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以前,東山腳下的曹娥江畔夜夜燈火通明,上虞先民燒制出世界最早的成熟瓷器,掀開了中國陶瓷史的璀璨一頁。如今,越窯青瓷再現「千峰翠色」。 12月15日,第四屆「CHINA·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展暨青瓷之源—中國(上虞)·越窯青瓷文化傳承與創新主題論壇在紹興上虞舉行。陶瓷行業協會負責人、領軍人物、大咖藝術家、優秀企業家代表等齊聚「青瓷之源」,從千年積澱的歷史與文化中探尋「復興密碼」,全面展現新時代陶瓷文化藝術與設計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水平。
據了解,本屆「CHINA?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展規模更大、影響空前,吸引了全球眾多陶瓷藝術大師參賽,共徵集到來自22個國家的約1200件作品,500餘件作品取得參展資格並進入終評階段。經過專家評審組的認真評審,共有55件作品獲得大獎及金、銀、銅獎。活動還邀請百名陶瓷藝術大師赴上虞瓷源文化小鎮採風,將對藝術的追求與熱愛傾注於作品之中,向建黨100周年紀念獻禮。
「CHINA·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展是由中囯矽酸鹽學會主辦的國際陶藝界權威活動,在弘揚中國陶瓷藝術文化、促進陶瓷藝術設計創新、打造中國陶瓷國際品牌和國際影響力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吸引了眾多的陶瓷藝術及設計工作者參與、支持。
「本屆陶瓷藝術設計大展讓世界各地的陶瓷藝術家們親身感受到了上虞千年瓷韻,也更加感受到了上虞人民的務實創新。」中國矽酸鹽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晉佔平說。大展組委會主任寧鋼對第四屆「CHINA?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展的舉辦表示了祝賀。他說,本次大展參展水平更高、藝術表現力更強,對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中國陶瓷國際品牌,弘揚中華陶瓷文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和平臺。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呂品昌說,景德鎮陶瓷大學因瓷而生、因瓷而興、因瓷而盛,始終堅持大力實施中國陶瓷文化與傳播工程。與上虞區合作成立了景德鎮陶瓷大學上虞陶瓷高等研究院,目前研究院建設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推進。
上虞是公認的世界青瓷發源地,至今仍保留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仙壇窯址、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禁山窯址等大量文物古蹟,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在青瓷發源地上虞舉辦這一盛會,是對上虞陶瓷歷史文化的肯定,也為越窯青瓷的發展傳承提供了更大的舞臺。
「希望讓更多人進一步感受瓷源文化的魅力,尋求合作發展的機遇,為我國陶瓷藝術的創新發展、繁榮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本次活動的東道主,上虞區區委書記徐軍如是說。
活動現場,中華陶瓷大師聯盟(上虞曹娥江)青瓷數字文化創意中心正式授牌成立,上虞曹娥江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瓷源文化小鎮)與首批合作對象現場籤約,邀請6名陶瓷大師及6家企業入駐, 在產業創意、設計打樣、成果轉化、學術交流、展示展銷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通訊員 何靜媛)