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都播到了14集了,那麼前幾集為後面劇情的發展是如何埋下伏筆的呢?
第一個伏筆之處:是在弘曆選福晉的時候,本該已經選擇了青櫻,但是意外出現,青櫻的皇姑母出事被禁足連累到青櫻。可是此時弘曆不願意了,自己與青櫻是真愛,為什麼要傷及無辜,其實他對皇上說的無辜還包含著自己與青櫻的愛情。老練的皇上老子當然要動之以理了,告訴他:「選什麼樣的很重要,而非誰無辜;隨心所欲,所言所行都是為了大清萬代,婚事非一人之事,應該有應當的模樣,而非兒女私情,你必須做的事未必是你願做的事情,與你合適,未必是你所願,每件事,他的所得也必有他的代價」。這為弘曆以後治理天下,管理後宮的基本準則給定下了規矩與原則,最終的鬥來鬥去都得圍繞著這個大綱,這也是解決以後宮矛盾的方法論。
第二個伏筆:當皇后烏拉那拉氏被刺死喝了毒酒之後告訴青櫻:「烏拉那拉氏要代代為後,目前我們無力反駁,現在不能有恨,要當上皇后才是為我報仇,更是對我報答」,這是皇后的最終遺言,也是青櫻的終身奮鬥目標,他的目標就是當上皇后,守住皇后,這是她的命,這是後宮爭鬥的最大伏筆。
第三個伏筆:皇后與熹貴妃的最後對話:「看來,不是每出戲的結局都有定數的,咱們的戲還沒上完呢!熹貴妃回答道:說戲還沒唱完,可惜皇后娘娘看不到了」。這是遊戲的開始,後宮上一任爭鬥的結束,新的爭鬥的開始,這兩句話吹響了戰鬥了號角,確立了本劇的發展主線與主題,每個人的命運被定格在了爭鬥上。
第四個伏筆:當弘曆一定要選擇青櫻為側福晉的時候,熹貴妃這樣告訴他:「青櫻格格性格倔強,日後你倆相處不諧,自尋煩惱;弘曆答道:認識多年,性格相投,不會處不來的;熹貴妃道:你就這般認準了她?不惜拿自己的政治前途求皇上?這是母子的對話,也暗示著以後,熱戀時候,都是百般好,夫妻之後終有各種不合,隱隱道出了後期劇情發展脈絡,也許後邊的劇情發展會慢慢印證熹貴妃的話,俗話說的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之理。
第五個伏筆:青櫻與弘曆皇上的對話,自己選上側福晉而不開心,本就無憂無慮,但是這次選上而感到害怕。皇上回道:生在皇家,無一日不感受到宮牆下的冰冷殘酷。這兩句對話,真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青櫻已經感覺到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開始,皇上直接給出這場戰爭的殘酷。非皇上所不知,而是後宮爭鬥歷來如此。他們的命運就如我們一樣,冥冥註定很辛苦,但是還是活到了這個世上,那麼就得樂觀去迎接各種挑戰,也是對青櫻的一種鼓勵和安慰。
第六個伏筆,當青櫻洞房之晚,其他人被冷落。而董潔扮演的嫡福晉說:拿出嫡福晉的氣度,我要做的更好,比任何人都像一個正妻,只有自己才是最適合做嫡福晉的。這說明了嫡福晉還是比較聰明的,這樣的人,地位還是很難撼動的,守擂者並非沒有本事,打擂者——青櫻還得下一番苦功夫,經歷很多集的磨難才可能........
第七個伏筆:張廷玉因為皇太后烏拉那拉氏暴斃到後宮上諫,青櫻做了偽證,而這個偽證是含著眼淚做的,就為日後報仇堅定了決心,似乎只有更狠的人,有更大野心的人才會忍辱負重,當以後劇情發展到青櫻報復而登上皇后寶座,大家也都習以為常——這是後宮的習俗,人性的習俗
如懿傳,前幾集不是很精彩,但是都是為了後邊劇情的發展打下基礎,精彩還在後邊,越看越想看,跟我一起趕快追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