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孩制不住,是不是只能打?」
上周,帶娃到遊樂園玩耍,遇到熊孩子不聽話被家長教訓。
本來只是簡單的玩滑梯的事,奈何熊孩子死活要霸佔著滑梯,就是不給別的小朋友玩。
但那天玩得人又多,家長們都有點等得不耐煩,人群中夾雜著抱怨聲。
寶媽心裡著急,但孩子又死活不聽話,她一生氣就衝著兒子的後腦勺拍了一巴掌。
頓時,人群安靜了,孩子哭鬧聲卻更甚了。
後面寶媽拉著娃到另一邊教育去,孩子們也都開始玩起了滑梯。
事情本來也算圓滿告一段落,但我心中卻對寶媽的那一巴掌一直耿耿於懷。
因為之前,看到一個新聞,講的是一位媽媽在檢查8歲女兒的作業時,發現了很多錯題。當時一氣之下,一巴掌打到女兒後腦勺上。可後面女孩卻漸漸出現頭疼嘔吐狀況,轉而被送進了醫院,但不幸的是,這個女孩最終離開了人世。雖然醫生指出孩子本身就存在腦血管的問題,但媽媽這一巴掌是一個誘因。
這個新聞震驚了所有家庭,晨媽也感到萬分心痛,沒有一個母親會希望是這個結果。
自己的一時疏忽,卻讓孩子遭了罪,這會成為媽媽心中永遠的痛。
其實,生活中有不少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也有些父母在打完孩子之後,就忍不住開始自責。
所以關於要不要打孩子,今天晨媽也想和大家說道說道!
2、
「孩子,究竟可不可以打?」
想必這是很多家長的疑惑,因為近幾年關於打孩子的惡性新聞也偶有發生,確實讓家長們心有戚戚。
其實,晨媽一直不提倡打孩子,因為可能一個不小心,你的「打一下」,就會成為家庭的傷痛!
但現實卻是有些時候被孩子氣得不行,或者管不住孩子的情況。
而作為家長,除了擔負養育孩子的重任,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在原則上的「撥亂反正」,簡單說,就是不讓娃走彎路。
所以,如果孩子犯的只是日常小錯,最好不要打孩子,但面對大的問題時,家長是可以動手打的。
1、孩子犯渾、學壞
我們都知道學好不易,學壞卻是一瞬間的事。
所以,在做人原則方面,家長一定要嚴格督促孩子的一舉一動。
只要孩子出現一點言行不正的地方,我們需要及時糾正,不能讓其繼續發展下去。
不然孩子就會像一顆長歪的樹苗,得不到家長及時的修剪和扶正,一輩子都無法扶搖直上,會成為問題青年。
這些都不是家長們樂於見到的,所以面對大是大非,該懲罰時也要懲罰。
2、無法無天、不尊重人
一個朋友曾回憶第一次打娃的場景,雖有心疼,但也堅決認為自己打得對。
因為那段時間孩子特別無法無天,對人沒禮貌,衝著家裡來的親戚上躥下跳,吃飯時也挑挑揀揀,很不像樣。
而且不高興的時候,還會打媽媽和姥姥。
他無法想像一個八歲的孩子,就敢對家人動手,長大後還得了。
然後一氣之下,他就教訓了娃一頓,讓他再也不敢。
不得不說,有時候體罰確實比言語說教更有效果,但體罰需慎重,更要三思而後行!
3、
「孩子的哪些部位,打不得?」
其實,人身體有許多脆弱的地方,是不能隨意打的,輕則傷害健康,重則可能就像前文那個8歲的孩子一般,危及生命。
所以接下來,晨媽重點說下孩子的哪些部位,輕易打不得。
1、耳朵擰不得
生活中,面對不聽話或者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娃,我們下意識會擰孩子的耳朵來給予教訓。
但你們知道麼?人的耳朵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器官,且軟骨較多。
一個用力過猛,就可能導致孩子的外耳廓拉傷,還會使耳朵短暫充血、腫痛、耳軟骨損傷等。
嚴重的還會引發耳廓軟骨膜炎等其他疾病,甚至影響到孩子的聽力。
由此可見,看似司空見慣的擰耳朵行為,其實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建議家長還是改成口頭教育更安全。
2、孩子的後腦勺、太陽穴打不得
眾所周知,人的頭部很重要,同時也很脆弱。
尤其是幼兒時期的孩子,頭部功能並未分化完善,頭部受到打擊時,可能會產生一些無法預估的傷害。
後腦勺分布著體力和智力發育神經系統,如果家長下手重了,會導致寶寶神經系統受損,影響智力發育。而太陽穴眶內壁比較薄,在震蕩下會出現骨折,對視神經發育極不利。
因而家長們千萬千萬不要,打孩子的頭部,尤其是後腦勺和太陽穴和後腦勺!
3、屁股處也要注意
很多時候,家長也怕打壞孩子,所以一般都會採取打屁股的方式,來小施懲戒。
但這裡提醒家長,看似肉厚的屁股處,其實也輕易打不得。
為什麼呢?
主要是小孩的脊髓和脊柱發育不夠健全,打他們屁股可能會造成孩子脊柱和脊髓損傷。
而且打屁股也讓孩子臀部周圍血腫、血液循環不暢,甚至發生壞死性炎症。
總而言之,「動輒打孩子」、「和孩子做什麼都不打」,這兩種情況都是一種極端,要不得。
而對於打孩子,晨媽的建議是能不打就儘量不要打。
實在是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也希望各位家長們能避開孩子身上的一些敏感脆弱不穩,並做到有所控制。
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打而打,重點是讓孩子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並能從心裡改正。
相信在愛中長大的孩子,並且擁有講道理、情緒平和的父母,他們長大後會更善良平和,成為正直出色的人。
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善待自己的孩子,指引他們前進的方向,孩子們都能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