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被電力央企「十四五「超300GW光伏裝機量規劃所刷屏,我不懷疑央企的資金實力,也不懷疑央企向綠色能源轉型的決心,但如此大規模的裝機量,有一個問題需要長思。
1、300GW的裝機量,如何消納?電網配套的消納資金問題如何解決?
如果把在石化能源時代,央企擁有的大規模電站為目標,為全國人民供電,在新能源時代,央企好像遵循了同樣的發展思路,以擁有大規模的光伏電站為目標,為全國人民服務。
但光伏新能源有個巨大的不同,即電力來源的不穩定性以及對電網的衝擊。對電網消納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央企可以建設大規模的光伏電站,那麼電網端,巨大的投資又誰能買單呢?如果消納端問題沒解決,恐怕即使實現了大規模的裝機,也無法變成現實的利潤。又會變成今天的光伏補貼一樣,空有支票,沒有現鈔,只是帳面上的規模和盈利。
2、能源網際網路的趨勢
去中心化,是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特點,這點在光伏行業也有體現,每家每戶以後配套的一套獨立的光伏儲能系統,恐怕是光伏發展的趨勢和目標,而大概率不會會是央企的大規模光伏電站為主要運行節點的模式,所以,央企的300GW光伏目標是好,但是否符合行業發展模式,恐怕要好好的思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