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圈因藝人不敬業而引發的吐槽屢見不鮮,特別是近日一段劉德華承受採訪的視頻熱傳,更引人深思,就像是對整個文娛界的挖苦,他的言辭顯得真實和低微,把本人的敬業硬是說成了是本人的錯。
劉德華在承受魯豫採訪時,被問到拍戲辛勞嗎時答覆,「無所謂辛勞」,舉例在本人培訓的時分,不光戲服要本人準備,還要寫(炒)劇本等,還用很不解的口吻說「就仿佛我說『準時』如今是一個優點了,這不是應該的嗎?」,魯豫補充道,「如今有時分規範很奇異」。
劉德華最後還說:「可能如今(文娛圈)和以前的請求不一樣了,連準時、記臺詞都是優點的話,所以這個(規範)就需求重新定義一下了。」
魯豫問,如今你會明哲保身還是以當前的位置去說(這個事),劉德華:「新演員、曾經入行的曾經習氣了,他們不會覺得(準時、背臺詞是應該的)」「就是如今覺得是我錯了,世界改了,我還停留在以前,也不要強迫別的人跟著你的以前的那個節拍。」
即便世界變了,「敬業」是永遠不會被說成是錯的,但劉德華如今卻把敬業說成是本人的錯,能夠認可他不為得罪人而表現出的高情商,但任誰看這都是黑白顛倒,言不由衷。
劉德華的言辭無疑是對當今文娛圈的挖苦,連最根本的職業素養也成為了優點,不得不讓人產生這樣的疑問,不敬業難道是行業習尚?以致於連天王都不惜掩耳盜鈴到要低微認錯呢?
撇開名利圈一說,就敬業這一塊,首先就是流量明星,圈內人金星、成龍、酣暢等都曾有爆料過有人用123的數字替代臺詞,此前也爆出有女演員在拍落水戲時用礦泉水替代自來水的事,還有演員自帶化裝師、編劇等擅改臺詞和劇自己物形象等等。
前天被吐槽下架的《雷霆戰將》也算是近例了,被下架除了違犯歷史之外,還有演員偶像包袱太重,人物油頭粉面說到底還是不夠敬業的表現。
此外,陳道明、陳寶國、馮遠徵等老戲骨都曾公開批判過流量明星不敬業,編劇汪海林曾直接用「鴨子」比喻「小鮮肉」,稱流量明星當道的如今文娛圈,演員已是青黃不接。
事實上,從近日中國電視劇製造產業協會也發布 的《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造「去浮華急躁、重創作規律」的幾點意見》,能夠看出,對藝人不敬業現象的整治曾經惹起了行業注重。
意見中提出:必需去浮華急躁、重創作規律;必需加重文化含量,提升藝術質量;必需端正創作態度、尊重藝術規律;必需淨化市場環境,促進產業良性開展;抵抗不良行為,端正創作態度,最後也強調尊重藝術規律是火燒眉毛的事情。
行業協會用「火燒眉毛」強調本行業不尊重行業規律,自曝「家醜」用上了「火燒眉毛」曾經通知了我們答案,是不是曾經爛透了還不敢說,但顯然曾經到了必需做「手術」的地步。
當然,之前明星要紅只能靠輸出彰顯實力的作品,也的確別無他路,但往常網絡興旺,明星即便沒有作品,但是要有話題還是能夠被群眾所熟知成為流量明星,或許真的由於時期的變化,流量明星能夠不靠敬業肉體依然能夠成名,也的確可以名利雙收。
但是違犯事物實質的華美總出借是難掩「爛」的事實,往常大家都來吐槽,劉德華又像是再補一刀,「中制協」還出了《意見》要整改,想必文娛圈不敬業,單靠流量風生水起的流量明星好日子曾經到頭,他們的寒冬怕是曾經不遠。
就像前幾天風光無限的「耗子尾汁」巨匠,總出借是由於沒實力而以聲名狼藉的悲痛收場,看來,那些不敬業只想靠流量搏收益的明星也該思索提升實力了,要不也只要「耗子尾汁」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