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幼兒師範學校素質教育開放周踐行五育並舉質量觀

2020-12-11 教育信息速報

12月9日,亳州幼兒師範學校舉行第十三屆素質教育周開放活動,進一步踐行五育並舉的質量觀。

活動結合學校社團特色,以文藝演出的方式向師生呈現。經過前期認真籌備和彩排,共有17個精彩的文藝節目亮相活動現場,演職人員均來自學校各社團。在舞臺上,既有別具一格的漢服走秀,也有韻味十足的戲曲聯唱,精彩的節目,贏得現場師生觀眾的陣陣掌聲與喝彩。

多年來,亳州幼兒師範學校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技能,素質教育質量不斷提升。本次活動以「堅持五育並舉,培養時代新人」為主題,充分展示了學校素質教育成果,有助於在學校形成良好素質教育氛圍,引導教師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肩負起培育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的責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鄭寧 特約通訊員:張秀禮)

【來源:亳州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亳州幼兒師範學校專題講座闡釋新時代好老師
    12月13日,亳州幼兒師範學校韓冰名師工作室邀請安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姚運標作了題為《做新時代好老師——師德師風漫談》講座。學校全體教師以及17級大專班部分學生聆聽講座。「姚教授的講座通俗易懂,他結合自己多年的從教經歷,通過一個個故事,講解了成為一名好老師的必備素質,內容特別實用,我們都覺得受益匪淺。」現場師生紛紛表達自己的收穫和感悟。
  • 合江縣利城高中:「五育」並舉,融合育人,「五一」並重,提升素質
    近年來,合江縣利城高中大力深化課程改革,綜合學校生源實際情況,著力踐行「五育」並舉,融合育人,「五一」並重,提升素質,為學生提供適合教育。「五育」並舉,融合育人德為育之首。實施「紅色德育體系鑄魂育人建設工程」,綜合適用教育教學、實踐養成、文化薰陶、制度保障等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融於教育教學全過程。
  • 亳州幼兒師範學校入圍全國排球特色學校評選
    近日,安徽省教育廳公示了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排球特色學校、校園籃球「滿天星」訓練營推薦名單,亳州幼兒師範學校榜上有名,入選全國排球特色學校。亳州幼兒師範學校一直注重對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2017年,學校學生田婉婷、葛文靜在首屆安徽省青少年沙灘排球賽中榮獲女子甲組一等獎;2019年,學校學生在亳州市中學生排球聯賽中榮獲高中女子組第一名;在亳州市首屆職工氣排球比賽中,亳州幼兒師範學校教職工代表隊女子組榮獲一等獎
  • 亳州幼兒師範學校招生計劃、專業
    就讀模式:中職階段在亳州幼兒師範學校就讀,高職階段進入大專院校就讀。就讀模式:中職階段在亳州幼兒師範學校就讀,高職階段進入大專院校就讀。就讀模式:中職階段在亳州幼兒師範學校就讀,高職階段進入大專院校就讀。
  • 亳州幼兒師範學校市「三優」評選活動成績喜人
    近日,2020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優秀論文、優秀教學軟體和優質課評選結果公示,亳州幼兒師範學校教師參選作品榮獲一等獎10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7個,是參選學校中榮獲一等獎最多的學校。在接到市教育局相關文件通知後,亳州幼兒師範學校積極組織學校老師參與
  • 課程研討聚智慧 「五育並舉」促發展
    幼兒園教師正在給孩子們上課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教書育人使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11月16日至18日,石棉縣幼兒園開展了為期三天的2020年秋季「五育並舉」主題課程教研活動。
  • 亳州幼兒師範學校以微課製作培訓推進「雲教學」
    12月10日,亳州幼兒師範學校開展微課製作培訓活動,進一步推進「雲教學」工作。培訓由多次獲得信息化教學比賽國賽及省賽一等獎的周蓓蓓老師擔任主講,全體中青年教師參加培訓。亳州幼兒師範學校向來重視教學信息化建設工作,引領老師們不斷學習並應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不僅提升了老師們的信息素養,還激發了他們應用微課進行教學的積極性,為今後更好地推進信息化教學與課程深度融合夯實基礎。
  • 「五育」並舉 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意見強調,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按照「四有好老師」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深化關鍵領域改革,為提高教育質量創造條件;加強組織領導,開創新時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
  • 教育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教育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2019-07-09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五育並舉」創品牌 立德樹人育新人
    近年來,山東省壽光市羊口中心小學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堅持「五育」並舉的辦學思路,著力解決素質教育如何實現創新發展的實際問題。在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鍊、增強美育薰陶、加強勞動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創新發展,構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新時代唯美少年的教育和育人新體系,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是壽光市羊口中心小學的首要任務和永恆主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學校積極探索多種渠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五育」並舉中健康成長。
  • 「五育並舉」的龍泉實踐成都市龍泉驛區創新落實「五育並舉」,頒布...
    《意見》明確要堅持「五育」並舉,著力解決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國家綱領性文件,地方如何落實落地?這考驗著教育人的定力與智慧。2020年5月12日,成都經開區印發《關於落實「五育並舉」推動龍泉驛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6月16日,又審議通過了《龍泉驛區落實五育並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中小學如何設計「五育並舉」落實機制
    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後,中共中央、國務院相繼印發了一系列文件,提出堅持「五育並舉」教育方針,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強化體育評價、美育評價,再一次明確了「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五育並舉」是一個有機整體,切忌不成體系、零敲碎打,不分主次、眉毛鬍子一把抓,更不能不可持續、一時興起而為之。學校作為教書育人主陣地,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系化設計「五育並舉」落實機制,為培養時代新人進行系統思考、統籌融合併將「五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 「五育並舉」的龍泉實踐
    2019年6月23日,《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印發,這是首個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明確要堅持「五育」並舉,著力解決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國家綱領性文件,地方如何落實落地?
  • 課程研討聚智慧 「五育並舉」促發展 石棉縣幼兒園開展2020年秋季...
    幼兒園教師正在給孩子們上課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教書育人使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11月16日至18日,石棉縣幼兒園開展了為期三天的2020年秋季「五育並舉」主題課程教研活動
  • 五育並舉 育人方式怎麼變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聚焦「育人方式變革」實踐研究,發布成都創新實踐經驗與區域及學校改革成果,交流新時代學校落實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的工作經驗與行動範式,研討「深化學校育人方式變革的走向與路徑」……日前,「成都市未來教育家」們在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
  • 中國教育學會、龍泉驛區共同舉辦「五育並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
    秦建平主任在總結點評,就龍泉教育推進「五育」並舉落地舉措進行了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了龍泉驛區就推進「五育並舉」分層分類提高育人質量的思考,給各位校長分享了《面向2035:學校優質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科學路徑選擇》的專題報告。
  • 五育並舉 高考成績創新高
    2019年5月,廣州市教育局代表隊奪得第六屆廣州市公民科學素質競賽二等獎。通訊員供圖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提出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給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全新的努力方向和建設要求。
  • 「五育並舉」正考驗著學校的教育定力與教育智慧
    合肥一中把這一教育觀作為推進學校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的根本遵循,明確了以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發展為核心的教育價值追求,構建起「培育多種可能、奠基出彩人生」的教育哲學,在堅持「全面施教,廣育英才」的同時,十分重視「五育並舉」。
  • 亳州幼兒師範學校推進1+X證書試點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12月19日,亳州幼兒師範學校舉行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全校共100位學生參加此次考試。考試分理論和實操兩部分,分別設置了相應的考場。亳州幼兒師範學校一直重視對學生一專多能的培養,在不斷提高學生教師資格證通過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參加育嬰師證、蒙氏教師資格證等考試。目前,學校已成為經教育部審批通過的第三批1+X證書試點學校。舉行此次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是學校拓寬學生就業渠道、提高就業競爭力的有力措施。
  • 將非遺文化搬進課堂  龍泉柏合學校踐行「五育並舉」有妙招
    學校從常規活動、主題活動兩個方面,讓學生經歷設計、製作作品的過程,體驗動手實踐的過程和成功感,讓他們在參與傳統文化和瀕危文化的搶救、傳承與發展中,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文素養,增強個人綜合素質,踐行感恩教育,落實五育並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