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鞍山市臺安縣新臺鎮德生村內,每隔一段距離就會看到紅、綠、藍、黑四色分類垃圾桶整潔擺放在村子裡,村民們現在已經習慣了將垃圾進行分類投放。
自覺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據悉,德生村緊鄰大麥科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為保護溼地一方淨土,德生村從2019年3月開始準備垃圾分類工作,為各村組發放標誌牌、分類垃圾桶,以畫冊、條幅、宣傳單、微信群轉發圖文視頻等進行前期宣傳。可執行起來,仍不徹底,於是黨員幹部帶頭示範,以黨員帶群眾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讓村民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好處。到2019年10月,分類垃圾桶正式投入使用時,因為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村民也自覺接受了垃圾分類這一做法。「垃圾經分類後,由專人專車進行統一清運處理,村子比以前更乾淨更漂亮了,看在眼裡,心裡也舒坦。」村民們紛紛稱讚。
垃圾分類可回收站為危害垃圾、可利用廢品找到各自「歸宿」。
為做好長效機制,德生村還在村委會設置了垃圾分類回收站,村民將廢電池、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和廢舊衣物等送到垃圾回收站,可按量兌換牙膏、牙刷、鹽油等生活日用品。這樣一來,既提高了村民的參與度,又實現了垃圾變廢為寶,高效利用。(作者單位:鞍山日報)
【來源:東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