就不好了。打頭這是常識問題,但就是有些家長忍不住打孩子的頭。尤其是在孩子惹事之後,或者學習不認真時,家長隨手就往孩子頭上打。
  • 家長再生氣,也別打孩子這五個部位,不要為自己錯誤的行為而後悔
    周日帶娃去遊樂場玩的時候,看見有個女孩被爸爸從碰碰車上給拽了下來,應該是到時間了,孩子沒有玩夠。然後爸爸說兒子不遵守承諾,孩子畢竟玩心重,趁爸爸沒注意一溜煙又往車上跑去。這位父親特別生氣,隨手拿起棍子在孩子的屁股上啪啪打了幾下,孩子委屈的大哭了起來。
  • 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個個都是「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不能打
    ,認為孩子犯了錯,只有「打」才能讓孩子回歸到正路上來。但家長們也要注意,在進行「棍棒教育」時,孩子身上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隨便打的,否則會因一時的失控釀成悲劇,讓父母后悔終生。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個個都是「生命線」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注意分寸,打到孩子的「生命線」,就有可能釀成悲劇。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父母再生氣都不能打,否則後果將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