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is, 一個對Coding有著獨特追求的人
這是Hollis的第238篇原創分享
作者 l Hollis
來源 l Hollis(ID:hollischuang)
據央視財經報導,近日,公安部網安局通報了一起非法生產、銷售、使用聯網型針孔攝像頭大案。這種針孔攝像頭利用配套的手機App等客戶端,通過網際網路遠程控制攝像頭,偷拍偷窺侵犯他人隱私。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韓國也是曝出多起隱形攝像頭偷拍案件。
據韓國媒體報導,有一起案件的受害人是一位韓國人,有一天,他的朋友給他發來一段視頻,問他其中視頻中的人是不是他。他疑惑的打開視頻後大吃一驚。
原來這段視頻下載自國外某色情視頻分享社區,視頻中拍攝的內容是他和自己的女朋友一年前在一家酒店入住的內容。
視頻角度正對著酒店的床,時長有一個多小時,其中包含了長達半個小時的色情內容,最重要的是,通過視頻可以清晰的看到男女主角的臉。
雖然最後視頻的偷拍者被抓獲,但是由於視頻在網絡上流傳了很久,被多次轉賣到很多國外色情網站,導致視頻並無法被徹底刪除。
除此之外,韓國媒體報導稱,有些酒店的攝像頭拍攝的內容,不僅被錄製下來傳播,有些竟然以海外色情網站上直播獲取暴利。
偷拍背後的黑色利益鏈
類似的有關酒店針孔攝像頭偷拍的案例和報導屢見不鮮。
有大量的案例顯示,絕大部分偷拍視頻都是為了向非法網站進行銷售牟利,還有一部分不法分子還會對受害人進行勒索。

從製造和出售偷拍設備、到設備安裝、再到銷售傳播,形成了一條巨大的黑色利益鏈。
馬克思說過: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

那麼,針對這種事情,我們普通民眾真的就束手無策了嗎?難道就沒有什麼行之有效的辦法來提前避免嗎?
這一篇文章,就從多個角度來分析下,試著幫你總結一些經驗,可以提前避免被偷拍。
針孔攝像頭一般安在哪?
因為偷拍背後有著巨大的利益鏈條,而且很多視頻都是根據內容"明碼標價",所以,就產生了一種"內容越刺激,價格越高"的情況。
所以,這些偷拍設備往往安裝在非常隱私的場所,比如酒店、出租房、試衣間等。
所以,我們出門在外,一定要密切注意這些場所,我們在租房、住酒店,甚至在商場試衣服的時候都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
接下來,我們以酒店房間為例,分析下針孔攝像頭一般安裝在哪些位置。
酒店的針孔攝像頭,安裝位置一般有幾下特點:
1、安裝位置是正對著床或者洗手間的
2、周圍有電線、電源等供電裝置
3、不被人注意的角落
重災區1:對著床的照明燈
據統計,很多偷拍視頻的角度都是從上往下排的,所以,床的上方就是一個重災區,尤其是床上方的照明燈。因為這種地方位置好、易安裝、通電方便、有燈光遮蔽。

重災區2:煙霧報警器
很多酒店會在房間安裝煙霧報警器,這種設備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因為他和床頭上方的照明燈一樣,位置好,有電源,也是一個高頻的重災區。

重災區3:電視機頂盒
酒店的電視一般都正對著床頭,有些電視會配備機頂盒,有些針孔攝像頭被安裝在機頂盒內,由於機頂盒自帶的LED燈光會閃爍,很具有欺騙性,很容易被忽略。

重災區4:插座、插排
房間內必不可少的就是插座和插排,這種設備上天然有很多插孔,很適合針孔攝像頭的隱蔽。由於其通電方便,通常位置也較好,所以歷來的很多案例中,插座和插排也是經常發現被埋有針孔攝像頭的。

重災區5:浴室的浴品架
除了酒店的床的附近,浴室也是一個經常發生偷拍的地方,浴室有很多東西都能被安裝偷拍器,如浴室的燈、浴霸等,還有容易被忽略的就是用來放洗浴用品的架子,這個上面的有些物品是可以偽裝,用來偷拍的。

其他常見災區
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重災區以外,還有一些其他地方也值得注意,如:房間內的小掛件、裝飾品、衣服掛鈎、紙巾盒、鬧鐘、路由器、電視、空調、甚至是螺絲釘,都有可能被安裝攝像頭。
之前有人做過實驗,在一個房間內安裝80個攝像頭,讓參與者去尋找,最終只成功找到了一半左右。
所以,在酒店房間內,任何地方都有可能被安裝針孔攝像頭,所以,出門在外,務必小心。
那麼,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用來檢測酒店內的偷拍設備呢?網傳的使用智慧型手機排查攝像頭的方法到底是否可行呢?
想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首先要簡單了解下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針孔攝像頭的原理及分類
針孔攝像頭的原理及分類
針孔攝像頭,即超微型攝像機。就是把監控攝像機進行小型化改進,是由開發板+攝像頭模組+鋰電池(或變壓器)構成。主要具備遠程、夜視、隱蔽、偷拍等功能。
各種針孔攝像機的原理都是類似的。它們將透過鏡頭收集到的光線投在感光元件上,由感光元件把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電信號被轉換成數位訊號;數位訊號進行壓縮後傳輸到監視器或錄製設備上,從而顯示或者錄製成我們能夠看到的影像。
而為了拍攝夜間場景,很多攝像頭都會採用紅外補光的方式,即在夜間採用紅外發射裝置主動將紅外光投射到物體上,紅外光經物體反射後進入鏡頭進行成像。這時我們就能在鏡頭中看到的是由紅外光反射所成的畫面,而不是可見光反射所成的畫面。
市面上常見的針孔攝像頭根據數據的傳輸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線的,一種是無線的。
有線攝像頭
需要連接數據線才能工作,數據線的另一端往往會連接在錄像設備上。
錄像後的內容使用存儲模塊進行存儲或者直接連接電腦進行視頻保存。
無線攝像頭
通過連接WIFI,向外發出數據,發射範圍可以達到數十米甚至上百米,只要在這一範圍內安裝接收機就可以收集到視頻信號。
針孔攝像頭檢測方式
前面介紹過了常見的針孔攝像頭的原理及分類,那麼,接下來就來具體看一下到底如何檢測房間內的針孔攝像頭。
主要就是利用攝像頭的成像原理以及文件傳輸方式等進行檢測。
肉眼檢測
首先,針孔攝像頭雖然很小,但是一般也都是肉眼可見的。所以,在酒店房間內,我們可以重點排查一些常見的"重災區"。
拿出手電筒,照一照房間內的各種小孔,看看是不是有鏡頭反光現象。如果存在這種情況,那就很有可能是被安裝了偷拍設備。
傳感器檢測
針孔攝像頭上面有很多感光元件,這些元件都是需要晶振產生一個時鐘,逐像素(場時鐘)逐行(行時鐘)掃描成像。這些時鐘的發生器會有相對比較固定頻率的電磁波洩漏。行時鐘一般在12MHz到30MHz,場時鐘一般在15.625kHz(PAL)、15.750kHz(NTSC)。
行時鐘可以用多波段收音機在短波波段檢測到,如果一般沒有電磁屏蔽的攝像頭,可以在半米左右就能收聽到時鐘信號;
場時鐘則可以買到非常便宜的超低頻VLF接收機來進行測試。
紅外檢測
前面我們說過,針孔攝像頭為了實現夜視效果,都會採用紅外光進行補光,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檢測房間內的紅外光的方式判斷是否有偷拍設備。
關於這種方法,網上其實有一個流傳較廣的方案:拉上窗簾,保持室內黑暗,打開手機相機觀察室內,如在屏幕上發現有紅點,則非常可能有攝像頭。
這種方式的原理就是因為偷拍設備會發出紅外光,雖然肉眼對紅外光不可見,但是手機相機等設備是可以接收到的,所以,大家認為這種方式可以檢測到偷拍設備。
但是實際上,使用手機相機檢測紅外光的辦法並不靠譜!
主要是因為,紅外光會干擾手機相機成像效果,導致畫面偏色,因此現在很多智慧型手機都在手機相機上加了濾光片或塗層,或者使用特殊材質的玻璃,來對紅外光進行過濾。
所以,使用手機照相功能,尤其是近幾年出的各種智能機,在夜間檢測紅外的方式並不完全有效。
那麼,既然手機相機不行的話,那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檢測紅外光呢?有兩種選擇:
1、使用沒有進行紅外過濾的手機
攝像頭紅外過濾,並不是所有手機都做了的,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沒有做過紅外過濾的手機,來檢測紅外光。
下圖是網友整理的可以常見機型,記錄了哪些手機可以檢測紅外光
2、使用專業的紅外檢測儀
網上有專業的用來檢查紅外光的設備,價格大概在200元左右就可以買的到。

WIFI檢測
無線傳輸的針孔攝像頭,都需要連接WIFI進行數據傳輸,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連接WIFI,使自己的手機設備和偷拍設備處於同一個區域網中,然後分析該區域網內的所有設備進行排查。
類似的使用WIFI檢測的APP市面上也有一些,比如一些常見的手機衛士APP,一般均具備這樣的功能,大家還可以嘗試到應用商店搜索一下相關APP。主要的原理都是通過區域網掃描實現的。
後話
酒店視頻偷拍,絕對不是個例,甚至有人說:80%的酒店都有被安裝過偷拍設備。
所以,大家出門在外,一定要小心謹慎,進入到一個陌生的居住環境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檢查,避免隱私被洩露。
還有就是,大家不要以為只有小酒店,或者快捷賓館才會有偷拍設備,很多星級酒店也曾被爆出過被安裝偷拍設備。所以,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我想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小視頻被傳播到網上吧。
如果在任何場所發現偷拍設備,一定要立即報警。這種嚴重侵犯我們隱私權的行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嚴懲。
另外,我們還是呼籲有關部門,可以從偷拍設備的源頭,偷拍設備的銷售,偷拍視頻的販賣等多方面進行重點打擊。
如果大家針對這類偷拍情況有任何想要說的,或者對於針孔攝像頭檢測有更好的建議,歡迎評論留下你的觀點。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想要把他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歡迎大家點擊在看,或者轉發給你身邊的朋友。
參考資料:
http://www.hqps.com/baike/shipinjiankong/215103.html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45921/
https://tech.ifeng.com/c/7ng1FRTerQ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967338
關於作者:Hollis,一個對Coding有著獨特追求的人,某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專家,個人技術博主,技術文章全網閱讀量數千萬,《程式設計師的三門課》聯合作者。
歡迎大家關注Java之道公眾號,也會定期發布原創的Java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