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特溫特大學嘗試藉助雷射技術研發3D列印微金屬結構

2020-12-15 騰訊網

荷蘭特溫特大學( UT )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的金屬 3D 列印技術。該技術能夠通過雷射設備以幾微米的尺寸逐滴列印包括純金在內的金屬結構件。

通常,金屬結構可以通過光刻、鑄造、選擇性雷射燒結或熔化技術來完成製造。然而,這些方式均不適用於尺寸小於10μm金屬件的3D列印。而這種被稱為雷射誘發前向轉移(LIFT)的技術,則能夠通過超短雷射脈衝來熔化納米級厚度薄膜中的微小金屬,形成熔融金屬的微滴,並通過3D列印噴射,來實現金屬件對象的固化成型。

憑藉該技術, UT 大學的研究人員就能夠逐滴構建出帶有有銅和金微滴組成的螺旋式結構。由於這兩種金屬熔點相似,因此銅可以起到機械支撐作用,幫助純金微結構的形成。在將銅蝕刻掉之後,就能夠產生純金的獨立螺旋結構。

將LIFT技術與化學蝕刻結合顯示出了生成同類型結構的可能性。它對於其它金屬和金屬的組合也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技術。研究人員期望在電子電路、微機械設備和傳感器中使用這項技術,比如生物醫學應用領域。作為一種強大新型金屬3D列印技術,它將是邁向3D列印功能化的重要一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五家| 多雷射、超大型金屬3D列印的時代或已到來
    自SLM Solutions正式發布其下一代12雷射金屬3D印表機之後, Additive Industries以及3D Systems隨即也公布了多雷射金屬3D印表機的研發進程。而多雷射的概念早就超越了我們的傳統認知,向著5雷射、8雷射甚至更多數量發展。到目前為止,從事該技術開發的企業和機構明確的已有五家。
  • 奔馳聯合3D列印工作室開發智能貨物系統
    而智能模塊在研發階段,藉助3D列印技術來實現高效的原型設計迭代。「3D列印和其他快速原型工藝縮短了整個設計過程,並使其變得更容易,」Ulrich說,「這些工藝讓我們能同時或連續快速地對設計進行不同的修改。通過測試真實的原型,我們能快速找出什麼是有效的,什麼是行不通的。從工程圖紙到第一個真實原型大約只用了四星期的時間。
  • 藉助3D列印技術製備石墨泡沫
    藉助3D列印技術製備石墨泡沫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1-01-06 14:12:15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希望找尋一種可循環再生的綠色能源。
  • 基於投影微立體光刻的3D列印技術及其應用
    自被發明以來,3D列印發展出了各種不同的技術,包括熔融沉積成型(FDM)、墨水直寫(DIW)、噴墨(Inkjet)、立體光刻(SLA)、選區雷射燒結/熔融(SLS/SLM)、雙光子(TPP),以及基於數字光處理(DLP)的連續液體界面製造(CLIP)、大面積快速列印(HARP)、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PμSL)等。
  • 一張圖看懂世界範圍內金屬3D列印
    // SLM 選擇性雷射熔融技術+ 德國EOSEOS是德國著名的3D列印製造商。EOS 不僅為用戶提供3D列印(增材製造)系統,還為用戶提供製造解決方案及配套的列印材料,其塑料和金屬的選擇性雷射燒結技術(sls)在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
  • 金屬3D列印後處理
    3D列印技術相比於傳統製造技術具有全數位化柔性製造、控形控性的技術特點,需進一步研究掃描策略、工藝參數及後處理對 3D 列印零部件綜合性能的影響,以更好發揮 3D 列印技術在複雜結構應用上的優勢。尤其針對 3D 列印零部件的後處理,前文所述中的表面改性方法可以顯著改善板材、塊材和棒材等規則形狀零部件的力學性能,然而,當處理薄壁結構、複雜異形件和點陣結構等不規則幾何形狀時,以上傳統的表面改性技術難以加工,限制了該領域中複雜幾何結構的發展仍然有限。
  • 專訪清華大學林峰:電子束和雷射選區複合金屬3D列印技術
    南極熊專訪清華大學林峰教授林峰教授主要的研究領域為電子束選區熔化(EBSM)增材製造(3D列印)技術,該技術利用高能電子束在三維模型數據的驅動下直接製造高度緻密的金屬實體零件。該技術可廣泛應用於新金屬材料研發、高性能複雜零件製造、航空航天零部件和個性化醫學植入體製造等領域。
  • 全球首個3D列印浴室出爐,國外衛浴品牌多嘗試3D列印
    5月22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革新3D列印技術,創造世界第一個3D列印無家具浴室,解決了製造成本昂貴以及材料選擇性少的問題。近年,隨著3D列印技術興起和成熟運用,高儀、科勒、美標等多個國外衛浴企業和研究機構開始嘗試將3D列印運用在衛浴產品的生產中,相比之下,國內衛企的3D列印技術的開發和研究有明顯的滯後性。
  • 牙科技工所怎樣快速上手金屬牙冠3D列印技術,並提高列印效率?
    基於選區雷射熔化的金屬3D列印技術已成為烤瓷牙金屬冠加工的一種基本加工手段。但金屬3D列印的材料成形原理有別於銑削加工,影響牙冠加工質量和效率的因素也具有其特殊性,比如說,在牙冠3D列印中,需要添加支撐結構,而怎樣添加和去除支撐結構,將影響到牙冠的精度;如何在列印平臺上擺放牙冠,則會影響到義齒加工的生產成本和效益。這些針對義齒牙冠3D列印的特殊規則,通常需要藉助前處理軟體進行規劃。
  • 新加坡研發3D列印技術雷射轉換高聚超聲波變頻器
    OFweek工控網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利用3D列印技術雷射激發-可控超聲波變頻器,該變頻器是一組能夠將雷射轉換成高聚超聲波的鏡組,利用雷射控制超聲波實現細胞級微觀物體的精細操作。3D列印+雷射完美綜合 催生高聚超聲波變頻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利用3D列印技術雷射激發-可控超聲波變頻器,該變頻器是一組能夠將雷射轉換成高聚超聲波的鏡組,利用雷射控制超聲波實現細胞級微觀物體的精細操作,南大教授克勞斯戴德·歐帶領團隊利用3D技術研發出了能實現更精確操作的此類變頻器。
  • 揭秘我國金屬3D列印技術:0.5公斤鈦合金零件撐起400公斤重量
    2017年9月20日,世界頂尖的金屬3D列印設備製造商德國斯稜曼公司(SLM Solutions)與一家中國公司籤下了合作協議,與一家中國公司成立聯合應用研發中心,將展開針對中國市場的應用研發。金屬材料的3D列印技術門檻高,難度大,附加值高,金屬3D列印的產值也佔到了整個3D列印行業的80%以上。
  • 2020年「中國航天日」SLM金屬3D列印技術助力全球航天客戶星際探索
    SLM Solutions作為金屬3D列印行業的領航者,我們與全球航天客戶戰略合作,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發與創新解決了航天領域應用的許多技術難題,實現了越來越多成功的3D列印航天應用,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為助力全球航天客戶實現星際探索。
  • 英國科學家研發出生物3D列印技術
    近日史丹福大學的Sarah C. Heilshorn教授團隊研發出一種通用的生物墨水交聯機制,通過於生物細胞的兼容,實現聚合物交聯,目前該項技術已經正式在國外專業網站發表。限制生物3D列印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成產的材料種類,由於環境生物對化學和機械特性十分敏感,生物墨水提供的基質特性對於細胞的變化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預想的情況中,每種生物細胞可以匹配自己的特性,讓生物墨水可以根據結構需求進行定製。這項技術中心,研究人員利用明膠、透明質酸、充足彈性蛋白和聚乙二醇作為聚合物,對列印性能、擴散係數和力學性能進行表徵。
  • 金屬3D列印技術解析之如何減少殘餘應力
    金屬3D列印近幾年發展的如火如荼,已經被逐漸運用到了各行各業:航空航天、汽車、醫療等等。其優勢在於可以做到零件輕量化個性化設計,可以解決一些傳統加工製造方式無法做到的技術難題,然而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在3D列印過程中會存在的許多問題使得我們的設計不能按照預想的被列印出來,有以下原因:殘餘應力,零件擺放,支撐,零件優化等。那麼今天我們就詳細介紹一下殘餘應力對金屬3D列印過程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吧!
  • 鐳明雷射:大型SLM金屬3D印表機裝備的研製難題
    2020年2月,南極熊獲悉,天津鐳明雷射作為一家專業的金屬增材裝備研發與製造企業,通過多年3D列印服務經驗的積累,研製了多款中大型雷射選區熔化成形裝備(也就是SLM金屬3D印表機);近期,將正式發布其中一款型號為LiM-X400A的裝備型號。
  • 瞄準微米級3D列印技術,讓列印物品「五臟俱全」
    可以實現微米、亞微米級精度的金屬、介質、光波導等材料的3D列印;也可完成由金屬、介質組成的任意三維結構,1小時內即可製成任意結構的印刷電路板……憑藉自主研發的三維精密製造技術,不久前,西湖未來智造公司(以下簡稱西湖未來智造)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
  • 淺析工業級3D列印技術與產品研發
    3D列印技術發展初期的設備和材料成本高、列印質量不高、技術不夠成熟等。但近年來工業級3D列印技術快速發展,出現了高速、高性能、高質量的新工藝方法,如航空航天、汽車等高端製造業積極應用工業級3D列印技術,進行產品升級、新產品研發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3D列印SLS尼龍椅子,針對3D列印的結構設計!
    如果你找傳統家具製造商加工這種椅子,那麼他們會告訴你做不了,如果你找3D列印廠家來做,那就會告訴你,這種椅子用3D列印做,完全沒問題。採用3d列印的尼龍列印,sls工藝,可以無支撐列印 ,特殊孔洞結構可以列印。
  • 重磅:全球3D列印十大尖端技術革命
    卻不曾運用愛迪生的思維模式認識到成功是由不斷的嘗試鋪成的道路。成功是個從0到1的過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2016年上半年的3D列印界十大技術革命。(排名不論先後)   INNOVATION1: 瑞士科學家3D列印金銀納米牆可製造更高性能觸控螢幕   觸控螢幕技術是依靠噴塗在設備表面的微型導電電極實現的。
  • 主流金屬3D列印原理圖(多圖)
    現在主流的金屬3D列印有五種:納米顆粒噴射金屬成型(NPJ)、選區雷射燒結(SLS)、選區雷射熔化(SLM)、雷射近淨成型(LENS)和電子束熔煉(EBM)技術。納米顆粒噴射金屬成型(NPJ)2016年,來自以色列的公司Xjet展示了其公司最新研發的納米粒噴射(NanoParticle Jetting)金屬3D列印技術,這項技術採用的原理和材料都不同於以往的3D列印技術,是利用3D印表機噴射納米液態金屬墨,然後沉澱成型,完成後,加熱蒸發掉多餘的金屬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