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國慶遊行十萬人組字:如何從小鉛字模變真人

2020-12-11 央視網

    讓當年國慶遊行指揮部「廣場組」成員們驕傲的是,年年10萬人的組字,竟然從來沒有出過錯。10萬人練成了一個人,這確乎是個奇蹟

    73歲的李永明又一次來到天安門廣場。

    自從14歲那年,他來到這裡參加開國大典,他已經不知來過這裡多少次,但是這一次,前所未有的,進入廣場需要安檢。

    他很理解,因為此時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只有不到一個月時間了。

    雖然已經退休10餘年,但李永明只要有機會就到天安門廣場看看,回到這裡仿佛是回家的感覺。「這裡有多少根燈杆,距離有多遠,我心裡都有數的。」從1958年開始,李永明年年參加天安門廣場的國慶組織工作,他曾是國慶節活動籌備委員會「廣場組」的一員。

    他覺得,天安門廣場總體還是沒大變化,只是,「這裡北京人少了,外地人多了。」

    天安門廣場上,遊客們熙熙攘攘,忙著拍照留念。他們並不知道廣場上每根燈杆間是多少距離,更不會留意腳下,在那些廣場方磚上,曾經有用白漆寫成的數碼――時間流逝,那些數字早已剝落,今天又有多少年輕的北京人注意到它們?

  10萬人組成世界第一廣場上巨大畫幕

    1959年的國慶節那天,北京劉海小學的小學生溫飈站到了天安門廣場。她是廣場10萬名組字大軍的一分子。按照老師的要求,每名參加組字的學生對應一個方磚中的數字,站在一塊方格磚中。「記得當時是聽口令,喊『一』時,舉這種顏色的花,喊『二』時,舉另一種顏色的花」。

    站在廣場上舉花的學生們,並不知道自己這「一」「二」變換之間,會顯出什麼樣的圖案變化,但是,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人們,看得一清二楚。當時,電視機還不普及,但人們可以從事後放映的紀錄片中看到這驚人的景觀:在這東西長274米、南北寬232米的由人舉著的花束組成的巨大畫幕上,剛剛還是國徽的圖案,瞬間一波翻卷而過,變成了「毛主席萬歲」的紅底金字。

    在長達兩個小時的國慶遊行之中,組字的圖案會隨遊行隊伍的不同而變換。如果是工人方陣走過來,組字的圖形是一隻鐵水奔流的鋼爐,而農民的方陣過來,圖案就變成麥浪滾滾了。

    實際上,這種壯觀的組字陣形,是在1959年十年大慶時才正式亮相的。以前,每年國慶遊行時,廣場上只是站滿了舉著旗子和花束的人們,他們一般是在長安街上的遊行隊伍快走完後,也轉到東長安街上,參加通過天安門的遊行。從1957年開始,在天安門廣場的人們被組織起來,舉著花束組成「國慶」兩個大字,據當年的「廣場組」負責人青韋回憶,這一改變,「受到中央領導和觀禮貴賓們的好評」。

    1959年,為迎接十年大慶,天安門廣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面積擴大到今天的規模,成為世界第一廣場。廣場周圍也建起了人民大會堂、革命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為籌備那一年的國慶大典,當年6月,國慶節活動籌備委員會就開始上班了。當時定下的方案是:廣場裡要站10萬人,其中,廣場最北端的是少先隊員,手持鮮花和小彩色氣球;廣場中央是組成國徽圖案的學生,而國徽兩側是工人組成的「1949」「1959」數字圖案;國家機關和城區組成的隊伍則在廣場西側和東側用彩花為國徽圖案鑲邊。

  從小鉛字模變成真人

    這樣大的組字場面,「廣場組」的人們此前從未經歷過。青韋回憶道,他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圖案是給天安門城樓上的領導和貴賓們看的,從那上面來看天安門廣場,有15度的視角,這個圖案該怎麼擺,才能圖形正確、效果圓滿?會不會變成一個壓扁了的「雞蛋」?

    既然誰都說不好,他們就決心用笨辦法,按現場的尺寸縮小比例,先搞個模型出來。根據初步計算,組成國徽需要兩萬人,負責設計的人員就用圓規在圖紙上一個個畫出兩萬小圓圈。手工畫兩萬個小圓圈是什麼感覺?當時做這項工作的人說,「畫著畫著眼前的小圈圈都『立』起來了」,他們不得不停幾分鐘,再畫。

    畫好小圓圈,他們用一個投影儀,將國徽的圖案按15度角打在圖紙上,然後按國徽的顏色著好色。然後,還要在圓圈上擺上東西,代表人站在圓圈上,這才有立體感。用什麼來代表呢?他們想過用跳旗子、用小木棍,最後想到的,是用排版車間裡的4號鉛字來代表人。

    當時「廣場組」的人們選用鉛字,是發現這東西尺寸合適,在沙盤上能立住,而且它又現成,有成千上萬,只要染上不同顏色擺在相應位置,就行了。不想到了實踐中,這種擺放也費心費力,千辛萬苦。他們按照圖紙,一個個如擺多米諾骨牌一般小心翼翼碼放,一不留神就會碰倒一片。好不容易幹了七天七夜接近完工時,一個粗心人碰了下桌子,譁啦啦全部倒得一個不剩,只有重來。

    終於,模型擺成了,讓遊行指揮部領導站在15度角的位置來看過去,國徽圖案大體呈現了出來。大家都很興奮,下一步工作是把這數萬小鉛字組成的模型變成真人組成的陣勢。廣場隊伍的10萬人,除去鑲邊和兩側及北部的少先隊員,核心圖案需要5萬多人構成。這就要在廣場上把5萬多塊方磚編好號碼,用白漆寫上,這又是一項工作量巨大又繁瑣細緻的工作。

    再接下來,是要組織人站在方格裡了。在當年的參與者、燕山石化的原宣傳幹部何其祥的印象中,原以為這該不太難,「在圖案設計、組織方案、物質準備都已落實的情況下,原想只需各分指揮部叮囑各基層單位,按總圖分割給各單位的任務分別交代清楚就行了。告訴群眾排隊時,你們單位站在國徽的哪一部分,誰挨著誰別搞錯位置,前後左右都有誰,手中舉什麼顏色的花球,而且自己左右手的花球不要交換,舉花時更不能隨大溜,一定要看清自己應動作的信號才舉花……」

    到了實踐中,何其祥說,「誰知這樣做的結果是費力不討好。分割到某一單位的只是圖案的一部分,幾十人幾百人也擺不出個形來,無論你怎麼講每個人在國徽中所佔位置的重要性,舉花人並不了解圖案的整體形象和與自己位置的關係。群眾聽得都昏了頭,眼看節日臨近,各分指揮部都急得吃不下睡不著。」

    這時,青韋的一席話,讓大家突然開了竅。青韋說:我們要群眾記住組織國徽圖案的事情太複雜了,他們並沒有參加我們的全部設計工作,沒有我們的思想認識,我們把人都說暈了,反倒變成傻子了……

    「啊,我們能不能叫『傻子』也能把國徽圖案組織成功呢?」大家突然明白了,應該把所有的複雜工作放到設計和組織工作的細節中完成。也就是說,所有的設計細節,最後落實成每一塊方磚對應的號碼與信號,每個組字隊員發一張卡片,上面寫著站點的位置是幾排幾號,這個位點上有幾種花,信號旗語的種類(準備、舉花、放花、坐下等),群眾只要知道「見信號舉花」就行。這樣的動作,就算是個臨時的替補隊員,也做得下來。

  簡單的動作與緊張費力的訓練

    林曉是在1970年參加國慶的組字的。那年,她上初二。她記得,很簡單的動作,當年練習了很久。學校發下來可以打開合攏的花束,每天在那裡練習舉花和放下花。她記得要求手要舉到1米56的高度,恰好是班主任的身高高度,這位老師就一一走到每人面前用頭來校正大家的手臂高度。

    真正到了廣場上,是看燈杆上的信號旗來指揮,舉什麼花,放下什麼花。大家只要記住自己眼前的信號旗就行了。每天舉花,放下……對於每一個具體同學來說,其實相當枯燥。每個人並不知道天安門城樓上的人會看到什麼效果,但是,他又不能出一點錯,用老師的話來說,一個人出了錯,就會讓幾萬人的效果受影響,這關係著集體的榮譽,更是國家的形象。所以,一定要有這麼長時間(長達數月)的集體訓練。

    這支組字大軍,平常分散在各學校各單位訓練,真正的全體合練預演,只能在國慶那天早上8點,即遊行前的兩小時進行,因為這支隊伍實在太龐大了,平常幾乎沒辦法全部聚齊。而如果沒有預演過一遍,沒有看到實際效果,指揮部的人心裡總是不踏實。

    所以,實際上組字的隊伍是所有參加國慶遊行的隊伍中最辛苦的。他們被要求早上6點半就到達廣場,8點鐘要開始預演,這樣,他們要四五點鐘就得起床。而他們一直要站到12點以後,所有的隊伍都走完了才能散場,又是走得最晚。

    到了國慶早上8點的時候,遊行指揮部的總指揮辛毅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看效果。如果他說,「不行,有幾處錯誤」,下面就得趕緊查找糾正。有一年,一支來自工廠的隊伍進入廣場時站錯了方向,將隊尾站到了隊首的位置上,結果怎麼演練,上邊都說有一條有錯,圖形不對,下邊的人在人山人海中反覆查找,急出了一身汗,才終於找到了那一條隊伍。

    如果實在找不出怎麼辦?青韋回憶說,他們的最後備用方案,是將所有的花朵一同舉起,來個「百花齊放」,但這是最後不得已的做法――不過,這種情形從來沒有出現過。

  10萬人練就一個人

    1959年國慶,當10萬人組成的圖案在天安門廣場首次亮相時,贏得天安門城樓上領導人和嘉賓們的一片掌聲和喝彩。讓「廣場組」的成員們驕傲的是,年年10萬人的組字,竟然從來沒有出過錯。10萬人練成了一個人,這確乎是個奇蹟。也難怪,青韋回憶說,有一年,越南的領導人看完了中國的國慶遊行後,專門派人來「取經」學習。

    回想起當年參加組字,溫飈對於當時怎麼練習的已經記不太清了,但記得當年不是人人都能參加的,「只挑學習好的好學生,什麼中隊長大隊長之類的。」而她印象更深的,是遊行隊伍都走完後,廣場上的少先隊員湧向天安門的那一刻。

    這個時候,少先隊員們歡呼著向前衝,隊伍常常有些混亂――如果讓孩子們是排成很整齊的隊伍齊步走,有當年國慶遊行的組織者回憶說,也會顯得熱情不足,所以,大家跑起來也不太管。不過,這樣就有些危險,「老師在這時候就特別擔心,同學們經常有丟鞋、丟帽子丟眼鏡的」,溫飈說。而李永明回憶說,每年國慶完了,廣場上都會撿到一兩卡車的鞋。

    林曉記得,那年參加組字,自己站的位置離天安門也太遠了,城樓上的人無論如何也看不清。她和同學們都寄希望於最後的湧向天安門――參加了這麼久的國慶活動,怎麼也得見到毛主席啊!

    那一年,她隨著隊伍向前跑,離天安門越來越近,邊跑邊往上看,城樓上似乎有幾個人站得比較靠前,其中有一人,個子高些,前額也比較寬,應該就是毛主席。一想到,十有八九她見到了毛主席,她一下子就激動得熱淚盈眶。(黃艾禾)

責編:汪蛟龍

相關焦點

  • 臺灣國慶遊行臺灣國慶自駕遊路線推薦
    臺灣作為我們中國的寶島,無論是過去或是現在,在我們心裡都始終是中國的一部分,值得我們欣慰的是,就在國慶節當天,臺灣國慶遊行了,順便遞上臺灣國慶自駕遊路線推薦!臺灣國慶遊行中國的寶島臺灣,其實那裡是內地許多人嚮往的地方,或是因為思鄉情懷,或是因為想要一睹祖國那一方神秘的寶島,但無論怎麼樣,每次聽見臺灣二字就會倍感親切和溫暖,尤其是聽說臺灣國慶遊行這一舉動更是在內地掀起了一陣熱風,各路網友紛紛為其行為點讚。
  • 世界各國國慶閱兵大揭密
    北京國慶期間要讓雨憋著不下  國慶期間,北京地區的降水概率在30%左右。為保障今年國慶慶典特別是閱兵的順利進行,氣象部門已制訂出國慶60周年慶典氣象服務工作方案及應急氣象服務方案,其中包括人工消雨等措施。  24日下午,記者從國家氣象局獲悉,目前氣象部門正在進行國慶氣象保障的測試和演練。
  • 2019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細節介紹(整體設計+遊行部分+參加人數人群)
    2019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細節介紹  群眾遊行指揮部執行指揮:張革先生  大會服務保障和群眾遊行指揮部執行指揮:張革先生;    群眾遊行涵蓋人群:各族各界、各行各業,其中包括快遞小哥、廣場舞大媽等群體代表,遊行方陣融入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音樂編配、舞蹈編排、道具設計以及雕塑創作等元素。通過人與車的組合、方陣和廣場的配合、視覺和聽覺的融合,生動串聯起一幕幕小場景、小故事,匯聚成歷史長河的大畫卷。
  • 法國公務員罷工遊行 數十萬人湧上街頭要求加薪
    法國公務員罷工遊行 數十萬人湧上街頭要求加薪 2008年01月25日 13: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25日電 綜合報導,法國成千上萬的公務員周四(24日)舉行了示威遊行
  • 走進幕後制裝團隊,揭秘國慶遊行群眾服裝的製作過程
    北京時尚控股組織製作的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服裝(現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在北京舉行。在由10萬餘名各界群眾組成的遊行方陣中,具有國際水準、充滿新時代時尚氣息的遊行服裝給人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 清華學霸們遊行故事多,課題組博士夫妻齊上陣
    10年前,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遊行,清華大學曾和武警北京總隊創下八天七夜組建一個方陣並圓滿完成遊行任務的奇蹟。這一次,清華大學是獨立組建一個方陣,中間還有彩車和標語車,需要近3500人,組織難度很大。3500人同時行進做到秒米不差怎麼訓練?
  • 國慶群眾遊行中這群人有點酷
    街舞第一次出現在國慶群眾遊行的隊伍中。在「體育強國」方陣中,20名男孩在長安街上帥氣地跳起了街舞,其中7名B-Boy在隊伍中倒立「炫技」,展現了經典的地板動作「空中定格」。「一開始接到參與國慶群眾遊行的任務時,內心很激動,想像著我們街舞是不是要在彩車上跳,因為街舞表演需要舞臺,可到了訓練場才知道,我們跟隨遊行的方陣,在行進中跳舞。」鄭勳說。
  • 瀋陽晚報國慶特刊:60年前瀋陽國慶大典很精彩
    第1頁:只要心裡有中華 第2頁:瀋陽第一個國慶大遊行       60年前瀋陽國慶大典很精彩  數十萬人整齊劃一 閱兵式全是「大傢伙」 小小少年至今難忘  6月11日我們推出了「我參加了國慶大典
  • BTV《非常向上》二外國慶專訪|遊行背後的故事上電視啦!
    你知道嗎,北二外人在國慶當天優秀的表現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11月1日《非常向上》節目組邀請了北二外參與國慶閱兵的師生們,講述國慶閱兵現場精彩表現背後的故事。就讓小薇帶大家看看節目的精彩片段吧!遊行方隊二外人所在的方陣名為「祖國萬歲」方陣,是整個群眾遊行方陣的最後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不通過天安門,而在廣場上停留和國家領導互動的方陣,這增加了二外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節目中楊敬楓老師感慨所言:「我們像兄弟一樣。」
  • 國慶七天嗨翻全場 集字答題豪國慶七天嗨翻全場
    每每越臨近假期,這時間流速就越慢,所以倒不如先盤算一下國慶如何嗨~我去玩遊戲社區國慶集字活動開啟,特獻此福利活動回饋廣大我去玩玩家,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個中獎紀錄只能使用一次,不可重複使用,中獎紀錄如何組成三條集字活動,可由玩家自行決定。  中獎紀錄僅限抽獎帳號使用,不可串帳號申請  活動二:  上知天文能摘星,下同地理會通渠。遊戲社區多種答題玩法給你無限歡樂,這個國慶,讓我們一起來開動腦筋,學習更多的有趣知識!
  • 遊行帶來最強規模人口遷徙!高雄業者開懷大賺「遊行財」
    挺韓、罷韓遊行今日分別在南、北高雄大拼場,被視為「港都最強規模人口遷徙」,數十萬人潮一口氣擠爆,飯店、觀光業者連帶受惠,市區飯店幾乎一房難求,觀光夜市摩拳擦掌迎客,此時不分藍綠,有錢大家賺,再次呼應「人進來,高雄發大財!」
  • 為更好進行研究員職業體驗高中生事先寫下十萬字調研報告
    令人驚嘆的是,在參觀之前,該班學生們以組為單位撰寫了近十萬字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調查報告》,以便帶著目的,更好地參觀學習。  據該班班主任易曉勇老師介紹,為了讓學生更好進行職業體驗,他讓學生們分成九組,在國慶小長假裡,進行了網上資料收集和分析整理,形成了調查報告初稿,每組提交的報告近萬字。
  • 寫國慶英語日記必讀:「閱兵」用英語怎麼說才最地道?
    據首都國慶60周年北京市籌備委員會新聞發言人24日介紹,今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將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屆時,將舉行有近20萬群眾和60輛彩車組成的歡慶活動。8月29日至9月26日,天安門廣場將舉行數次國慶閱兵和群眾歡慶遊行彩排活動。  在上面的報導中,mass pageant就是「群眾歡慶遊行」。
  • 為更好進行研究員職業體驗 高中生事先寫下十萬字調研報告
    令人驚嘆的是,在參觀之前,該班學生們以組為單位撰寫了近十萬字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調查報告》,以便帶著目的,更好地參觀學習。據該班班主任易曉勇老師介紹,為了讓學生更好進行職業體驗,他讓學生們分成九組,在國慶小長假裡,進行了網上資料收集和分析整理,形成了調查報告初稿,每組提交的報告近萬字。
  • 羊城晚報獨家專訪聯歡活動撰稿組文學執筆人楊都海:執筆傳聲迎國慶
    羊城晚報獨家專訪聯歡活動撰稿組文學執筆人楊都海:執筆傳聲迎國慶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19-10-03 聯歡活動圓滿落幕的第二天,羊城晚報獨家採訪了撰稿組文學執筆人楊都海
  • 印度十萬人示威華裔省長 涉嫌褻瀆古蘭經引穆斯林抗議
    雅加達十萬人示威反對華裔省長 省長涉嫌褻瀆古蘭經引穆斯林抗議  據《環球時報》5日報導,當地時間11月4日,印尼首都雅加達爆發反對雅加達省長鍾萬學的大規模遊行遊行由印尼伊斯蘭強硬派組織「捍衛伊斯蘭陣線」發起,印尼警方估計,參加人數超過十萬人。  一支1.8萬名警察、城管及軍人組成的聯合執法隊當天在現場維持秩序。除「捍衛伊斯蘭陣線」領導人外,印尼前人民協商會議主席賴斯、大印尼行動黨籍國會副議長法德裡等政治上的反對派人士也參與了此次遊行並「坐在指揮車上」。
  • 禁令未解,湖人奪冠如何遊行慶祝
    喬治希爾的萬聖節派對活動遭到了球迷們的不滿,那麼湖人本賽季奪冠之後的慶祝遊行活動又該如何展開呢!畢竟湖人在G5的比賽中身穿黑曼巴配色的球衣就表達出來了想要收割比賽的信心和想法,也因此奪冠之後如何如何慶祝奪冠的遊行活動就成為了球迷們有一關注的焦點。與喬治希爾區區幾個人的萬聖節派對不同的就是湖人的奪冠遊行基本上就堪比國慶假期的各大景點排隊盛況了,熱鬧非凡。
  • 關於國慶節的詩句詩詞國慶的資料50字 描寫國慶的四字詞語好詞好句
    關於國慶節的詩句詩詞國慶的資料50字 描寫國慶的四字詞語好詞好句  回首望去,中國一路走來流了多少眼淚,創造過多少輝煌。小編收集了國慶節的好詞好句,歡迎閱讀。  關於國慶節的四字詞語  普天同慶國泰民安舉國若狂 張燈結彩 繁榮昌盛 繁榮興旺 花天錦地 鼓樂齊鳴鼓樂喧天 紅飛翠舞 興高採烈  民康物阜 舉國歡慶 開國盛典 張燈結彩 舉國同慶 繁榮富強 歡欣鼓舞 火樹銀花 歡聚一堂 喜氣洋洋 舉國歡慶 歌舞昇平 翻欣鼓舞 太平盛世  關於國慶的資料50字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
  • 臺灣統派率近4000人遊行 持五星紅旗慶祝國慶
    【觀察者網綜合】今天國慶節,臺灣統派團體在島內了舉行盛大的遊行紀念活動。 據臺媒10月1日報導,這次遊行預計有近4000人參加,由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帶領,一同走上臺北街頭。當地警方對此加強了警戒,臺北市警局局長也將到達現場。 在遊行開始前,就有近千人身著印有五星紅旗的衣服、拿著五星紅旗,在臺北車站東三門集合。
  • 遊行變鬥毆!美國首都萬人遊行 川普支持者與反對者發生衝突
    【南方+11月16日訊】據媒體報導,11月14日川普的支持者在華盛頓特區舉行「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萬人遊行」和「停止竊取」集會。當天,川普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系列消息,炮轟華盛頓市長穆麗爾·鮑澤和媒體的不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